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巷里的济南名士》系列作品
济南南关有杨氏(下篇)
侯林 侯环
街巷,乃城市的骨胳与血脉,而名士与建筑,则是骨胳与血脉的支撑,有了它们,城市文化才变得鲜活且流动起来。济南向有《济南地名漫谈》《济南老街史话》《历下老街巷》等书,对发掘济南老街文化甚有裨益,然其中名士贤达多有遗珠之憾。今据读书所得,予以补录,使夫读者看到,济南作为名士之城,在那些看上去普普通通不为人知的小街僻巷里,都会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名人遗踪和风雅旧事。因自即日起,特在风香历下开设《老街巷里的济南名士》栏目,以飨读者。
之六,历下三才子之杨致褀
历下三才子即杨致褀、杨恩祺、杨祐祺兄弟三人的生平资料,散见于民国续修《历城县志》、《国朝历下诗钞》《国朝山左诗汇抄》《乡园忆旧录》《清画家诗史》等多种文献中。今据此予以梳理。
杨致祺,字征甫。贡生。候选教谕。著有《天畅轩仅存草》。
杨致褀乃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善书能文,所书如天马行空,笔笔中锋,自言“数百年必有知者”,识者亦以其言非夸。王贤仪有言:“济南书家以杨征甫外翰为杰出。”(见《家言随记卷四》)杨致褀是画兰高手,随笔画兰,不数作也。他雅好丝竹,酒间花下,清歌悠扬,宾客乐与酬酢。另外,杨致褀还精研金石,他博涉墨迹石刻,闻有名刻,不惮远购。他曾经架木梯到济南南山崖壁拓魏晋字。
《清画家诗史》称他:“精天文,尝创制星晷,书入神品,尤工写兰竹。”
我们且来欣赏杨致褀的几首诗作。
《春日之泺口》:
万绿丛中一径开,看花揽辔几徘徊。
入门笑向同人道,今日新从画里来。
(清刻本《国朝历下诗钞》卷三)

书影:《春日之泺口》
万绿丛中,看红花点点,在济南城到泺口的途中美景,使得诗人几度留恋舍不得离去,所以到了泺口见到同人,迫不及待地便是一句话:我今天呀,是从美丽的图画中来到这里的呀!
平白如画而情趣盎然。
余正酉在《国朝山左室汇抄》中谈杨致褀:
“征甫诗虽不多,而神致脩然,自饶天趣,故是隽才。”
《山行》:
远近峰峦绕四围,云晴林杪散朝晖。
梨花开尽浑无力,山鸟一声雪乱飞。
(清刻本《国朝历下诗钞》卷三)

书影:《山行》
上句紧扣“山行”,写山中峰峦林树阴晴变幻之景致,下句才是妙不可言,“梨花开尽浑无力”,将梨花完全拟人化了,这其中,显然有着白香山写杨贵妃的“春带雨”与“娇无力”的缠绵多姿,然而,白氏以人比花,而此处则是以花喻人。“开尽”,故“浑无力”,“浑无力”,故“山鸟一声雪乱飞”,“雪乱飞”喻花谢花飞之状,构思与表达之妙,堪称锦心绣口。
《吴中题画》(四首选一)
红栏一曲绕苍苔,婪尾今看次第开。
蝴蝶亦知春色老,几回飞去又飞来。
(清刻本《国朝历下诗钞》卷三)
“蝴蝶亦知春色老,几回飞去又飞来”,将人的感知,加于蝴蝶之上,典型的非理性,然,恰恰是值得读者反复咀嚼的诗美大餐。
杨致褀的诗,有的还具有难得的历史认识价值。如
过朗园赠周生
为访故人去,因成潇洒游。
临池照寒碧,搴竹弄清幽。
美酒从君设,奇书任我搜。
坐来浑忘返,不待主人留。
(清刻本《国朝山左诗汇钞》卷三十)
此诗不仅写到周永年朗园景致之美,而且写到周永年之后藉书园的读者接待状况(“奇书任我搜”),这是周永年藉书园成功建成的证据之一,也是藉书园作为公共图书馆的特征之显现。
之七,历下三才子之杨恩褀
杨致褀之弟杨恩祺,字子惠。工雕刻,亦工诗。据王钟霖《国朝历下诗钞》“杨恩祺”:“先生性高洁,读书不求仕进,工写生,精金石篆刻,不轻为人作。”杨恩祺著有《天畅轩忆得偶存诗稿四卷》。另有《天畅轩印存四卷》,其子杨丕度《天畅轩忆得偶存诗稿·跋》云:“先严一生嗜古好印章,喜古文,于篆刻之事,以意为之,即古朴逼秦汉,篆有《天畅轩印存四卷》。”

