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谢爱民,汉,男,生于50年代,河北省平乡县人,河北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词著作家、省、市诗词协会员,市海棠诗社副社长。爱好新闻、公文、评论、诗歌写作,多篇新闻获囯家、省奖,多首诗词获奖,著《心海涛声》诗词集。
◎《梅花拳诗词 五首》(原创)
◆谢爱民(河北)
编者按:梅花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叶,由东方离创立。根据梅花拳经典《拳经》和《五护纲领·吊挂》的记载,东方离是梅花拳的始祖,他在西周时期创立了这种拳法。西周时期,奴隶社会盛行尚武之风,各诸侯国定期举行角斗大会,武士们在角斗场上拼命厮杀。有一次,五位高手在角斗后逃到昆仑山,共同创立了梅花拳。
梅花拳的文化背景和传播情况也非常丰富。梅花拳不仅是一种武术,还融合了道家、佛家和儒家的学说精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梅花拳的动作朴实大方,既有表演观赏的价值,又有技击制敌的实战功能。它在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广泛传播,并被列为民族民间传统武术项目加以挖掘、继承和弘扬。
平乡县城(丰州镇)西南5公里的后马庄村有一处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墓地——邹氏墓群。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拳创始人邹宏义就安葬在这里。邹氏墓群是世界梅花拳公认的祖师爷之墓,是梅花拳弟子朝拜祭祖的地方,河北省原副省长王祖武曾亲笔为其题词“梅花拳圣地”。
梅拳亦称梅花拳,还称梅花桩拳,是中国传统的武术流派之一。自第三代邹宏义开始,才有文理武功的具体记载。因邹宏义死后葬于平乡后马庄,故平乡被后人称为梅花拳发源地,梅拳圣地,并于1997年被授予“河北省梅花拳之乡”的称号。
梅花拳的器械内容繁多,除常见的十八般兵器外,还有许多本拳种特有的兵器。方天戟、六合梅花大刀是梅花拳兵器其中的两种。
■梅花桩
桩似梅花样,攀沿窜地平。
身轻如燕舞,站转显神功。
■梅花拳演赛
双枪拧晃速风生,燕赵梅拳武术行。
舞动巾帼姿飒爽,单扇雷电展合鸣。
击拨劲棍追明月,飞脚挥拳仿野熊。
娃领出场英俊气,童年枪法显奇功。
■六合梅花大刀
枋柄扶刀六尺长,伏身刀放观音妆。
一合凤展三头点,二合龙腾摆尾忙。
三合夜叉伸海式,四合龙舞爪抓狂。
五合海中去捞月,六合徒身手眼张。
■方天画戟
方天画戟拳术械,枪棍刀钩综器论。
刺往如枪劈似刃,砸出如棍锁兵军。
急疾铁骑突击快,缓似水渠潺妙音。
气势猛凶刚柔济,练勤防御健强身。
■鹧鸪天.梅花拳
宛如梅花桩功登,实招拨击健身灵。
借方使劲插针缝,相济刚柔套路清。
内练气,外观形。多端变化防攻明。
巧招快速千斤拨,遗产中华代继承。
——注:诗,中华新韵词,词,词林正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