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 蕊 三 毛
01.
2024年11月2日,马来西亚。
在“吉隆坡世界书法嘉年华”会场,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和文化部副秘书长莫哈末尤斯里、马来西亚书艺总会会长黄瑞庆等早早地等在大门口,迎接中国当代书法教育国际研学团团员王力春、魏建等17名书法名家和教授。双方就中马书法文化的一些差异和马来西亚书法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进行深度的交流。
在接受《亚洲时报》采访时,来自孝感的书法家魏建现场用硬笔书写了一幅作品《雨霖铃》,赠于亚洲时报社收藏。
亚洲时报社社长拿督张丹华拉着魏建的手说:“我非常喜欢汉字,你赠予的这幅墨宝,让我领略到了中国书法之美,也让中国书法走向世界。”
02.
时年31岁的魏建出生在孝感市毛陈镇双龙村一个农民家庭里。他从小酷爱书法。上小学时,就对粉笔字情有独钟。老师笔下一撇一捺勾勒出的奇妙世界,似灵动的精灵,深深烙印在他幼小的心灵。
于是,他拿起粉笔依样模仿,那略显笨拙却无比认真的书写尝试,如同在心田种下了书法的种子,悄然生根发芽。这个生于农村的孩子,或许未曾想过,儿时对粉笔字的那一抹情怀,竟成了他点亮未来的璀璨星火。
(魏建给亚洲时报社赠送墨宝。)
到了初中,魏建凭借一手出类拔萃的好字,在班上显露头角。老师看了他的书法作品后,点名由他主办黑板报。魏建编版时,对每个栏目都精心设计,让知识与艺术完美融合。这些经历,点燃了他对书法的热情,并让这份热爱在青春岁月里熊熊燃烧。
03.
然而,人生之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2010年中考,魏建的成绩不尽人意,他只好选择到孝感工业学校中专和大专连读。
新的起点,他奋发图强,成绩在年级中独占鳌头。课余时间,他潜心练字,从毛笔的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到硬笔的轻重缓急、间架结构系统训练。寒来暑往,他的毛笔和硬笔字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魏建的一技之长引起了老师的关注,几位老师联名举荐他加入校团委宣传部。三年的社团磨砺,他仿若一块璞玉经雕琢后初绽光芒,从宣传部普通的一员,逐步成长为校团委书记。2012年,他被共青团湖北省委评为“湖北省优秀共青团员”。
04.
魏建大专毕业后,背井离乡远赴广东佛山打工。尽管工作很累,但他从不放弃自己的爱好。晚上下班回到宿舍,他在那一方小小的书桌前点亮台灯,一笔一划在宣纸上勾勒着梦想的轮廓,那是他在喧嚣尘世中找到的一丝心灵的慰藉。

(魏建的书法作品在大马深受欢迎。)
日复一日,他写出了大量的作品,公司几个办公室都挂着他的墨宝,字迹或刚劲有力,或飘逸洒脱,成为办公区域一道独特的风景。很多老板和工友看了他的作品后,纷纷找他求赐墨宝。
从那时起,魏建的内心泛起波澜,开始思考书法这条路该如何走?迷茫之际,他在网上结识的一群热爱书法的朋友,在一次次思想的碰撞与心灵的共鸣中,他心中那颗书法的火种,燃成了炽热的火焰,坚定了他踏上书法之路的决心。
05.
2016年3月,魏建毅然辞职,奔赴北京开启求学之旅。
他找到当代著名书法家田英章、中国书法兰亭奖(最高奖)得主王力春、著名硬笔书法家庞中华等老师学习书法。并认真汲取书法大家的精髓,不断钻研笔法、墨法、章法,去感悟书法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

(魏建和老师庞中华合影。)
在名家们的指点下,魏建的书法水平突飞猛进,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的作品先后荣获第三届中国汉字书写节书画大赛“一等奖”;全国精品书画大赛“金奖”;第十二届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会“一等奖”等荣誉。还加入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和中国国际艺术研究会。
06.
2016年3月,一个偶然的机会,魏建在一所小学访友时,一个社会现象深深地触动了他:该校学生写字水平参差不齐,整体能力亟待提升。随着教育部对书法推广的日益重视,让他看到了书法传承的紧迫性与使命感。于是,他立志要做一名书法文化的传承者,为孩子们开启书法艺术之门。
2016年7月,魏建回到家乡孝感,在建四街创办了墨艺文画书法工作室,正式投身书法教育领域。

