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头题字: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著名书法家宋世宽先生
浅谈促进“遵义会议”召开的几次会议
宋世宽
“遵义会议”是中共中央于一九三五年一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召开的一次挽救党和红军、挽救中国革命的一次重大转折会议。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为首的自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军事错误,结束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思想,重新选举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从此,中国革命逐步走向胜利。
回顾中共的艰难曲折,从“八一南昌起义”武装革命开始;从井冈山到瑞金;从瑞金到遵义、然后再到延安、西柏坡等等,可谓千难万险。在革命的挫折中,尤以错误路线导致的惨败让人刻骨铭心之痛。而关于错误路线问题,在早期的中共一直就有“左”倾错误路线笼罩,使得革命一次次遭挫,如最初的李立三--“立山路线”到后来的王明,尤其是党中央从上海迁移到“苏区”根据地,以博古、李德为首的“左”倾路线一直排斥毛泽东的正确军事领导,从而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严重失败,紧接着在战略转移中又继续瞎指挥导致了“血战湘江”的惨败,红军从长征之初的八万多锐减到三万人。
显然,“遵义会议”之前的“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损失。而“遵义会议”后,中国革命在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才拨开云雾。
那么,“遵义会议”能顺利召开又离不开长征途中的几个极其重要的会议,首先是“通道会议”。通道会议是红军“血战湘江”后占领湖南通道,便在此召开紧急会议研究红军战略转移前进方向的问题,毛泽东与理据争,建议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改道敌人薄弱的贵州前进。这次会议是决定性的转折。
另外是“黎平会议”。“黎平会议”是红军进入贵州黎平后,于12月18日为了确定红军下一步进军路线问题,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了特别会议,会议由周恩来主持,与会者绝大多数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路线,确定向贵州转兵的战略决策,避免了陷入重围的危险,使红军争取了主动权。
最后是“猴场会议”。“猴场会议”是红军在周恩来、朱德的直接领导下,按毛泽东“避实就虚”的正确主张行动,挥戈西进,所向披靡,连克数城。广大指战员逐渐认识的“左”倾军事路线的错误给红军带来的危害,认识到毛泽东的正确,强烈要求尽快结束“左”倾错误领导,让毛泽东回到红军的领导地位上来,而掌握红军领导权的博古、李德置“黎平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决议不顾,仍顽固坚持北上黔东的计划,提出召开政治局会议重新研究,一路上争吵不休并散布“到了乌江南岸,红军就该拐弯了,应当沿着打前站的六军团的路线前进”等流言蜚语,企图分散红军主力,沿乌江右岸边打游击去湘西实现与红二、六军团的计划。他们的行为引起部队思想混乱,如不解决,将直接影响即将进行的乌江战役。
事实上,蒋介石在红军长征之初就断定红军要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意图而在此布好口袋阵,因此,毛泽东在血战湘江后已经洞察到蒋介石的军事部署而建议并阻止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在“通道会议”、“黎平会议”上已经旗帜鲜明地反对去湘西,可是李德博古仍不放弃去湘西的意图。为此中共中央到达猴场的当天(31日)下午5时至1935年1月1日凌晨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史称“猴场会议”。再次否定李德、博古的错误主张,重申《黎平会议》的决定,此次会议基本结束了“三人团”对红军的军事指挥权,初步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军事指挥中枢。这次会议为遵义会议成功奠定基础。
以上三个会议,对“遵义会议”的召开产生重大影响,可以说每个会议之间环环相扣,每开一次完善一次,每次会议都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这些会议,显然就不会有“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是巨大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如果没有“遵义会议”,中国革命至少要推迟十至二十年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今天中共的执政,这是后来一个史学家《谈中国革命》一文中谈到的。因而,“遵义会议”是挽救党和红军,挽救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会议,他将光耀千秋,那么,促进“遵义会议”胜利召开的几次会议,亦然如同“遵义会议”永放光芒,彪炳史册。
2021年2月

作者简介:宋世宽 民进会员,职业书家、作家、文艺评论家。《世界文学》签约作家,书法作品在全国多次获奖并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参加中韩国际书法交流展等。散文、评论等在各类刊物发表数十万字,媒体多次专访报道。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启事
墨韵新年•中华黄河杯文学盛宴大赛征稿启事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