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苑文学,诗人的圣地,文学的摇篮。
刘开臣作品专辑(一)
真诚热爱生活 不负时代年华
--关于文学创作的感悟
刘开臣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生活是文艺“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文学应当扎根于生活,热爱生活,讴歌生活,为时代书写华章,这是文学生命得以常在的根本。
热爱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核心和灵感来源。四十年来,我学习、工作、生活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这片热土,沐浴着党的光辉雨露,得益于组织的培养、同志们的关爱,才能在各方面,特别是文学创作方面有所进步。在文学创作中,是《克孜勒苏报》引导我走进这个神圣的门槛,是《帕米尔文学》使我不断学习进步。通过不断体验生活、拥抱生活、热爱生活,创作了一些富有生活气息的散文、游记、随笔和现代诗歌、古体诗歌。在文学创作中,我深刻地感悟到:生活是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和沃土。好的文学作品都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是有血有肉,富有生命力的。只有政治上坚定坚决、正能量充沛、正直善良、热爱文学写作,具有生活积累,满怀一腔的热情,用心去写,用情去写,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实现文学梦想。而好的文学作品必须能够使读者获得审美的愉悦和精神享受,提升文化修养,促进思考和激发创造力,传递积极的价值观,提升对社会的认知,增进民族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十年来,我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热爱阅读和写作,始终对生活保持着满腔的热情,对文学创作保持着满怀的激情。热爱生活、讴歌生活,把对生活的热爱,倾注在文学作品中。通过梳理归纳,我在文学创作中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心皈自然--欣赏自然的美,讴歌美的自然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空间、生活的环境。自然界的每一个元素,不论是花草树木还是风雨雷电,都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拥抱自然、歌唱自然,是人类的天性,也是共同的认知。在我的作品中有很多内容,就是歌唱春夏秋冬、山河江湖,歌唱自然,歌唱花草树木的,生机勃勃、生意盎然的。如;古体诗组诗《春色满园》《春夏秋冬》《梅兰竹菊》;现代诗《春天畅想曲》《无花果》《薰衣草》;散文《美丽的北戴河海滨》《神奇的克州天门》《初识胡杨》;组诗《红山谷》等,都是对春天、对自然、对生命的观察与思考,呈现了春天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生命的律动。如:
《四季如歌共锦绵》
新春的葵卯之年,
普天同庆与春节缠绵,
春回大地,细雨如烟,
你却执意要漂洋过海,
南海黄海还有茫茫瀚海。
赠送你满满的希冀祝福,
元宵夜缤纷四射的礼花,
撩人春色,红情绿意,
还有微凉微凉的春风,
让不舍随细雨把你挂牵。
心向大海你不停的走,
从立春到雨水到惊蛰,
万物复苏,春风满面,
涉过深浅的河走过高低的山,
一路含苞待放生机盎然。
你不停飞翔穿越时空,
从春分到清明到谷雨,
春晖寸草,春意阑珊,
遇见沟沟坎坎破解磕磕绊绊,
沐浴阳光雨露春色满园。
心向大海你插上腾飞的翅膀,
从立夏到小满到芒种,
下雨雨人,夏耘夏收,
生如夏花之绚烂,
早熟的杏子芒果的香甜。
你就这样执着不再彷徨,
从夏至到小暑到大暑,
夏日可畏,骄阳似火,
越过炎热的大漠茫茫戈壁沙滩,
坚守洛阳牡丹花开富贵的信念。
心向大海你意志如帆,
从立秋到处暑到白露,
秋波盈盈,金桂飘香,
天山的清新丰硕的泰山,
青岛港大连湾海鸥悦欢。
你是那样流连忘返,
