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四天的鄂尔多斯鄂托克旗桃力民小学的学习,今天结束了,此刻我坐在回陕的高铁上,回顾这几天的学习交流分享的各种场景,心里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特记录下来,与同仁分享:
初接任务
刚接到任务时,我表现出来的是焦虑烦躁,对自己没有信心,每天、每个周末都是在焦虑中度过的,因为焦虑,我的疲倦感越来越强,甚至每天晚上做梦,我都是在进行小组建设,都在进行资料的收集,文字的编排,经过心理和精神的双层压力后,我终于完成了经验分享的初稿。
反复咀嚼
文字稿出来后,如何合理地呈现在课件上,如何有重点,有针对地分享进行分享,这是第二个阶段我应思考和规划的事情,所以每天我都会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对我分享的内容进行熟悉,对着镜子、对着墙壁实打实地进行训练总结复盘,尽量完善自己的每个环节,就是在这不断练习的过程中,我获得自信感。
反思感谢
交流分享完毕,我进行了反思:首先自己的理论素养还是比较欠缺,为厚实自己的教育理论,我会不断不时请教我们的课改专家,积累更多的课改经验;其次继续深化自己的阅读,倒逼自己输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再强逼自己输出;最后不管工作多忙,时间多紧,都严格要求自己要反复钻研。
我再说一说感谢:谢谢自己,谢谢不曾忘记自己的教育情怀,更不曾躺平,能以教育家的精神引领自己,坚持课改,践行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最后我想说:我们每一位课改人都要始终保持自我开放的状态,去积极学习,坚持发现问题,俯身解决问题,在解决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就能充实自己,调整认知,遇到更好的自己。
(铜川市七一路小学 信玉静)
6月13日听了石新娟老师执教的《手指》一课,收获良多,写出来与同仁分享:
我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石老师的课堂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石老师整堂课始终贯穿让孩子去学习,去发现的理念,充分利用对子,小组的方式跟孩子们保持互动,“说看石老师”“就看石老师”,“说提笔”“就提笔”,其实在任何一位老师的课堂中,都会时不时的用到一些小口诀,但石老师的口号更具巧思。一问一答之间,让学生把老师要完成的任务与要求烂熟于心,整堂课没有疾言厉色的命令,学生却不自觉的跟着老师的节奏一步步进行,刚要飘走的思绪来不及飞远,就被石老师这种有来有往的互动给“抓”回来了。
通过石老师的示范课,让我更加明白教育不能只靠理性的说教,以情感人,以读悟人,才是真正的教语文。
(铜川市七一路小学 信玉静)
此次内蒙古鄂托克旗桃力民小学课改交流之行,得到住校课改专家刘爱军校长和李均良局长的肯定,也得到桃力民小学领导和老师的认可,活动效果很好。
此次活动让我们铜川市七一路小学能够走出校门,跨省交流,给了老师们一个更高的平台。通过交流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课改的决心,也让老师们的自信心提升,感受到课改给自己带来的变化和成长。
使我们看到,在未来的课改之路上,我们的老师也会像我们的学生一样越来自信,越来越成熟,不久的将来,会有一批又一批优秀老师,在更大的舞台绽放自己的光彩,真正成为课改之“星”熠熠生辉!
