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身躯与沉浮
一一纪念湘江血战九十周年
文/邹美良
前言: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广西北部的兴安县、全州县和灌阳县的湘江流域,与十倍于自己的国民党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最终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成功渡过了湘江。
湘江之战,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一次危急万分,至关重要的战役。国民党军试图在湘江以东围歼中央红军,但红军通过巨大的牺牲和顽强的战斗,最终撕开了敌军的封锁线,确保了长征的继续。湘江战役不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央红军在极端困难中的顽强生存与壮大发展。
从广西经湖南入洞庭下长江
九十年前的铁血之战
转过了九十九道弯
弯道处漂浮一簇簇一片片灰布军装
红军战士的生命啊
在血雨腥风中呐喊咆哮——
湘江,湘江,湘江……
我们一定要保卫中央纵队渡过湘江
觉山铺的上空弹如雨下
飞机,大炮,刺刀
铮铮闪爆时空的悲壮
界首的山坡尸积如山
战壕里每一位战士倒下
只能见到半个身躯
淹没他们另一半的不是天上的雨水
而是战士们血管里的血在殷殷流淌
渡口的浮桥搭了又炸炸了又搭
彭军团林军团告急电报纵横驰骋
中央纵队到哪啦不吃不喝也要赶快过江
分分秒秒都在掠夺战士的生命啊
就算是逃命也要倾尽过江
与炮弹同舞乘硝烟齐飞
汗水江水血水,渡口浮桥身躯
一并交炽
滩涂是红的江水是红的桥板也是红的
四天四夜的浴血激战
八万六千多红军战士锐减至三万
父子组合的对空射击
一颗炸弹下来父子双双倒地
儿子艰难地给父亲佩戴军帽
完成了骨肉亲情的最后相连
长征史上的悲壮啊
是人类军史上的悲壮
是中国工农红军的荣耀和悲壮
三年不喝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红军的牺牲是巨大的
人民的心情是沉重的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中国革命自此翻开了崭新篇章
有一座当地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双坟”
那里埋葬着红34师师长陈树湘和他的警卫员
师长16岁就跟随毛主席出韶山上井冈
身经百战屡建战功
师长是绝命后卫师的春芽子
枫树脚血战几乎使后卫师
6000余人全军覆灭
后卫师在最后
后卫师最终未能渡过湘江……
敌人又上来了
师长最后时刻从受伤的腹部掏出自己的肠子
绞动绞动……
师长舍生向死,以死明志
实践了为苏维埃新中国
流尽最后一泣血的诤诤誓言
敌人残忍地割下了他的头颅
悬挂在长沙小吴门外中山路口的石橙柱上
师长,师长,师长啊……
师长就以这种方式
缔结了他与清水塘的深情厚谊
告白了他的崇高信仰
师长就这样永恒了他出征时
枫树湾白发母亲
日夜的叮咛朝暮的眺望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多少年后的大授衔时
毛主席忆师长泪落中南海
禁不住的喃喃自语:
如果春芽子还在
他应该是大将了……
血红了,漫江红透
血红了,战旗美如画
血红了,大地春常在
血红了,谁的身躯与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