书影:《天畅轩忆得偶存诗稿》
据周乐《天畅轩忆得偶存诗稿·序》,杨恩祺年方少,胸怀磊落,文行并茂,当时他与周乐同受业于崔倬人(崔云辉)夫子,崔倬人便将其女儿嫁于杨恩祺。殊不知,此后,杨恩祺却命途多舛,考场不利,周乐说他:“子惠竟蹭蹬名场,欲青一衿而不得,天何厄子惠之甚也。”然而,恩祺并不灰心丧气,他“狂介自如,脩然棲迟于湖山之间,日啸咏以自娱,而视膏粱锦绣如敝屣,亦可以知其志趣之所在矣。”周乐称恩祺之诗“笔情豪迈,品格清真。奇闢横逸,入唐人室奥。”
同治年间,又有武定府利津名士、翰林李佐贤为恩祺诗集作序称其诗:
佳篇络绎,豁目悦心。大抵气格源于中唐,而抒写性灵,不蹈窠臼,尤能深造而有得。
所惜者以鸣盛之才,而终老牖下,未获大展其抱负也。然赵瓯北有句云:“诗有一卷传,亦抵公卿贵。”……其诗卓然可传,又何必以显达为贵欤?

书影;李佐贤《天畅轩忆得偶存诗稿·序》、杨恩祺《自序》
确实见解不凡!
我们来看杨恩祺的诗作。
《村居》:
倾酒烹羊兴自闲,豆棚瓜架覆柴关。
小桥流水当门绿,挂起西窗望远山。
(清刻本《国朝历下诗钞》卷三)

书影:《村居》
倾酒烹鱼,豆棚瓜架,好一派淳美的田园景致,还有主人公的动作与雅兴:“挂起西窗望远山”,令人眼前顿时一亮!
《北茉莉》:
缤纷五色斗芳姿,屋角墙阴碎锦披。
好是昏黄凉月里,一庭香雾沁诗脾。
(清刻本《国朝历下诗钞》卷三)
济南人喜欢喝茉莉花茶。而且,济南人善于自己栽种茉莉花。茉莉花大多为盆栽,也有直接种在庭院空地里的。夏天,特别是在夏夜里,一个个的济南老百姓的庭院里,满院满屋都是茉莉花的清香。
此诗生动再现了当年济南家家庭院屋角广种茉莉,满院飘香的美丽情景。

茉莉花
余正酉在《国朝山左诗汇抄》中称道杨恩祺诗:“深情远韵,绰有余妍。《子夜》《竹枝》等作,尤缠绵悱恻,旖旎动人。”此为知音之言。
佛慧山的造像,尤其黄石崖的北魏造像,那是济南的瑰宝,惜乎年深日久,损蚀极为严重。历下三才子均为金石家,他们深知这些造像的不朽价值,因而,不止一次地前往锤拓。杨恩祺有两首诗,专写此事,留待读者自己欣赏吧。
其一,《登佛慧山拓大隋造像记》:
重阳今已过,人喜罢喧嚣。
山屡豋千佛,书还拓六朝。
剔寻峯几遍,锤榻日终朝。
归路犹持看,心怡力忘劳。
其二,《辛巳春借家三兄家石泉兄登黄石崖拓北魏造像记》:
共有寻碑兴,辛年纪暮春。
峦溪八九里,兄弟两三人。
晓起襟怀畅,初晴景物新。
槐阴潜入夏,麦气欲清晨。
载水聊供用,沿溪欲问津。
笑言浑忘远,趋步自相亲。
山险穷登陟,崖荒懔履臻。
遥瞻知有字,早觉喜无垠。
旧说云为魏,详看志备陈。
孝昌建义并,元象正光邻。
高下镌黄石,参差列翠岷。
到来难少憇,先起拂层尘。
剥落年虽久,涅般经未沦。
争先检榻具,相与解衣巾。。
上纸宜乘润,锤毡务索眞。
墨和浓淡好,扑令浅深匀。
快睹惊奇迹,羣观叹异珍。
笔资参篆隶,字意近周秦。
朴拙弥工巧,粗疏藴厚纯。
不图今日眼,获见古人神。
赏定邀伯氏,功当忆仲恂。
旷然窥秘奥,洒尔失艰辛。
境已今番历,来将后此频。
莫愁归路晚,天外月如银。

