《漫步枫舟诗境:邂逅多元的璀璨光芒 》
王芳闻
枫舟先生,是海外诗坛的重要人物。他身兼原《海外诗刊》主编、加拿大官方诗人协会会员、多伦多诗友会会长等数职,其诗歌创作在国际华文诗坛熠熠生辉。诗作发表于《诗刊》《人民文学》等知名刊物,斩获多项大奖,出版多部诗集及译作,并荣膺国际华文桂冠诗人称号。他的诗歌创作,是其丰富人生阅历与多元文化背景交织碰撞的结晶,散发出独特而灿烂的魅力。
一、多元文化的交织与碰撞
枫舟长期生活在加拿大,置身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西方文化的开放、创新与东方文化的含蓄、深邃在他身上交融互通。这种多元文化环境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与广阔视野。西方文学对意象的大胆运用、对个体情感的直接抒发,与东方文学的意境营造、情感的内敛表达相互影响,使他的诗歌既有西方诗歌的热烈奔放,又不失东方诗歌的韵味悠长。如在《与海岛相约于海中央》里,将海岛比作“飞翔的绿鸟”“海上不老的美人鱼”,这种奇幻的比喻带有西方文学中丰富想象力的影子,而诗中对海岛那种细腻的情感和含蓄的赞美,又彰显出东方文化对情感表达的独特方式。
枫舟具有丰富的职业经历,从诗刊主编到诗友会、读书会的组织者,使他能够深度参与诗歌创作、文化传播与交流等多个环节。作为主编,他接触大量优秀诗作,提升审美与鉴赏力;组织活动则让他与不同诗人交流,汲取创作灵感。他的游历生活同样为诗歌增色,从东方故土到西方异域,不同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都成为诗歌素材。像《我走丢了的那些鞋》,由不同阶段的鞋串联起从国内到美国的经历,将人生感悟融入其中,正是其丰富人生阅历的生动体现。而他在诗歌领域取得的诸多成就,又促使他不断探索创新,形成良性循环。
二、诗歌主题的多元维度
1.自然与艺术的深度对话
在枫舟的诗歌中,自然常常是艺术创作灵感的源泉。在《题女艺术家个人画展》里,“从黑洞涌出来的激流,撞到画布便是一块烤红的泥土”,以自然中的激流、泥土等元素,生动展现艺术创作的灵感如自然之力般强大且不可阻挡。《日出般的文字》中,将海上日出与诗歌创作类比,“海上的日出,一句话不说,也是一首诗”,强调自然本身蕴含的诗意,以及艺术创作对自然诗意的捕捉与升华。他笔下的自然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与艺术创作紧密相连,相互映衬,展现出自然与艺术相互交融的美妙境界。
2.爱情的多样诠释
枫舟的爱情诗风格各异,从浪漫憧憬到热烈告白,从深情陪伴到灵魂交融,全方位展现爱情的美好与复杂。《我哪能是你想象的那样?》充满对爱情的期待与幻想,描绘两人在雪中相伴直至白头,创作属于彼此的“雪国童话”,充满浪漫色彩。《最有骨干的爱》则以独特意象,“你把树根都挖出来给我看”,表达爱情中的坦诚与毫无保留,展现出炽热而坚定的爱。《她在黑暗里等了许多年》讲述爱情的相遇与结合,从等待到携手,情感真挚动人,呈现出爱情的温暖与归宿感。
3.人生哲理的深刻思索
枫舟善于在诗歌中融入对人生的思考,探讨生命的意义、时光的流逝与灵魂的追求。《空白还是失重感?》以岁月如流水、人生如飞行作比,指出人生有空白与失重,但“翱翔过,总好过从未起飞的人生”,鼓励人们积极面对人生的起伏。《你哪能只活出肉体的使命?》则深刻批判只追求物质、忽略灵魂成长的过程,呼吁人们重视灵魂的价值,活出有灵魂深度的人生。这些诗作启发读者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人生目标,很有教益。
4.诗歌创作与诗人角色的解读
《诗人的语言》是对诗歌创作及诗人角色的深刻解读。诗中指出诗人要聆听各种语言,包括自然万物、人类情感的语言,并用自己的“爱语、心语、灵语”去触动他人灵魂。这表明枫舟认为诗人是沟通者,以独特语言连接不同灵魂,传递情感与思想。在他的创作中,也践行这一理念,用丰富意象和真挚情感,让读者产生共鸣,感受到诗歌的魅力与力量。
三、诗歌的多元艺术魅力
1.意象:构建诗意世界的基石
枫舟诗歌的意象独特而丰富,极具创造力。在《纯羽毛的诗》中,羽毛不仅是鸟类的装饰,更被赋予丰富含义,如“绿色的是树叶和小草的羽毛”“镜框里的留影是岁月掉落的羽毛”,通过对羽毛意象的拓展,构建出一个充满诗意与想象的世界。在《太阳、篝火、交杯酒》中,太阳、篝火、交杯酒分别代表白昼活力、夜晚浪漫与爱情甜蜜,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富有层次与情感的画面,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受诗歌的意境。
2.语言:简洁与节奏的和谐共鸣
枫舟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却蕴含深刻情感与丰富内涵。如《岁月给了你童年、大学、青春……》中,“童年、大学、青春……不曾停留和细品,便被岁月回收”,短短几句,将时光匆匆流逝的无奈之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诗歌在节奏上富有变化,通过长短句结合、押韵等手法,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像《与海岛相约于海中央》中,“她等待了人类千万年,好在有飞机、轮渡、大桥、快艇”,长短句交替,使诗歌节奏如同海浪起伏,增添了诗歌的音乐美。
3.创作手法:叙事与抒情的多元架构
枫舟的诗歌综合运用叙事与抒情手法。在《我走丢了的那些鞋》中,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不同阶段鞋的故事,从留在老家的鞋到飞美国的鞋,再到如今想回国穿软底鞋的转变,在叙事过程中自然融入对青春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抒情真挚而不突兀。《爱的轮回》则以抒情为主,通过一系列假设,“假如你是一片云”“假如你是一阵雨”,层层递进抒发对爱人无尽的包容与爱意,情感浓烈且富有感染力。
总而言之,枫舟写出的诗歌,凭借其独特的创作渊源、多元的主题维度、迷人的艺术魅力以及重要的社会价值,在国际华文诗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以诗人的敏锐与才华,为读者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歌境界。

王芳闻,丝路行吟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特聘教授。现任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主席,西北大学区域国别与翻译研究院丝绸之路国际诗歌研究中心主任,三秦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世界诗人》杂志总编。
曾获2017《诗选刊》杂志中国当代十佳诗人奖、中国第六届冰心散文奖、2011年俄罗斯契诃夫文学奖章、2019年俄罗斯普希金诗歌奖章,中英双语诗集《丝路雁影》获第五届中国诗歌春晚全球华语诗歌征文十佳诗集奖,2020第二届博鳌国际诗歌节年度诗人奖。
著有长篇小说《安吴商妇》,长篇报告文学《脱贫启示录》《脊梁》,散文集《千年雪》《迷茫的爱》,诗歌集《丝路雁影》(中英)《丝路虹影》(中英)等文学著作11部,部分诗歌被译成英语、俄语、印度语、西班牙语、韩语、蒙古语、马来西牙语等多种语言,在海内外几十种报刋(杂志)发表,应邀出席过欧亚等多国世界诗人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