从秋分到寒露到霜降,
秋风过耳,秋毫见娟,
看尽了繁华洞察了人间,
磨砺了身板荡涤了心田。
心向大海你思思念念,
从立冬到小雪到大雪,
积雪初融,瑞雪漫天,
杭州的秀丽黄浦江畔的繁华,
江南秋韵描绘神奇诗篇。
你就这样鏖战征程旅途,
从冬至到小寒到大寒,
银装素裹,万里雪飘,
寒冷北疆适宜中原温馨海南,
华夏九州处处争奇斗艳。
心向大海你心泰神安,
走过春夏秋冬四季,
春和夏阳,秋收冬藏,
你就是甲辰龙年,
风风雨雨日月呈现。
祝福镌刻春晖里,
赋得诗词送祝愿,
暗香疏影,春华秋实,
喜看梅花隔岁香,
四季如歌共锦绵。
二、热爱人民--心里装着人民,赞美歌颂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劳动创造生活、劳动美化生活。劳动是美的,劳动中的人是美的,所有的劳动者都是值得被尊重和歌颂的。我的作品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劳动者之歌”。《伟人风范-精神永存》是缅怀周恩来总理的文章;《那一座座高山》记录了三位老革命家的事迹;《人民楷模》歌颂布茹玛汗大妈;《红柳颂》《师德如山》《天山南北
统计人》《玛纳斯故乡的颂歌》《致敬人民警察》等,都是歌颂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迹。如:
《心中的歌》--献给吴登云同志
(一)
美丽的天山在传颂,传颂,一个个你的神奇故事;无怨无悔扎根边疆,献了青春献子孙!
雄壮的高原在谛听,谛听,各族人民心中的颂歌;永远深爱各族人民,从未亏过人心!
(二)
江南水乡的灵气,造就了你的才华、鸿鹄;广袤辽阔的草原,铸塑了你的品格、情操!
你魂牵梦绕东海之滨的优美,那里有你幸福的童年,渴盼的亲人;你忘我投入西域之乡的建设,这里
有你创业的艰辛,挚爱的人民。
(三)
奔腾的克孜勒苏河,跳跃起欢快的浪花,唱起心中的歌:三十年如一日,耕耘着乌恰这块尚还贫脊的土地,把心与血融入人民心中,凝聚于高原的山山水
水!
古老的库姆孜乐器,蕴孕着崭新的篇章,唱起心中的歌:六十年的春秋,执着追求精湛的医术和品德,奉献聪明才智,创出了淡泊明志、廉洁奉公的高尚情
操!
(四)
掬一捧《清泉水》歌颂你,唱一曲《白衣圣人》赞美你;美丽的高原山河在唱,淳朴的各族人民在唱
大家都由衷唱起—心中的歌:
吴登云!白衣圣人!
白衣圣人! 吴登云!
“劳动者之歌”里,对劳动者生活的观照是多方面的,既有面对劳动成果的幸福、开心,也有劳动间隙小憩时短暂的闲适,还有生活的苟且和无奈,最多的是生活的幸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三、热爱生活--融入烟火人间,弹奏生活和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促进文艺繁荣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写人民、服务于人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在人民生活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生动展现和深刻反映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巨变。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古体诗组诗:《学德浅悟》《三“养”开泰》《丹心浅悟》《俯拾即诗》和现代诗《喜鹊登高》等,有哲理、有禅意,通俗易懂、寓教于乐。
热爱生活、讴歌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基石。要用敏锐的眼睛观察生活,用敏感的心灵感悟生活,将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撷取入诗,从寻常生活中发掘诗意。要生动形象地表达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事物显得更活泼、更亲近,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如:
《南飞雁》
欣闻远方的问候,
看到了南归的雁阵,
笑问您要飞行几万里?
想探究您的奥秘,
到底经历了多少坎坷?
才磨砺出那个大写的“人”!
