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更是修心
——重读《西游记》有感
文/于长城
我初读西游记是在1995年冬季。那个时候我正在临邑县第四中学读初二,对于那个时候的我们来说读课外书是很奢侈的。我用了大约三个月的零花钱买了一套西游记,用了两个月废寝忘食的读完了这一套书,当时记得是四本,很厚也很受启发。
那是我第一次全篇读此书。这一次是第几遍读了已经忘却了,但是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今天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说一下《西游记》这本书对于教育的一些感想吧。
《西游记》这本书初看是写的西天取经降魔打怪的故事,其实说的是人的修行之路,既是修身也是修心。先说一下所取得经卷是五千零四十八卷合14年的天数相对应。细想一下,我们以前的教育天数也就是小学6年初中高中六年专科2年,也是暗合14年整。为什么在这里只说专科是两年呢?主要是我们以前的教育在小学就完成了一次筛选,初中一次高中一次,能够上大学的所剩无几,那时候高中总共是一千余人能考上大学的也就是三百余人,专科也算在里面也就是六百余人。
现在高中学生,动辄三千每级一个县级高中学校动辄近万数,考上大学的人数也是在逐年提高。所以说以前的选拔政策依然不再符合先进的教育政策,我们的孩子们基数庞大竞争压力陡然增加。其实我们细数一下现今的教育状态和以前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也就是考上名校的人数增加了,什么985、211、双一流等名目的也多了起来,职位也随着祖国的迅速崛起而容纳了许多,但是考上名校的还是那一个层次的学子们,只不过以前没有机会进名校现在这些人都挤在了一块了,以前考一个专科就很牛了,现在考一个名牌才算牛而已。
再就是我们所说的修行,其实看孙悟空的改变就知道了。一开始孙悟空就很调皮,后来经过了如来的治理和紧箍咒的锁禁,他才能够静心修心服从管理,并最终修成正果。
其实我们的选拔制度现在是有一些问题的。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教育已经脱离了教育的意义本身。比如说我们没有了留级制度,学生学会学不会都要升入下一个年级,一朝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还有就是我们现在手里没有了紧箍咒可以念了,学生只能凭唐僧的婆婆麻麻来进行说教了,说烦了就给你一棒子,你也没招。唐僧还有观世音菩萨和如来佛祖照应着,猴子还不敢怎么样也差一点打杀了他,何况现在呢。所以说现在我们既需要有坚贞的教育理念还要有保护自身的金钟罩和铁布衫,要想修好学生首先要自己的修为过硬才行。怎么叫自己的修为过硬呢?听我来细说一下。
首先是工作要兢兢业业让老百姓学生及家长都佩服你的敬业精神,他们会配合你的所有的想法,让他们知道你是为了他们能向好的地方发展才行。敬业精神不是在外面吹吹就行的,孙悟空为什么每一次都将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当作自己的业绩,主要是弼马温和结拜牛魔王上不了台面。我们老师们也是这样的,虽然我们挣得是工资,但是教育是一个良心活,一个学校要运营下去不仅仅是需要一个会教书的教书先生,还需要有管理者和后台的很多工作。我们都知道唐僧取经的五圣,却不知道背后的天宫、地府、西天、功曹、揭蒂、菩萨、土地、妖怪、神仙都是促成取经的必备要素。我们的教育也是这样的一个很庞大的团队,有教师、家长、学生、学校、社会、管理机构等等组成的,正常运营就要各司其职促成学生最终修成正果。
其实取经团队这几个人就是我们的众生,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的秉性。我们需要唐僧身上的执念,有进取心坚韧的力量才能够将事情完美的去完成,也需要孙悟空的不怕艰难困苦的决心,一路降妖除魔一路过关斩将,还需要克服猪八戒身上的私心杂念懒惰之心,加上沙悟净的任劳任怨和白龙马的负重前行,我们才能够最终修成正果。
其实有很多人说真假悟空之后,有可能是假悟空代替了真悟空。我感觉不然。主要是假悟空叫六耳猕猴,六耳者就是第三方,也就是道听途说,原著中真假悟空之后孙悟空和其余人的关系还是原来的样子,什么叫二心,其实就是外人的绕口之舌往往将一个团队给拖累垮了。
在这里说一个教育的例子,就是老师打学生的敏感话题,就是老师如何管理学生的问题。我们80后记忆当中以前的老师是可以打学生的,因为家长是始终站在老师的一方共同管理学生的,再说以前的物资匮乏教育是我们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家长不会将指路明灯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现在物质比较丰富,留守儿童比较多,家长对孩子将那种陪伴之爱,换成了物质转换,也就有了现今的溺爱。老师已经不再是指路明灯,主要是现在的教育考核指向的是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等,已经没有了以前的单纯为了孩子还加上了为了票子。所以说家长不再信任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了,因为这个灵魂已经沾染上了铜臭味。
其实话说回来,我们的教育其实很简单,就像原著中写的一样,最终会各取所需,我们有时候很费劲的将一个孩子逼到了胡同口,导致孩子出现了抑郁自闭等极端心理症状,其实有些家长还是对的,希望孩子做一个好人,希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善良自信才是最根本的修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