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教学了《快乐的动物(倍的认识)》第二课时,通过多种活动,如圈一圈、画一画,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建立“倍”的直观表象,深化对“倍”概念的理解,多数学生能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学生在讨论中积极思考、互相启发,思维得到拓展。然而,部分学生在理解抽象的“倍”概念时仍有困难,尤其在变换问题情境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小组合作学习中,个别小组的讨论效果不佳,存在学生参与度不均衡的情况,部分学生主导讨论,而部分学生参与较少。在教学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拓展练习部分未能充分展开,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受到一定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对于理解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与辅导。优化小组合作环节,组长合理安排各成员的分工,加强对小组讨论的监督与引导,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按计划完成,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知识巩固与拓展练习。
(铜川市七一路小学 张冰倩)
今天我执教《读不完的大书》一课,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在了解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后,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生动的语言,通过朗读、想象、体会、交流等方式,感受语言的生动形象,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获得对语言文字美的体验。通过让学生结合课后题分析并寻找课文中其它生动的语言体会其作用,从而也为写作打下了基础。最后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怎么发现这部读不完的大书的?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提取关键词"寻找、沉思、遐想",旨在告诉学生用观察、思考的方法来读大自然这部“大书”,要留心观察,寻找其中的奥秘。不足之处在于,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品析语言的生动,缺少语用实践,在后面的教学中应注重方法的实践。
(铜川市七一路小学 唐文娟)
这周我执教了《Lesson 19 Christmas Is Coming》,最近恰好临近圣诞节,所以学生对这个节日会比较感兴趣。相比于去年我所设计的比较圣诞节和春节的区别,今年我将该活动改为“Which one do you like? Why?”,在两个节日中选择自己较为喜欢的一个并说说原因。学生在讨论后,基本上都选择了春节,并表示这是中国的节日、我们是中国人等。在总结这个问题时,全班也一起分析了在春节我们可以与亲友团聚、享受美食,传承我们的春节文化与传统习俗。我认为这节课相比之前所设计的总结两个节日的异同,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感受文化自信,在文化意识目标的达成上有所进步,所以在以后设计课程任务时也可以进行借鉴。
(铜川市七一路小学 宋立雯)
周二听了穆亚婷老师执教的《升国旗》一课,令我收获颇丰。从开始教学时,学生就能够端正坐姿,认真听讲。穆老师让学生用“中国、国旗、五星红旗”来连成一句话,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孩子在读完儿歌以后自己想想从儿歌中知道了什么,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去思考。并且学生能够在读中去交流问题,从自己的记忆和儿歌中感受升国旗,拉近了学生和国旗的距离。在学习儿歌中也能让学生在升国旗的记忆中和儿歌中理解“徐徐”、“多么”的意思,同时练习说一句话来加深理解,达到了学习的目的。最后能够让学生在《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歌声中,感受国旗的美丽,也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要爱护国旗和升国旗时应该怎么做,不仅学习了知识,也教习了德育知识。
(铜川市七一路小学 李思琪)
今天执教的《路程、时间与速度》一课,借助小动物竞走的具体情境,在探讨“猜一猜,谁走得最快”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以连续的问题串引发学生思考,比快慢可以通过“路程相同比时间”“时间相同比路程”,那么路程时间都不同时,如何比快慢呢?引出速度的学习。理解“速度”的概念这一教学目标,预设当学生理解了为什么要学习速度,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快有慢,速度的快慢取决于路程和时间的商,也就是单位时间内物体所行的路程,会运用速度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才算真正理解速度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应多放手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主探索与充分交流,效果更佳。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总结它们的关系。表象理解到建立联系。为能运用速度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铜川市七一路小学 刘莹)
