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12月6号就感冒,好了几天,又咳嗽,嗓子疼,淋巴结肿大,没办法,办了住院,没课的时候去输液,有课的时候就上课,但是嗓子基本发不出什么声音,我胳膊上带着住院条,一个孩子问:“老师,您那带的什么?”我说:“住院证,我嗓子发不出声来,哪个小老师组织上这节课?”7班立刻有两个小老师举起手来,7班原来就是小老师备课、小老师组织、小老师上课,结果比我组织、我讲解的还好,我就坐到小老师的座位上,在分析某一种类型题的答题方法的时候,小老师连我一起提问,(同学们觉的你坐那轮到你,你就是学生,哈哈哈哈哈),我还回答了一次问题。
在我的嗓子好了之后,我走进教室说:“这节课我来吧!”有个学生就说:“老师我们再讲,您休息吧!”接下来,就出现了个个争先恐后当小老师的可喜画面,那一刻我无比地激动与感动。6班小老师李文菁说:“老师,我再备二战吧!”我这个大先生只能退位到一边,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导师”。
小老师们自己备课,自己找重、难点、易混点、易错点、盲点。原来是“鼓励”学生做小老师,在我病了一场后,现在变成了“争先恐后当小老师”。这种角色的转变,使小老师们彻底绽放,成为了课堂的主角,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知识,学生们乐在其中,同时也激发起了其他孩子们想做小老师的欲望,真正让我们看到“个个都是小老师,人人都是好老师”的可喜局面!而我,除了感动,也真正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优秀。
老师们,真的可以放手、放心、舒心、省心去激发每个孩子的潜力,因为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可以创造奇迹的大写的人。
宋文静副校长精彩点评
梁美平老师讲述了她因病住院期间,孩子们主动承担起小老师的角色,不仅关心老师的病情,还积极备课、组织课堂,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主动性和组织能力。孩子们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知识的转变,以及他们在角色转变中所表现出的优秀和潜力。这不仅让美平老师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也启示我们要相信孩子们的能力,放手让他们去尝试和探索。祝美平身体健康,真正的大先生!祝福美平!
责编: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