四、拥抱时代--跟进时代步伐,歌颂前进心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文学作为人类的精神财富,记录着不同时代的风貌与心声。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色,反映出当时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特点。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写作,从改革开放初期,到新世纪,到新时代,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每个时代的作品,有各自时代的特点。回顾走过的历程,有执着的信念,有作品呈现,有精神食粮,无愧于时代。我的作品《祖国颂》《歌颂您 伟大的祖国》《感恩--伟大的祖国》《红色七月映我心》是不同阶段歌颂祖国的诗篇;《克孜勒苏赋》《多彩的克孜勒苏》《感悟克孜勒苏》《我挚爱的克孜勒苏》《写给克孜勒苏的情歌》是赞美克州不同时期的文章。
进入新时代,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把人民的呼声、人民的命运作为书写的对象,给人民以鼓舞、以理想。如:
《中国西极》
西域克州林莽原,
两山交汇锦珠联。
道明德厚丰生计,
浓郁风情油画仙。
守护承前霜月典,
千湖竞翠水连天。
鹰豪狂啸丹霄上,
遥远边陲亿岁年。
总的来说: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今后我要更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政治自觉,通过用心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用笔记录生活中的真善美,用情歌唱生活中的正能量,用优秀作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作出触动人心、增进民族认同感、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好作品。
母 亲
刘开臣
那佝偻的身躯
那满脸的皱褶
那一双有成就的儿女
春 风
刘开臣
这是一个静谧的春夜
春风呵护
在春天的树上熟睡的鸟儿
让相濡以沫的伙伴栖息
春风在春天的原野上舞蹈
怕惊扰春天的诗意的梦境
春风徐徐
带着我轻声的问候和祝福驻守
春风微微吹过田野
绿绿的麦苗颌首致意
带着我诚挚的微笑
温暖的祝福在温暖的春天传递
春风怀揣初恋的情怀
扎下多情的根须
慢慢地生出希望
在炎热的夏季里成长
春风在碧波上荡漾
牵动着一缕缕如画的波纹
春风与碧水相依
每一次相逢都是一首美丽的歌
春风依依不舍地前行
如来时一样轻轻的离开
春风坚信明年还会再来
她的心中深藏着浓浓的情爱
秋 日
刘开臣
当上帝的调色板
不小心被打翻
天山昆仑山
变成了五颜六色
当龙王爷肆无忌惮
倾盆暴雨
长江黄河
汇集到大海
当风婆婆转身
从北方吹来
清晨满天清爽
夜晚繁星点点
当嫦娥奔月而来
清晖倾尽
日月同辉
仲秋即将来
月 亮
刘开臣
最早听说您的故事
只是感觉到那么神奇
知道了天仙嫦娥
常常傻傻的偷看您
怀揣着种种梦想
希望您不再孤单廖寂
最早大胆又羞涩的注视您
是初夏温馨的夜晚
不知道您是否感受到
一双清澈的双眸在清晖中
专注的看您的容颜俏丽
试图探究吴刚伐桂的毅力
最惊恐的是看到了上弦的夜色
痛恨天狗的凶悍残忍
心疼您被吞噬的残缺
孤寂无助的您
在清冷的天宫
轻轻的啜泣
下弦的出现
增添了无尽的勇气
要用力托起您
希冀玉兔捣出的仙药
能够给予您身心的治愈
让您的清晖使星河隐匿
欣喜的看到相映成晖
早霞喷薄如火焰沐浴天地
您芬芳的脸颊微微笑着
是那么奥妙靓丽
嫦娥六号和您约会
想知道您未曾说出的秘密
芦 苇
刘开臣
远远望去,
一池云锦荷色。
无垠的芦苇荡,
淹没在视野中。
穿上春装,
惹来蛙声阵阵。
遥呼相映的花香,
在温馨的微风里酣畅!
炎炎盛夏,
置于若谷的心田。
略有萎靡的叶条,
借星辉赋能充电!
秋雨绵绵,
水天共长一色。
一半黛韵如诗,
一半金色琴弦!
雪花飘落,
冰山白头老翁。
有的倒伏恢弘,
有的倔强青铜。
置身其中,
天地华宇融汇。
悠然觉得孤寂的心,
就是那自然之灵魂!