今天教学了《23 梅兰芳蓄须》这一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结合前面所学到的通过主要人物+事件的方法,由学生自学完成这篇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首先,如何让学生感受梅兰芳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与爱国之情是本课的重点。因为梅兰芳所处的时代离同学们较远,所以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播放了梅兰芳先生表演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对“旦角”“蓄须”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旦角必须要把胡须剃于净。然后,结合时间图示学生自学抓取关键信息,总结出梅兰芳为抵抗为日本人演戏做出的几个事件,接着通过小组整合后进行全班展示,在学生们展示自己总结出的关于梅兰芳的几件事时,我进一步加以补充和总结,以便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其次,通过横向对比,感悟人物品格。用“沦陷时期的梅兰芳拒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梅兰芳的公演”做对比,突出梅兰芳先生的京剧表演受到大家的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是受到人们的敬仰。在教学中,我启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出自己的体会,也对学生的表述情况进行恰当的点评、归纳和提升。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及前后对比,感受到了梅兰芳先生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最后,我觉得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交流,自主感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得出自己的思路是我们要共同坚持的,学生主动学习必然能够带来思维能力的提升。
(铜川市七一路小学 刘馨)
在教学《正确认识广告》一课时,第一个环节,我先出示一则广告,激发学生的兴趣,随即引导他们说说生活中做过广告的物品。第二个环节以故事形式介绍生活中各种广告现象,了解四大招式和四种辨别方法。采用小组交流、展示等形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广告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自己小组合作学会鉴别广告认清商品。通过认识各种类型的广告,使学生对生活中广告的利弊,有了充分的认识。趁热打铁向学生们渗透广告法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眼,让学生学会分析并辨证的看待生活中的广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三个环节适时出示公益广告,了解它的作用,欣赏精彩的广告,感受广告文化的魅力。整节课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是动手鉴别商品,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小组合作的成果,延续了他们的课后学习热情。不足之处:在小组合作环节,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发挥特长,这样能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广告带来的好处环节还可以相应介绍,这样对广告的认识更加客观。在今后的课程设计中,每个环节的有效性要明确,切忌为了活动而活动,要求一定要具体些、可操作些。
(铜川市七一路小学 弓雪萍)
本节课的Let's talk呈现了陈杰和Sarah在绘画时谈论所喜欢颜色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What colours doyou like?I like. . . ”针对个人的颜色喜好进行简单的交流与表达,运用“Let's. . ”提出合适的建议。插图中两个人共同绘制的图画从自然风景延续到城市风光,呼应了从A部分主要呈现自然界事物的颜色到B部分呈现了生活中事物颜色的变化。
Draw and say引导学生根据真实的变色龙照片,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变色龙简笔画涂色,然后向同伴展示作品并进行简单交流。该活动呈现了三种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变色龙的照片,将英语和科学知识相融合,引导学生对变色龙身上的颜色会发生变化这个现象产生好奇心。学生兴趣浓厚,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并主动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涂色作品,学习效果良好。
(铜川市七一路小学 张花)
昨天我执教了《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一课。首先我通过复习上节课内容和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情景,聚焦到本节课的探究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然后,借助模拟食道和胃工作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感受了消化器官的形态与功能。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还加深了他们对消化过程的理解。最后,通过资料对比,修正认知。引导学生对比自己画的图和科学家绘制的人体消化系统图,帮助学生修正了原先错误的认知,并逐渐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认识。虽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丰富,但我在拓展延伸方面做得还不够。未来在教学中,我可以引导学生查阅更多资料,了解不同食物的消化过程、消化器官的保健知识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铜川市七一路小学 白雨鹭)
今天执教了《图形中的规律》一课,在导入环节我利用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生活规律导,让学生感知规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了解事物的规律有利用我们更好的生活。在突破重难点时,利用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让学生先独自思考,对子交流,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分享的形式,自主探究、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最后得出结论,从而掌握新知,课堂完全以学生为主来展开教学。在练习环节,利用餐桌排列规律,计算可坐的人数。本节课还有不足之处,一是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只是体现在部分学生上,说明没有调动到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课堂的时间分配不均匀,前面讨论时间过多,导致前松后紧,练习时间太少,所以还需继续努力!
