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种快乐叫忙年
作者/葛国顺
农历正月初一即为人们企盼的春节,它让中国人的生活有了标点句逗,在寒来暑往、斗转星移间,营造着中国式的艺术化生活。在纯朴的习俗、端庄的仪式、浪漫的传说中彰显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

乙已蛇年渐行渐近,是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忙年”是春节的的前奏,人们逛大集、备年货、做年菜、唱大戏,浓浓的年味儿从这些仪式感中弥漫开来。“走过一个冬天,辛苦了这一年,挡上了心意,敲敲门,送到了你身边……”《拜新年》的旋律响起,大大小小的年集便热闹起来。赶年集,不仅是一种春节的仪式感,更是人们骑着车、拉着手推车、拎着大包小袋,在街头巷尾寻找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是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和积极追求。
这些天,邮城南门大街、各大商场超市、商品街尤为火爆,人头攒动,游客们穿梭其间,烦恼似乎随风而去,只留下心中欢喜和对未来的期待。满眼中国红的彩灯、春联、红福字、剪窗花、捏面人、画糖画的……身手不凡的年俗艺人们也在马不停蹄地忙碌着,纷纷展出了色彩斑斓、匠心独运的节日花灯,他们在用最热闹喜庆的方式,流光溢彩、灼灼生华的灯彩绝对是新春佳节的主角之一,表达着对春节的情结,对“过年”的重视,营造出浓郁而欢乐的节日氛围。

吃是过年的“重头戏”,更是忙年大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镇的老手艺小吃,各类大糕、高邮董糖、三垛方酥、草米糖、水产品海鲜更是琳琅满目……每一样都有特色,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春节美食。这些美食,或精致或质朴,但无一不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对团圆的珍视。腊月里,家家户户勤劳忙碌着、筹划着,只为让年夜饭的餐桌更加丰盛。展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热爱生活的价值观。
民俗学家冯骥才曾经说过:“年实际上是一种努力生活的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而年俗就是这种理想的物化,让人自虚无缥缈的明天真切地捕捉到希望,感受到力量。对于我们来说,好的年俗需要把它留住,不合时宜的年俗则要进行创新。留住年俗,也就是留住传统,留住文化,留住温度。而创新则是为了以创新的方式,对年文化进行诠释。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记忆中,年关近了,爆竹声将给人们带来春的暖意。小年将至,一番“忙年”之后,万家团圆的新春佳节已近在眼前。这不仅仅是节日的到来,更是勤劳国人在忙碌中迎接新春、期盼美好未来的生动写照。忙年,忙的是喜悦,忙的是希望,忙的是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不懈追求。
2025.1写于草页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