(魏建上书法课。)
创业伊始,艰难重重。简陋的环境,家长们淡薄的书法教育观念,都像挡在前行路上的巨石。暑假开课,仅有寥寥几个学生报名。魏建没有气馁,他倾尽心力,手把手教学生写字。两个月的时间里,效果非常明显。孩子们原本歪歪扭扭的字迹变得工整美观,书写态度也从敷衍变得认真专注。这份看得见的成绩,赢得了大家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孩子慕名而来。
07.
随着生源增多,小小的场地已难以承载孩子们的梦想。2019年9 月,魏建将工作室迁至新华时代商铺。新校宽敞明亮,装修古雅宜人,成了孩子们学习书画的优选之地。
但随着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使用纸和笔的频率下降,很多人觉得书法的功能特性已经逐渐从实用性转为艺术性。但魏建认为,书法不是曲高和寡的艺术,而是要走进日常生活,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

(魏建在吉隆坡交流书画作品。)
所以,他上课时,常常旁征博引,将人生哲学、历史典故、国学经典、汉字演变融入课程。孩子们在练字之余,聆听着古人智慧,领略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书写水平大幅提高,文化素养与学习成绩也悄然提升。
08.
这些年来,魏建坚守初心,规范办学,以口碑赢信任。他组织的21名学生参加第八届“希望颂”全国书画比赛,就揽获了17个“一等奖”。从此,“墨艺文画”一炮走红,成了孝感书法教育界的一张名片。
为把这一品牌做大做强,2019年,他在汉川设立分校。翌年,又在上海设立分校,为更多孩子铺就“墨香”之路,让传统书法绽放别样华彩。
谈及办学初衷,魏建目光坚定:“我不仅仅想让孩子们把字练好,更希望培养他们对书法的兴趣,借书法塑造人格,让这份古老艺术在孩子心中扎根、生长。”
2021年9月,国家实施“双减”政策,一向规范办学的“墨艺文画”,入选首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白名单。2024年9月25日,国家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孝感市教育局、文旅局领导视察“墨艺文画”时,对该校深入打造书画教育特色,用心办学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魏建抓住这一契机,不断优化师资力量,打造“墨艺”品牌。很快,“墨艺文画”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全国享有盛名。
09.
2024年11月2日,魏建作为书法名家应邀参加“吉隆坡世界书法嘉年华”活动。他们一行17人远赴大马首都吉隆坡进行文化交流。此后数日,他们辗转沙巴书画美术馆、亚洲时报及公民学校等地传经送宝。

(魏建指导张少纶校长写汉字。)
在打里卜公民学校交流特色书法教学时,该校校长张少纶坦言:“他担任老师20多年,发现州内学校很缺乏书法老师。此外,学生书写姿势不正确也造成严重健康问题,他希望中国当代书法教育能帮助大马,让书写方面更加健康,书写的更好。”
当即,魏建和其他几位老师走进班级给学生讲书法课,他们独特的教学方法深受老师和学生们喜欢,也让在场的大马官员赞不绝口。
10.
汉字在大马非常普遍,大部分华人都会讲汉语,沙巴一些政府官员甚至会把孩子送去国民型华文学校,接受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熏陶。尽管他们对中文学习高度重视,但由于书法师资的短缺成为制约书法教育普及的瓶颈。马方恳求中方,能为该国的学生提供规划学习,让书法得到提升。
(魏建在马六甲海峡。)
交流中,双方一拍即合,达成共识:中方将组织国内优秀书法教师奔赴马来西亚,为当地培训专业的书法教师队伍,填补师资缺口的难题。
魏建当场报名参与其中。他说,这一活动意义非凡,能增进马来西亚民众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了解和理解,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拉近国与国的距离、架起心与心的桥梁,同时扩大马来西亚华人在大马多元文化社会里的地位和影响力,提升中华文化吸引力。
从大马归来,魏建对他的工作室又重新规划,决定立足孝感,辐射全国,走向世界。他还打算奔赴更多的国家,以笔为帆,以墨为桨,让中国传统文化的巨轮在世界文化的汪洋大海上扬帆远航,为人类文明的多元共荣书写属于书法艺术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