一年来的课改之路,虽苦尤甜,遇到困惑,有专家的指导;遇到困难,有领导的肯定和支持;艰难时期,有所有老师的全力以赴;瓶颈期,有骨干教师的鼎力配合,出谋划策,合作共赢。
课改之路,道阻且长,但我们已经基本成型,下面就需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让每一步都走的扎实,走的有效。
(铜川市七一路小学 王婷)
6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桃力民小学的课改交流活动,执教了《鸡兔同笼》一课,在这次活动中我有一些体会:
1、重视课前师生互动,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课前与学生交流,是学生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新的学习内容,缓解学生的紧张感。
2、对“新知预学”内容做好课前把关,了解学生的基本学情以及在预学是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从而在课堂上更好的落实精讲多练,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3、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鸡兔同笼》一课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难点、经典问题,在执教这节课时,我设计了两个自学内容,一是课前自学数学书本课内容,二是课中利用视频自学鸡兔同笼的假设法,以此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便于学生理解、接受。通过自学,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基本了解,在小组交流讨论时也可积极参与其中。
4、教学中评价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只会对学生知识接受程度进行评价,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参与情况有所忽视。在这次的授课过程中,所执教的班级中,有几个同学平时的数学活动都不参与,但这节课中他们也参与其中,哪怕只是认真倾听,我认为这也是最大的进步,值得表扬、鼓励。
在这次交流活动中,我也听了几位老师的课,虽然老师们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地方。另外,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思考的问题:怎样让自己的板书充满美感?怎样让我的教学更有广度、深度?怎样让自己的评价语言更丰富?
(铜川市七一路小学 解荣)
这次有幸前往内蒙古鄂托克旗桃力民小学进行课改交流,深感其意义深远,收获颇丰。在此,我想与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感受和思考。
这次经历不仅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也让我对美术教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当我踏入这所学校时,映入眼帘的是开阔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教学资源。这里的孩子们也用他们纯真的笑容和礼貌的行为打动了我。我深知,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并不亚于任何一所优质学校的孩子。
在讲课过程中,我注重与孩子们的互动和交流。我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分享创作经验和技巧等方式,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创造力。同时,我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在与教师和校领导的交流中,我了解到桃立民小学也正在进行新课改的路上努力前行,多位美术教师也分享了她们在课改中美术教学活动时的困惑疑问和不解,以及自己的体会,我也向老师们分享了一些新课改的教学方法,因为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绘画技巧,更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更多元化、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比如,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还有待进一步创新和提升;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需求方面还需要加强。因此,我将以这次交流会为契机,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通过这次课改交流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小学美术课堂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同时,我也感受到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改革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他们的实践经验和创新精神将为小学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我也深刻认识到美术教育对于孩子们成长的重要性。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精神,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回顾这次课改交流之旅,我感到无比充实和满足。虽然时间短暂,但我相信我的努力和付出能够为这所优秀的学校的美术教育带来一丝改变和希望。未来,我将继续致力于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更多的孩子点亮艺术之路。
(铜川市七一路小学 屈镘)
有幸参加内蒙古鄂托克旗桃力民小学课改交流活动,执教《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一课,有以下感受:
每一次公开课都是对自己的一种历练。在备课时,要查阅资料,深入文本,反复琢磨,磨课时与大家共同讨论、集思广益,互帮助共成长。
备课不仅备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备学生。课前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前置学习效果及学生状况,更有助于师生有效合作及教师引导。
