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剑是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现在自个儿一个展厅,每天万千观众纷至沓来一睹它的风采,像谒见一位遥远而来的贵族一样,把它围得严严实实,想要插一眼都难。因为在它的身躯上镌刻着远古风云,曾以品质的威力震慑了半边天下,点燃了千年传奇。
1965年12月湖北江陵的一个朔风四起的夜晚,24岁的陈振裕正在反复揣摩端祥日间挖掘出土的距今2400多年的一把青铜剑上的八字铭文。他抑制不住的兴奋一一看出了其中的六个字:越王ⅩⅩ自作用剑,并且断定没认出来的两个字是越王的名字。铭文是鸟虫篆书,极难辨认。
他们给许多学者发信,请大家破解,郭沫若丶夏鼐等都在其中。几个月后,把两位学者认定的结果报送给郭沫若审定,他同意。这两个字就是:鸠浅。这把剑的铭文就是:越王鸠浅自作用剑。“鸠浅“就是“勾践“,在古越语中互为通假。剑的主人当然就是越王勾践了。
那么,剑是谁制作的呢?他就是越国的欧冶子。他在接到王的命令后,跋山涉水,踏遍浙南闽北的山坳川谷,历尽干辛万苦,采取优良的材料产地,选择适宜的铸造场所,反复试验,勇于创造,苦战三年,终于打造出三把长剑和两把短剑。省博的一把是其中之一,其余的都不知所踪,欧冶子的伟大作品在埋没了两千多年后总算让今人看到了。
我们从它的奇伟中看到了作者顽强拼搏丶追求卓越精神的光芒。《圣经》里说:“看得见的是暂时的,看不见的是永恒的。“欧冶子的精神是放之千古而不熄灭的火把。
徐宝康,男,1943年5月生,汉族,辽宁海城人,现居武汉市长江新区。1961年毕业于鞍山冶金专科学校,分配到武汉钢铁公司工作,1997年提前退休。无党派人士。2009年开始在湖北省博物馆做志愿者(其间,由于疫情和迁居县城中断4年)。今年1月开始继续在展厅为观众义务讲解。喜欢阅读,爱好诗歌,热爱美好事物。
征稿启事
各位作者,我们海内外文学联合会向全世界作者征集稿件。我们分普通稿件,月征文稿件,年征文稿件,新的一年我们将举办世界级文学作品评奖,奖金非常高。欢迎朋友们投稿。投稿地址,加微信snbm5828。加微信时必须告知是投稿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