流言是冬月的寒风
刘开臣
冬月的寒风
是那么的肆虐
又是那么的任性
不知道它来自南北
又像是起末于西东
加剧着冰冷的天空
流言是冬月的寒风
来无影去无踪
束缚着你的思维
冻僵了你的神经
在寒冷无情的角落
任由病毒侵蚀生灵
流言是凛冽的冰锋
带着尖锐的光芒
刺向你的头颅
割断你的筋脉
让你肝魂俱焚
还要为它买单送终
流言是穷途的幽灵
使劲的刮吧
使劲的刮吧
待春风习习
待阳光红彤
定让它销迹灭踪
流言是宰割善良者的屠刀
刘开臣
流言不仅仅是冬月的寒风
流言是宰割善良者的屠刀
它来自邪恶的心
它源自奸佞的人
它似病毒传播
它是腐朽躯身
流言说
它曾听说某某
流言讲
它曾窥见某事
流言蜚语
别人怎么怎么
流言在
以讹在传讹
流言再
以讹再传讹
流言承载
以讹载传讹
流言很廉价
它不需要为谣言买单
流言很有市场
人人都是传播员
流言没有寿命
它终究见不得阳光
有人说
制止流言止于众多智者
有人讲
制止流言止于信息公开
律师建议
制止流言止于法律武器
在普遍信仰法治的社会
愿人人惟馨美德
愿人人积善成德
愿人人仁义道德
愿人人无量功德
愿世界充盈旌德
高原夕阳霞满天
刘开臣
帕米尔高原亘古久远
风光旖旎壮美山川
锦绣夕阳群星璀璨
克孜勒苏英雄儿女
老骥伏枥志在中坚
岁月如歌激情点燃
克州党委老干部局
精心组织谋划布篇
发挥老干部宝贵优势
聚焦州委中心献策建言
话传统谈复兴科学思辩
凝共识聚力量专题调研
话传统文化内涵
承中华文明根脉
弘扬尊师重教
崇尚尊老爱幼
发热发光典范
弘扬核心价值观
谈复兴伟业丰功
启伟大征程航船
亲历改革发展稳定
讲述变化覆地翻天
投身火热战场
坚定永恒信念
聚集力量和衷共济
助力实现伟大梦想
参与基层治理
传承枫桥经验
引导社会善治
促进社会宁安
二十大的春风润泽高原
老干部铭初心干劲冲天
克孜勒苏河波涛澎湃
团结拼搏创未来
各族人民一家亲
携手共进谱新篇
在馥郁墨香中书写美好人生
刘开臣
读书最可贵的是终身坚持,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都孜孜不倦的学习。回顾人生中学习、工作、生活的历程,有一个小结,这就是:自始至终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把读书作为一种人生态度,把学问思辨作为一种境界,把学用相长作为人生追求,在生活上要“知足”、在工作上要“知不足”、在学习上要“不知足”。
好读书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全民阅读,积极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多次讲述他与书的“不解之缘”,倡导大家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
书籍,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读书,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我高中毕业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当时国家百废待兴,生产生活条件极差、学习氛围和环境也不好。我在高中时,是一个乡的学校,全乡5万多人,只有一所高中,高中一年级90个学生、高中二年级90个学生,每年高考,考上中专、大专的就几个人,大学本科的很少。高考落榜的那个时候,没有方向、无可选择,内心十分彷徨、痛苦不堪。
史铁生老师在《我与地坛》中写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你就为自己打开一扇窗。意思是当一个人在一个事情上遇到了绝境,也许在另一个地方正有一个新的机会等着你。我就是这样。是年的金秋,我入伍参军,从豫东平原来到克州,来到了帕米尔高原。
当兵给了我一个平台,克州给了我一个舞台。从此,与读书结下不解之缘,在这里学习工作、成家立业、幸福生活。
我第一次系统的读书是在新兵不久,由于我们连队在高原深处,离阿图什100多公里,交通不便,有的战友一年也不能下一次山、进一次城。那时候,物资紧缺、书也很少,
一是无书可买,二是买不起书。当时,连队没有图书室、阅览室,见不到书,我就托进城的战友给我买一些书。我的战友在阿图什、喀什的书店,就给我买了一本《文艺评论》,我把这本书看了几十遍,书都翻烂了。这也许就是我的文学之路的启蒙书,引领我跌跌撞撞的闯进了文学创作的门坎。
术有专攻。长期以来对我工作有用的专业书是李传来、满宗洲老师的《公文写作》。它是我的案头书,是我在30多年的秘书和办公室工作中最好的工具书。对公文写作、公文规范、公文培训以及办文、办会、办事起到了引导作用,为自己爱岗敬业、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扎实工作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源泉。
总书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读书学习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几十年来,我把读书学习融入了生活工作、融入到生命中去,学思践悟,细照笃行,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读好书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毛泽东同志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读书学习的真实写照。毛主席常说:饭可以少吃,觉可以少睡,书不可以不读;读书治学,一是要珍惜时间,二是要勤奋刻苦,除此以外,没有什么窍门和捷径。我自从在学校以及当兵、工作以来,始终坚持政治理论的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学习《毛泽东选集》,毛主席的许多语录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了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一个人的知识面一定要宽一些,这样看问题就不停留在一个方面”。与此同时,还注重经济、科技、法律等知识的学习,学以增智,增强本领,转化为做好工作的能力。
