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伍五十四年叙——并贺蛇年出生战友迈入本命之岁
刘汉生
一九七零年,即共和国22年岁尾及翌年岁初,怀抱报国之志的热血青年投笔从戎,加入到测绘大兵的行列。是时,共和国正值文革后期,虽民生凋敝,既贫且闭,但民风淳朴,社会清新。近四百名新兵中,年龄最小者,仅十三岁耳。男兵大多为工农之子,女兵虽大都为官家之后,但其时吏治清廉,家教严整,近四百人的男女新秀均清纯朴实,好学无时,胸有精忠报国之志,身有冶炼成才之心。转瞬间,两月余新兵训练结束后,即投入到军旅测绘队伍中。
男兵出自平顶山,女兵来自于九州之域。新兵训练在汉水侧畔,训练后或居于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武昌地,或扎根于偏远一隅、苦竹之地的襄北茨河。但痴心不忘,矢志前往。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远方且前行,夜深军帐灯。风一更,雪一更,甜蜜梦中军哨声,长枪伴我行。
门外群山叠锦绣,军中战士赛风流。韶华尽放不言苦,无悔青春军旅留。
密密的等高线,一笔一画总关情。虽苦涩无味,伏案作图,腰酸背痛。然古人有“虽九死犹未悔〞的壮志精神为镜,今有毛主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谆谆教导,放眼世界风云变幻,足踏坚实的祖国大地,不畏其苦,不为其难,风流过往,大道正向前。民族家国在心间,爱无尽,东湖茨河恋。
共和七十二年,即二零二零年末,从戎五十载。其时,瘟疫肆虐中华,当年不知愁滋味的少年,已成华发白鬓。很感谢平顶山老家的战友们,念及战友之情,不辞劳苦,将平顶山入伍的战士,在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于平顶山湛河宾馆举行了从戎半世纪的盛大纪念活动。道路虽远,必亲往之,以表初心不忘,军心长存。后每遇战友之邀,或途中路过,即赴平舆、泌阳、新乡、随州、襄阳、安阳、焦作、濮阳、济源、洛阳、北京等处,与战友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骇之外,趣舍万殊,壮怀激烈,情愫难舍。现歌舞升平,蛇年将至,惠风和畅,笑逐颜开,其心旷而神怡也。别矣,我之青年、壮年。此去经年,山长水阔。但军在我心,亦在我梦。古有岳飞抗金,木兰从军。今有新杰辈出,科技振军。但若国情所需,我辈将披挂上阵,报效国民。
一九五三年,共和五年,是为癸巳蛇年。其时新国初建,百废待兴。然朝鲜硝烟弥漫,我虽国势羸弱,但有英明领袖掌印,将士用力,全民同心,一战而胜之。我们一批是年出生的战士,凝结内气,不懈怠于自身,努力发光发热,不管在戎旅,抑或是卸甲归土,总是怀有家国情愫,不负时代,不负使命。如今已年届七旬有二,是为古稀之岁。望我们永葆青春,健康美满。
古语有云: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虽有报国之志,但亦跨入迟暮之年。愿我辈能不断的充电补能,养精蓄锐,笑看世间风云变幻。千杯酒,今宵再斟满。幸对清风皓月,心绪展,晚霞更璀璨。
20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