在课程设计中注重聚焦核心素养,深化面积计算本质。引导学生在和小组同伴的交流讨论中重新建构知识体系,沟通每个基本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联系,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网络,课堂上抓住重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展示、质疑、研讨,让学生的课堂学习真正发生。
在讨论交流中也感受到桃力民小学所走的路正是我们走过的路。当时我们也觉得好难、好多问题、好累……回头再看,随着我们的努力付出和时间的推移,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此次交流展示也看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如课堂评价的多元性及课堂的应变能力方面还需加强,我将以这次交流为契机,关注学生能力发展,积极践行课堂教学改革。
(铜川市七一路小学 赵娜)
在桃力民小学执教《手指》一课前,我设计了三个任务,分别是“五指争论”“五指和好”“五官比美”。为突破难点,更好体会“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个道理,我预设了表演“五指争论”这个环节。四人小组各人分别表演大拇指,食指,中指与无名指、小指,争一争谁的优点多,一番争论下来,请学生谈谈体会。让他们感受到,只看到自己优点是不行的。再让学生互相找找对方的优点,赞一赞,懂得每个人都有优点。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也就是“五指和好”这一任务,最后迁移学法,进行小练笔,写“五官比美”。后又对任务进行了修改,以“引--学--放”这样的思路开展教学。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语文素养需在不断的阅读与积累中得以提升。本课教学,虽课前查阅大量资料,不断琢磨,反复修改,但反思自己的课堂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
1.过渡语要更自然准确。在以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导入时,加一句“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手指》一课,感悟丰子恺先生漫画般的语言”就更能凸显单元语文要素;最后总结时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才能相得益彰,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仅能团结一心,还能成为一个风趣幽默的人,为他人带来温暖。”这样就深化了主旨,升华了情感。
2.驾驭课堂能力还要不断提高。当给出一段资料,学生提炼不出有效信息时,就心慌了。如在引导“他爱国,希望民众团结起来共同抗日”时将原本记得很准确的“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想不起来了,以至于后面总结时背得很熟的过渡语也忘记了。
3.设计上还要更精心些。如第三个学习任务原本设计的对学交流,上完课后觉得应该三人对子更合适,两人分享练笔,一人结合评价标准评星,这样课堂更高效一些。
课堂是遗憾的艺术,在授课的过程中,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环节比较齐全,学生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只是,课堂气氛仍不够热烈,学生发言略显拘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激励,留给学生能够充分的表现空间。“知不足而前进”,争取让自己的课堂成为更高效的课改课堂。
(铜川市七一路小学 石新娟)
本次能够有幸去往内蒙古鄂托克旗桃力民小学进行交流与学习,感谢校领导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有开阔眼界的机会。本次桃力民小学之行,我收获颇丰,对今后自身的音乐课堂进行课改有了更多的想法。
音乐能够给人带来温暖与快乐,表达心里的真情实感。音乐课的体验感更应该如此,当音乐课不仅仅专注于枯燥的乐理知识与演唱技巧,而是感知音乐,在快乐的氛围中演唱歌曲或者欣赏音乐作品,学生对于音乐的表现才更加深入内心。
本次我执教的歌曲是《我的家在日喀则》在课堂上,学生们与我的互动良好,小组展示秩序良好,我们一起在音乐中快乐学习,这一节课我认为学生不仅仅收获了完整演唱歌曲这一项技能,更收获了藏族的相关知识。表演歌曲,小组分工也较好,表演内容添加了小乐器和简单的舞蹈,非常丰富。作为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大方自信,可爱天真,对新的学习方式十分接受。
针对今后的音乐教学,我认为我应当及时给予多元化的鼓励性评价,充分利用奖励机制,及时奖励,让学生的积极性更高。在教学语言以及课堂流程环节,应该更加有条不紊一些,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的教学语言。增加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
通过本次课改交流活动,我认识到了,课改对于音乐课堂的可塑性与可行性,与桃力民小学的老师交流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眼界,对今后的教学也更加有信心。我收获满满,期待我能够在今后的音乐课堂上有更多的收获,用更好的教法,带领孩子们唱好音乐歌曲,学好音乐知识。
(铜川市七一路小学 孙悦)
桃力民小学校长王芸和七一路小学互动感想
桃力民小学王芸:
铜川市七一路小学老师们到我校上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心理示范课,王婷副校长和信玉静老师给我校老师做课改专题讲座,这既是一次跨省校际交流,更是一次课改校之间的深度互动交流。
王婷副校长的讲座全面细致有创意!可以看得出王婷副校长对课改理念理解透彻、方法掌握全面,而且将所学到的课改理论和方法,结合本校实际,创新运用,总结成适合本校的课改模式、课改方法。
信玉静老师将课改理念和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无缝衔接,不断打磨,成为富有特色、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让我们的老师们很受启发。这种现场讲座、课例式研讨、一线课改老师之间互动交流的培训方式,理论与实践结合,接地气,效果好,深受老师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