书影:《辛巳春借家三兄家石泉兄登黄石崖拓北魏造像》
历下三才子之杨祐祺,所见资料颇少。乾隆《历城县志》称:“弟祐祺善画,恩祺工篆刻,皆不轻作。”王培荀《乡园忆旧录》:“其季弟,画美人绝佳,画扇一柄,值四金。而不轻落笔,求之经年,或并肩亡去,不汲汲于利也。家极贫,人其室,图书鼎彝,位置都雅,有若素封。一堂怡怡,萧然有以自乐。”
之八,杨福祺:性清介而政不苛
前面谈到,杨对廷有子,名福祺。
据杨福祺会试硃卷及乾隆《历城县志》等文献资料,杨福祺(1810——?)字子厚,号心田。道光十七年山东丁酉乡试,他以第二十三名中举,十八年,又以殿试二甲七十名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道光二十七年,补授江南道御史。道光三十年官黄州知府。咸丰元年仕至安徽凤阳府知府。

《国朝御史题名》“杨福祺”
杨福祺所到之处,为官廉能。据光绪《黄州府志·职官传》:
“杨福祺,字子厚,历城人,进士。道光庚戌以编修任黄州知府。性清介而政不苛,留心文学,士民颂之。”

光绪《黄州府志·职官传》“杨福祺”
杨福祺富有文采,笔者曾见其《重修陵县通衢桥碑记》,洋洋洒洒,提要钩玄,非一般文人所能及。
之九,杨丕度,学有渊源,诗有专攻
杨恩祺子杨丕度,字坦夫。诸生。著有《乐天轩诗集》《乐天轩文集》。
李佐贤在杨恩祺《天畅轩忆得偶存诗稿·序》中称道杨丕度说:
“咸丰辛酉,佐贤谬膺济南讲席(注:济南书院主讲),先后四载,杨坦夫茂才因葭莩之谊(注:远亲),朝夕过从,评书读画结翰墨缘,而论诗尤往往先得我心,知其学有渊源,固迥殊于俗学之专工帖括也。”
这段出自知名学者的话语,对杨丕度评价颇高。
王钟霖《国朝历下诗钞》载杨丕度诗二十五首,俨然大户也。
《偕唐子翰、王梦周、李梅生宴周氏琅园》(四首)
谁识名园好,清幽乐不支。
薜萝缘水榭,荇藻罩方池。
土沃培花胜,竹深留客宜。
图书收蓄富,把卷任翻披。
杨柳回环地,芳亭面面开。
窥帘翻旧燕,压槛綻新梅。
训鹤兼山买,归鸦带雨来。
好乘天籁发,觅句步苍苔。
贤清泉上好,白藕净生香。
细雨添新绿,轻风送嫩凉。
鱼窥萍欲合,鸟倦树还藏。
云霁烟霏处,南山一例苍。
阴阴芳树里,逸响泻流泉。
棠蕊浓于锦,杨花飞似棉。
高台笼竹幄,清沼点荷钱。
醉酒言归后,当门月印川。
(清刻本《国朝历下诗钞》卷四)

《偕唐子翰、王梦周、李梅生宴周氏琅园》
周氏琅园即周永年之藉书园所在。光绪四年周永年后人卖于山东盐运使李宗岱。此诗为此园最后影像,依然美不胜收。尤其是,该诗还写到在藉书园读书的情景,“图书收蓄富,把卷任翻披”,这正是公共图书馆职能的写照。

今贤清泉,当年周永年藉书园所在处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