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水库不了情
文/盛百珍(辽宁台安)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已与故乡阔别数十载。每当回忆起那片土地,内心深处最难以割舍的便是红旗水库。尽管它不及大海的浩瀚,也无江河的澎湃,但在我的记忆中,它宛如一股永不枯竭的清流,源远流长。
红旗水库坐落于我的故乡后方,始建于一九五八年,是人民公社集体智慧与力量的结晶,由人工挖掘而成,全长近二十公里,从上游的铁匠炉大队延伸至下游的刘家大队窦家排水站,贯穿了大张公社的六个大队。自那时起,农田得以灌溉,旱涝无忧,六七十年代的农业生产因此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红旗水库蜿蜒曲折,如同母亲河一般,承载着家乡的深情,伴随着我度过了童年和中年时光。它亦是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春日阳光下,水库两岸的钻天杨高耸入云,与蔚蓝的天空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些树木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中,仿佛在享受着春天的恩泽。在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中,黄莺在枝头穿梭,它们的歌声为这幅画卷增添了不少色彩。清澈见底的河水中,鱼儿欢快地跃动,蛙声和鸟鸣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首自然的乐章。岸边的野花也不甘示弱,它们竞相绽放,红的、粉的、黄的、白的,各种颜色交织在一起,宛若一幅绚丽多彩的天然画卷,让人不禁沉醉在这春日的美景之中。
夏日时节,水库披上了翠绿的盛装,茂密的柳树低垂着枝条,轻拂水面,荡起层层涟漪。微风吹过,带来一丝丝凉爽,让人心旷神怡。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宛如撒满了金色的鳞片。孩童们光着脚丫,在浅滩上嬉戏打闹,捉鱼摸虾,欢声笑语回荡在水库的每一个角落。夜幕降临,蛙声一片,萤火虫在草丛间翩翩起舞,点缀着夏夜的静谧与美好。碧波荡漾,雨后池边鱼儿跃动,风中花香四溢,这里成了天然的避暑胜地。雨季时,即使降雨量达到一百毫米,红旗水库也能及时排水,沟渠相连,确保了农田的安全。在田间劳作的间隙,社员们坐在岸边的杨树下休息,闲话家常,欣赏着红旗水库的原生态美景,抽着老烟斗,吐出烟圈,心中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愉悦。
秋风送爽,两岸稻谷丰收,高粱红艳似火,谷子金黄压弯了腰,玉米粒粒饱满,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社员们感慨,这一切都离不开红旗水库的滋养。稻田里,联合收割机轰鸣着,忙碌地穿梭,一袋袋沉甸甸的粮食堆满了场院。社员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丰收的喜悦,谈论着明年的种植计划。
红旗水库的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也滋养了他们的心田。每当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与金色的稻田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让人心生敬畏,也让人倍感温馨。
冬季,白雪覆盖,水库化作银装素裹的世界,河水结冰,晶莹剔透,学生们欢欣鼓舞,上学途中滑冰车、穿冰鞋,欢笑着前往学校,放学后这里又成了孩子们的冬季乐园。冰面上,偶尔能看到几只麻雀跳跃,寻找着食物,它们的啾啾声与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为这寒冷的季节增添了几分生机。夜幕降临,红旗水库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地之上。社员们围坐在家中的火炉旁,讲述着水库的故事,孩子们则瞪大眼睛,聚精会神地听着,心中充满了对红旗水库的好奇与敬仰。
红旗水库四季各有千秋,两岸绿树成荫,花草芬芳,四季更迭,岁月悠长。然而,步入21世纪二十年代,红旗水库两岸的树木已不复存在,花草也不再绽放,河床淤积,满目疮痍。取代它们的是连绵的坟墓,景象凄凉,令人哀伤。
红旗水库啊,你何时才能重现往昔的风采?曾几何时,你是我们心中的圣地,是我们童年的乐园,是我们成长的见证。你的清澈,你的美丽,你的生机,都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记忆中。
我们期待着,有一天,你能够摆脱现状的束缚,重新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或许,这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去珍惜,去保护,去治理。但无论如何,红旗水库,你永远是我们心中的那片净土,我们永远期待着你的重生。
202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