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的话儿权作序
文/峭石
主编/段昭
我和萌献君相识近三十年了。他的为人,他的为文,我是比较了解的,也是深为敬佩的。 因而他的这些作品行将出版的时候,嘱我为序,不假思索,不揣冒昧,我便欣然领命了。
答应得虽然痛快,但临到笔尖将要落到纸面上时,我却不由踌躇了起来。思绪万千,如何说起?我甚至怀疑自己真的有能力为他作序么?
自古以来,我们就把能诗会文的人,称做才子。对于才子,人们总是尊之誉之,视之为人中之翘翘者。在兴平,如今能诗会文者,不乏其人,但能担当得起“才子”这个称谓的,却为数寥寥。在我的心目中,顶这个桂冠而当之无愧者,首推萌献。原因呢,是因为他写出了许许多多生动感人又文才斐然的大好文章。他的作品,获全国奖、省奖、市奖次数之多,至少在兴平,是无人可比的。奖的本身,便无可辩驳地说明了他作品的质量。这是其一。其二呢,他不仅好文章多,作品的体裁也多种多样,诗歌、散文、小说(短篇、中篇、长篇)、报告文学、评论、戏剧、楹联,他都不乏佳作。诗文被荟入选集,对联被悬楹勒石,戏曲长演而不衰,不但显示了他的成绩,更炫耀着他的才情。能对如此众多的文学体裁运用自如的作家,怕是凤毛麟角的吧。而萌献君对于这些体裁熟练得如信手拈来。即使像颇受严格的格律之苦的旧体诗词以及对联,限制于舞台表现之戏曲,都变成了他一展才思的形式,不得不让人发出由然的赞叹。其三,萌献君的任何作品,你在读时赏心说目,读后思之韵味无穷,如嚼橄榄,如伙陈醇。譬如你读他的小说吧,他以明白如话的关中土语,娓娓说来,初看似觉平淡,但你却会不知不觉地进入到他所营造的境界中去,与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脉博,待到读完,你会立即意识到他构思的巧妙,布局的恰当,叙述的得体,描写的生动,作品的人物,似乎就在你的眼前,曾经与你一同生活过相处过。正是因为这样,你就不得不在他的作品启示下思考生活去认识生活。再譬如你读他的旧体诗词及对联,乍一搭眼,那文采飞扬的辞语,把你便引人了美好的意境,明快的节奏如悦耳的音乐,流畅的旋律如悠扬的弦索,给予你以艺术的美的享受。读过之后,他仍以袅袅之余韵让你思索。可以这样说,读萌献君的任何作品,你都可以感觉到他的真学实才,跃然纸上。我想,仅凭以上三点,使萌献君为兴平的才子,当不是过誉的吧。
然而这位才子却不是天生便极其聪慧,异于常人的。他貌不惊人,性格笃诚,且遭遇坎坷,命运多舛。他文化程度不高,是个小学文化,以后便是一名勤恳敬业的邮电工人。但他却很早便爱上了文学创作,业余时间,便读书看报翻杂志,便写反映现实生活的小说。那时候写作讲究“配合任务”,他在此氛围下自然也在努力追赶生活的步伐,孰料生活的变化太快了,即使他费尽全力,仍然赶不上。花了偌大心血的作品,眨眼间便成了昨日黄花。他并未悟到这种创作方法乃是误导,反而认为是自己不曾深人生活所致。于是,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号召返乡为农时,尽管单位领导舍不得放走他恪尽职守的优秀工人,他还是热情满腔的带头报名,回到了农村。繁重的劳动之余,他仍在不断地读,不断地写。生活不易,创作更难。为了生活,他在几处做过临时工,直至八十年未期他都做了兴平市人民政府文化局的副局长,但仍然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塞翁失马,安知非褔。多年的底层生活,丰富了他的积累;无尽的阅读,丰厚了他的文学素养;不懈的创作实践,为成功开辟着前进的道路。因此,如果说萌献君是才子,他应该是通过异常艰苦的努力,自学成才的典型。青灯古佛千卷经,方为世外悟道人。萌献君正是这样悟得了文学的真谛的。
