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平印象
文/陈光兴
芙蓉花开的日子,我们兄弟去福建南平探望多年不见的朋友,一举两得,顺途去游一圈武夷山。
晨曦徐徐拉开了帷幕,又是一个绚丽多彩的早晨,带着清新降临人间。渐远的天色渐淡,再远便是几抹朝霞,把那一片天空映得发红。这种色彩,仿佛是作画时不小心打翻了颜料在蓝色宣纸上,再用妙笔随意挥洒几下,浑然一体,任凭哪位大师也画不出这样的图画。
仲厦,通往闽北的长深高速公路上,沿途风光无限,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金秋的微风和煦轻柔,金秋的蓝天白云飘逸,金秋的田野遍地金黄。
远处的峰峦呈黛青色,水墨画般的闽北风光,竖立蓝天白云之下,山腰间萦绕着乳白色的烟霞。
汽车在宽广的高速公路上驰骋,今天阳光好,视线佳,感觉一身有使不完的劲。从粤东到闽西,从闽南到闽,公路两岸建筑物,包括农村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景象。
在闽北,几乎没有光山,到处绿郁葱葱,流青溢翠,闽北青山,如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女子,在蓝莹的穹空下舒展着丰润印身姿,在八闽大地溢散着青春甜美的气息。
沟沟壑壑都是翠绿闽北;土壤是松松软松的,生机饱满。
湿润的空气,带着青草的香气,花儿婀娜,娇羞欲滴。
南平市隶属福建省地级市,地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位于 闽、 浙、 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东北与浙江省相邻,西北与江西省接壤,东南与宁德市交界,西南与三明市毗连,占福建省的五分之一; 革命战争年代,福建省委曾经几度驻在闽北,被誉为“红旗不倒”的红土地。
境内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福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福建”之名取古建州(今建瓯)首字而来。是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道文化、齐天大圣文化、张三丰太极文化的发源地。著名理学家朱熹在南平“琴书五十载”,谓之为“闽邦邹鲁”“道南理窟”。
市内山峰耸峙,低山广布,河谷与山间小盆地错落其间,具有中国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征, 南平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东汉时期,南平、建瓯、浦城等便建县;“福建”之名即来自福州、建州(今建瓯市)各取首字而来。
闽江干流、建溪、富屯溪等航线及航道。
如今,八闽大地成为中国东南沿海一个亮丽的省份,从经济角度看,闽北优势多多,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处,历史悠久,关隘重重,商道崎岖,尤其是近代,革命烽火熊熊燃烧,红色历史,人文风华,自然风光,交织闽北的诸多胜景。
闽江依然奔流着,不舍昼夜。
我带着很多奇妙的猜想,回到梅州后,始终却牢牢记住这方水土,神奇的八闽八地。
这次闽北之旅,遇见一缕缕农家炊烟,在空中冉冉升起。
这是去乡村拜访亲戚的路上,所见所闻,袅袅升腾,惬意地缭绕,漫漫在小村上空。
每看到农家炊烟升起,心里总会激荡着满满的感动,是为炊烟下的那份守候,还是为曾经拥有的岁月里,那些丝丝牵挂,也许,只为那缕轻烟,如丝如雾,美了那抹斜阳,温馨了古朴厚重的古村落。
小车颠簸了几个钟,一路弯弯曲曲,终于到达了半领村,受到半领村委郑书记和阿原哥的热情款待。
寒暄了一阵,草草地喝了点茶后,上菜了,直径大约二米的圆桌面摆个满满当当,按当地闽北人最高礼节款待我等。荤腥界:鸡鸭魚猪肉;素菜方面:青豆、青椒、苦笋等。广东人与福建人吃法完全不同,福建人食材与量多注称,超级大盆鸡肉,把我们吃得满嘴流油。
那河鲜炸得又黄又脆,昂首翘尾,那鸡汤闪着琥珀般的光泽,散发出浓浓的中药芬芳。桌上五颜六色,琳琅满目。
他们的热情,让我这个不会喝酒的人让他们有点失望。闽北人的热情好客,朋友的盛情款,在他乡享受一场饕餮盛宴
大小我也算得上吃货,凡是到某个地方,特别关注地方风味小吃,对吃的东西要求比较高,比较苛刻,新鲜卫生是首选。
值得一提是,由于我们开车来到一座陌生城市,城市交通规矩多怕罚款,在南平市区遇到一个好心人,愿意为我们引路,他骑摩托车在前面为我们带路,我们紧跟在他的后面,一直把我们带到无叉路口的地方,还叮嘱我们陌生路段,弯多路窄开车千万小心。
据我所了解,上世纪七十年代,闽粤赣边区,有说不完的爱情故事。
七十年代前前后后,有很多年轻客家女子自愿嫁闽西闽北一带,当时的年轻女子为了摆脱农村务农的现状,据当时介绍人描述,嫁到南平的女人不用干活,仅仅在家照顾小孩和料理家务,重活农活一概由男人包干。一个人成功嫁了,回娘家来也大蕼宣扬,又帮邻居家转介绍,就这样下来,周边的村庄也陆陆续续嫁到闽西闽北。也许是当年生活因素还是其它因素,我的确不祥,但当时的交通,足使让我坚信,他们忠贞的爱情,就值得我们尊重。
今天,我们去的半领村,也就是有亲戚在半岭村,整个村子总人口才600多人,其中从广东梅州各市县因亲托亲转介绍,或通过其它方式转嫁到半领村的,就有30多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代在不断变化,由于广东改革开放比江西福建稍早些,又有大批的闽赣青年来广东务工,看到广东的发展变化巨大,
八十年初期九十年末,又有一大批闽西、赣南一带的年轻女子自愿嫁到梅州各县,其中我的村子就有九个江西福建的妹子,在我的村里生活和工作。她们姐妹经常聚在一块,吃饭聊天,聊聊他们的夫君,聊她们的未来。
她们都默默陪伴夫君,守一份真爱,默默支撑家庭。
尽管是赣南女子,还是闽西、闽北女子,她们嫁到梅州,和夫君一起,努力拼搏,建设自己幸福的家园,用勤劳智慧的双手描绘美好的明天。
闽北的秋天,秋风有点凉意,秋天的叶,秋天的色调,秋天的味道,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闽北的秋,大部分树叶都渐渐地变黄了,有的已经枯落下来了,唯有枫叶红了起来,火红火红的,为了秋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啊!
太阳将下山了,闽北山区的村庄暮色渐浓时,那簇烟火慢慢燃烧,又升向空中,那抹柴草的味道,在那缕炊烟中小村里似乎就能闻到乡愁。
炊烟渐起的山村是一天中最温馨的时候。霞光里,孩童等候父亲回家的身影;婶婶们在厨房的嘈杂声中,尽心尽职地做美味可口的饭菜,等待丈夫的归来……
作者简介:
陈光兴,早年从事文学创作至今,有几十年,散文作品在《梅州日报》、《南方日报》、《蕉岭文艺》刊登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