书籍是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我平生最受感动的书是李存葆老师的《高山下的花环》。小说塑造了梁三喜、赵蒙生、靳开来等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反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战士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经受的考验,以及他们一心为国,以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为己任的高尚品质。每次或阅读、或朗诵,都泪流满面。每次看到战友们牺牲的描写场景都泣不成声。战友们的英雄事迹激励我、鞭策我、鼓舞我,使我在部队的5年,克服高原反应,战胜各种困难,热爱军营生活,爱国守边、保家卫国,立功受奖、顺利成长。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对我影响最深远的书是路遥老师的《平凡的世界》。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由于我和主人翁同处一个时代,身同感受,容易理解,潜移默化、触动很大,在事关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中,从中寻找答案,对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这本书伴随我几十年,就现在还在听小说连载。作为一个平凡人,喜欢《平凡的世界》这本书,过着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
读书好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几十年来,是读书学习改变了我的认知、拓宽了我的视野、打开了我的格局、提高了我的素养。主要成效如下:
坚持学以致用。几十年来,注重学习,注重运用,把学习转化为成果。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思考认知的过程。思考是阅读的深化,是认知的必然,是把书读活的关键。”同时,读书是思考之源。在担任州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的十几年,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工作实际,先后编写了《公文写作》辅导、《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解读、《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解析、《政务信息与督查》实务、《公文正误对比》等课件和辅导材料,共在州直机关和县市举办培训班近30期,参加培训1000多人次。
坚持学用相长。几十年来,注重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文学作品,传播到社会各界。每次参加培训、外出学习,都主动撰写学习体会、游记文章。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创作的诗歌在《中央党校学报》发表;在江苏省委党校学习期间,参观周总理纪念馆,撰写的文章在《江苏省委党校学报》刊发。撰写的新闻稿件和理论文章多次获奖。几十年来,热爱生活、讴歌生活,笔耕不辍,保持创作激情,创作了散文、现代诗歌、古体诗歌等体裁的作品上千篇(首)。责任编辑了《中国的柯尔克孜族》一书。
坚持以学铸魂。几十年来,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政治灵魂”和“红色基因”,是党永葆生机的“能量之源”和“制胜法宝”。铸牢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是从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内化为信仰,从而升华为对党忠贞不渝。站稳人民立场,党的理论来自人民。人民至上是理论基点,为了人民是价值支点,造福人民是实践原点。坚持人民至上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主线,深刻领会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意义,准确把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重要立场观点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奋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的智慧和力量。
总书记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何其有幸,生于华夏;安于盛世、见证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时代、不负昭华。要加强理论学习,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在学海无涯里汲取智慧力量,在馥郁墨香中书写美好人生!

作者简介:
刘开臣,喜称西域胡杨。爱好文学,自娱自乐,笔耕不辍,乐有所成。诗作里向上崇善,作品中信道明德,系新疆作家协会会员。
始终期望在平仄的韵律中,寻觅淡泊明志的知行密码;
始终坚守在平凡的世界里,书写宁静致远的人生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