由于时代的限制,萌献君虽说酷爱文学,且刻苦钻研,但毕竟未能在年轻时脱颖而出。这是不幸,却也是大幸。正是这种际遇,为他创造了广积而后爆发的机会。我们翻看他的作品,闪耀着光采的几乎全部是八十代年以来的作品。正是因为无论是生活还是文学素养都有相当厚实的底子,所以无论运用什么体裁去创作什么题材的作品,总是得心应手,自具特色。读他的小说,以平常的故事塑造了血肉丰满的人物,通过人物形象不禁又让我们去认识生活的底蕴,即如《摇摇万里情》中之公公与儿媳,能说他(她)们的精神境界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男女么?读他的旧体诗词及对联,惊句时现,妙语连珠,意境悠远,滋味隽永,格律之严谨,对仗的工整,都是无可挑剔的,这种受限极苛的形式在他的手里竟运用得熟练自如,你不得不从心底悦服。即使被人认为是雕虫小技或被以往文人以为是游戏之作的对联,一到他的手里,也诗意盎然,颇有大气,意深韵长,颇耐咀嚼。诸如词《醉花荫·题李清照》、诗七律《朔月午夜见母纺棉偶感》、联题名胜翠华山,我们都可以窥见他腕底的功力。他的散文也攫取了古代散文之神韵。如《兴平赋》,读后沉思,它的来踪去脉,凡是读过古代散文如《阿房宫赋》、《岳阳楼记》等篇什的,都明显地会感觉到他所吸取的滋养。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戏剧。无论是改编的还是创作的,他总是在开掘着生活中及其内涵,他都在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加以表现。矛盾冲突是新的,性格冲突是新的,因而情节的发展充满了传奇性,引人看,促人想,耐人寻味。即使不在舞台上表演,做为案头文学来读,也让人流连,他写的唱辞,一段一段看是声情并茂的抒情诗,联缀起来是宛转的叙事诗,许多诗句是相当精萃的。总之,当我们读他的这些作品时,我们不但处处可以看见艺术上的功力,可以看见文学上的修养,可以看见他思想上的锋芒,还可以看见他作品中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果说萌献君是才子,那么,这个才子是许多年从生活的磨难中挣扎出来的才子,是许多年孜孜不倦耗尽心血苦练出来的才子,勤奋出天才,文章憎命达,在萌献君的身上,又得到了具体
的体现。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萌献君一直是诚诚实实待人,兢兢业业作事,任劳任怨,谆厚可亲。文如其人,在创作上,他也是诚诚实实、兢兢业业的。他的每一篇作品,它的风格,都是扑实的,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许多作品,他都是斟字酌句,改了又改,决不轻率出手。这一点,也应视为一大特色。
也许赞誉的多了。但这是心底的话,不得一掏。说心底的,总不能算是过错的吧。
我假如还年轻的话,当拜萌献君为师的。
峭石(1931—2012)陕西兴平人,著名作家。五十年代就闻名全国的军旅诗人、作家,参加过抗美援朝,咸阳市第一任作家协会主席、咸阳市文联第一任副主席。他的作品涵盖了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集、剧本等多个领域。主要作品:《女皇韵事》、《劣根》、《女贞巷》、《丑镇》、《旮旯峪》等长篇小说,以及《白杨树和战士》、《麦苗青青》、《驰骋集》等诗集,还有《地雷的秘密》、《沸腾的军营》、《欢乐的梦》等短篇小说集。这些作品展现了他广泛的文学才华和对不同文学体裁的深刻理解。峭石的作品不仅在文学界获得了认可,也在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创作被视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编简介:古今、海之风,本名段昭,陕西咸阳人。曾从事教育、文化、新闻工作。曾任西部校园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家世纪论坛组委会特约作家,诗联作品入编《中华经典诗篇》等数十部专著,曾获徐霞客(全国)征联一等奖,首届中国文艺(金爵奖)文学最佳奖、桂冠诗词艺术家荣誉称号。编著有《园丁谱》、《丰碑颂》、《中国教育对联大观》、《魅力咸阳》等。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全国教育丛书编委会会员,当代师表文库《园丁谱》系列丛书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