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军装里的父子情缘
——重返军营忆当年
作者/苏宁
父亲戎马一生五十载,将青春与热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军营。而我,生在军营,长在军营,最终也因缘际会,穿上了绿军装,与父亲在军营这片热土上结下了不解之缘。
儿时的我,对军营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与向往。清晨,当军号声划破宁静的夜空,我便被这激昂的旋律唤醒。操场上,士兵们身着绿军装,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进行着紧张而有序的训练。那铿锵有力的脚步声,如同战鼓般在我心间敲响,让我对绿军装充满了憧憬。我常常站在营房的窗前,望着操场上训练的士兵们,眼中满是羡慕。他们那挺拔的身姿、坚毅的眼神,仿佛有着无穷的力量。我幻想着自己也能穿上绿军装,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为国家、为人民守护安宁。那时的我,还不明白军营的真正意义,只是单纯地觉得绿军装很帅气,很威风。
在军营里,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父亲训练之余,会带我到操场边散步,给我讲述军营的故事。那些艰苦的训练场景,那些惊心动魄的抢险救灾瞬间,那些默默守护边疆的日日夜夜,都让我对军营充满了敬畏。我开始明白,绿军装不仅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的象征。孩童时的我,会在营房前的空地上追逐嬉戏,与身穿绿军装的战士们一起玩耍。他们教我打军体拳,教我唱豪迈的军歌,那些铿锵有力的音符,如同种子般播撒在我心田。我模仿着他们的动作,幻想着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威武的军人,穿上绿军装,保家卫国。
岁月流转,我渐渐长大,对绿军装的渴望愈发强烈。终于,征兵的消息传来,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军。体检、政审,一道道关卡我都顺利通过,当我真正穿上绿军装的那一刻,内心满是激动与自豪。我仿佛看到了父亲年轻时的模样,看到了他为我树立的榜样。军营的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般轻松,训练的艰苦超出了我的预期。但每当我想起父亲,想起他那坚毅的背影,我就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我知道,这是传承父亲精神的必经之路,是我向他致敬的最好方式。
在军营里,我努力训练,努力学习,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我参加过军事比武,和战友们一起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我参与过野营拉练,与战友们一起冲锋在前,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每一次的历练,都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军人的使命与担当。我明白了父亲为何能坚守军营五十载,那是因为军人的职责早已融入他的血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今,我已脱下绿军装,但军营的岁月却永远镌刻在我的生命里。父亲的戎马一生,是我心中不灭的灯塔,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而我,也曾有幸穿上绿军装,与父亲在军营里留下共同的足迹。这份父子情缘,因绿军装而更加深厚,因军营而更加珍贵。无论未来走到哪里,我都会将这份传承铭记于心,将军人的品质融入生活,让绿军装里的精神在新的天地里继续闪耀。
今日重返军营,看到往日的景象,回忆点点滴滴,心中满是感慨。熟悉的营房、宽阔的操场、挺拔的军旗,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我漫步在营区的小道上,轻抚着路边的树木,它们似乎也在向我点头致意,欢迎我这个曾经的主人归来。我走进曾经的宿舍,那熟悉的床铺、整齐的被褥、摆放有序的物品,都让我仿佛回到了那段青涩的军旅时光。我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军营特有的气息,那是汗水、硝烟与青春的味道,是属于军营独有的味道。
我的军营,我的爱。在这里,我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实现了成为军人的梦想。在这里,我传承了父亲的精神,铸就了钢铁般的意志。军营,是我生命中永恒的家园,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我都会珍藏着这段美好的回忆,将对军营的爱深藏心底,让它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2025.1.13
作者父亲生前部分照片:

作者本人在部队时的照片:

作者/主播简介:
苏宁,现居辽宁锦州。朗读者精英团队成员、喜欢唱歌🎤 朗诵,喜欢在美丽的诗文中徜徉,用声音传诵经典,在朗读的路上执着前行……现为新山东文学社副社长兼主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