(铜川市七一路小学 解荣)
在执教《路程、时间与速度》一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明确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这些概念。从课堂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识别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并能根据已知条件推算出未知量。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算式中每一个数量的含义,学生逐渐理解了“路程=速度×时间”这一基本公式,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教学中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例如,通过让学生回忆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的行走速度和时间,来推算出所走的路程。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先自主读题、思考,再与对子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学中也有不足之处: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但仍有少数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出现混淆。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下节课中增加一些巩固练习和拓展延伸的内容,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铜川市七一路小学 伍晓静)
在本次《月迹》的教学过程中,有几处亮点值得继续发扬。通过引导学生梳理月亮的足迹变化,使他们较为清晰地理解了文章的行文脉络,从屋内到院中再到河边,月亮出现的不同场景串联起孩子们追寻美的过程,这一环节中大部分学生能够跟上思路并积极参与讨论。
然而,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对文章优美语句的赏析环节,虽然我做了示范,但部分学生仍难以深入体会其中的意境与情感,在表达上较为生硬、肤浅,说明我在引导学生感悟散文语言之美方面还需要探索更多有效的方法,比如增加同类优美散文的对比阅读,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贾平凹独特的语言风格。
另外,在课堂互动中,仍有少数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我在提问设计上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点。未来我会更加精心地设计问题,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鼓励更多学生主动发言,分享他们的阅读感受。
(铜川市七一路小学 温和)
今天我们学习了《读不完的大书》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我在备课时更详细地规划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通过明确每个教学步骤的时间需求,我可以更好地控制课堂进度,避免时间不足或过长的情况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讲解和练习。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给予学生更多发言和表达意见的机会。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和学生演讲等形式,我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样,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分享和交流各自的观点,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
这节课整体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点突出。
对于今天的教学,我发现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做得不错,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今后,我将加强对自主学习策略的引导,帮助学生培养了独立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在课堂提问环节,我及时回应学生的问题,解答他们的疑问,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课堂总结时,我概括了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让学生对知识的脉络把握清晰。今后,我将加强课堂总结的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
(铜川市七一路小学 王梅君)
第六单元的习作是“记一次游戏”,结合本单元的习作要求,课堂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的。1.指导留心观察,积累习作素材。以简单易操作的“抢凳子”“一二三木头人”等游戏作为教学习作的内容,在小组内开展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游戏情境中有意识地仔细观察和用心体验,解决了学生“没有内容可写”的难题。2.指导习作片段,聚焦习作难点。重点指导游戏的主要场景的写作,引导学生聚焦游戏的重点环节,通过对人物在游戏中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的描写来体现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用有新鲜感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时拍摄并展示学生描写的游戏内容,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聚焦重点,达成“写清楚”的目的。3.保护习作兴趣,实施多元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采用了自评、对子互评、小组评、老师评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对照星级评价标准发现习作优缺点,讨论修改意见,突出了单元习作重点,培养了学生的读者意识。
(铜川市七一路小学 杨娜)
在本周的音乐教学中,《故乡的小路》一课,使我有以下反思:1、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对作品的自悟能力、联想审美能力。在学习歌曲时,首先引老生根据教师的引导找出歌曲共分为几个乐段,几个乐句。然后先独学,并找出关键词和陌生符号对子交流,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教师点拨,有的同学会的我会,用不同的方式或语言鼓励这样的同学上台展示,当小老师下一步我出示合作探究任务,对子之间相互合作讨论,一人一个乐句合作学习,先交流自己对每个乐句所联想的画面理解以及感受,然后小组整体交流上台展示。接下来完整学习通过这个方法,发现学生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同时提升了学习兴趣、所以在学习和掌握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需要对每一课内容,音乐形象的理解和审美感知是新课标中多次提出的要求,所以加强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应贯穿教学始终。
(铜川市七一路小学 赵琳琳)
在教授《月光曲》这篇课文时,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首先,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月光曲》的意境、情感以及贝多芬的创作背景时,能够相互启发,共同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仍有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这可能与小组分工不明确、讨论话题不够吸引人等因素有关。因此,在后面的教学中,我依然需要注重小组分工的合理性,以及讨论话题的趣味性和针对性。
此外,我还发现自己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方面仍有待提高。虽然学生们能够概括出《月光曲》的主要内容和情感,但在挖掘文本细节和深层含义方面仍显不足。这要求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深度解读能力。 总之,通过本课教学,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铜川市七一路小学 李金凤)
听了付亚静老师执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后,深深的感到不同的评价,却拥怀着同样的爱。付老师教学设计新颖,能充分地利用设计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巧设问题,以问题引导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小组合作氛围浓厚,利用生生互动,撬动每一位学生的思考潜力,充分地整合课堂资源,体现优质课堂“问题 合适 合作 应用”的特点。
付老师以三个学习任务(问题引导)贯穿教学过程,以读故事,讲故事,发挥想象讲故事,讲好故事传精神的方式让学生感悟父母对我的鼓励与告诫,读出感受,读出理解,读出爱,读出智慧。
抓住中心句理解文脉的深意。抓住关键句让学生读出理解,说出含义,懂得父母评价的深意,深知爱是鼓励,也是批评,从而强化了思政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作用。
学习是需要提升与应用的,付老师在教学中将学生引入情景中,如生活中,说说你如何看待父母表达爱的方式?学生现身说法,从自身的体验中说出自己表达爱的不同,并结合课程所学,交流提升自己对不同评价的认知,从而让学生知道,我们不光要能听表扬和赞美的声音,还要接受批评的警示,从而认知到:不同的评价有着同样的爱,要正确对待身边人给出的评价,从而升华主题,达到学科育人的目标。
(铜川市七一路小学 蒙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