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芦花
文/朱三奇(甘肃)
跳动在山梁上的芦花,送走了最美的夕阳,迎来了朦胧的的孤月。寒风一吹。沉醉一般的跳动着,那么美丽,仿佛跳着一曲巴蕾舞。娇健敏捷的身躯,美到极致。
迫不及待用手机拍上它,发到朋友圈,再认真的阅看,妙,仿佛有诗的意境,有仿佛今冬起舞的雪片,白茫茫一片,留下2025年的北国冬的姿态。气候不太冷,仿佛又融入南国的冬。让冬天留下最美最悠闲的记忆。
向阳的山梁,芦花丛中,那是鸟的天堂,等我上到山梁,惊飞的鸟儿象离弦的箭一样,冲入天际,各种叫声,凄惋动听,有咯咯叫的锦鸡,也有嘎嘎叫的灰喜鹊,…在夕阳照射下,斑烂多姿。草丛还有来不及飞起的呱啦鸡和没逃跑的野兔,都顺着山梁逃窜,喧嚣中似乎组成了一个和谐大家庭,悠闲的普渡着众生,繁衍生息着,清净而美好。我站在山梁上,似乎热恋着这片桃花源一般的热土,久久不愿离去,也想妄人类社会何时有这么清净而有存在着欢乐的环境。
我每每转山,有时不仅仅是为了身心健康和快乐,而是这山间四时变化的景致,让我迷恋,比如说湛蓝湛蓝的天空,一抹轻纱般的流云,给人一种悠闲的感慨,巍巍群山染上火红的晚霞,最易让人进入梦幻的世界,柳梢上的月牙,仿佛荡漾在碧空的小船。突兀虬龙的树枝最易让人产生书法的神悟,山间溪水的流动,仿佛弹奏着优美的旋律,……美有时唤起我的痴心神往,走一走这山间,远离尘世的喧嚣,静静的体会禅意的人生,何乐而不为呢。
朱三奇,甘肃省镇原县人,原名朱少先,六八年生于中国书画之乡镇原,源于家学,苦爱诗,书,画,就学于西京美院,毕业后入中书协涵授班,授教于沈鹏,言恭达门下,师承娄师白,徐湛,刘存惠学习大写意国画,痴迷于画白石虾,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天性喜文弄墨,刻苦努力,诗书画互补,结出丰硕的成果,诗,散文,见诸报端,书法,丹青贺奖证书,各大书画协会聘书,雪片般飞来,中国书画研究员,水墨丹青书画院理事,……但他从不骄傲,朴实无华默默耕耘在书画这块田地上,百米长卷虾图被国家,省级画院收藏,成为镇馆之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年过不惑,游历名山大山,写生体验,鸟鸣说禅语,花开见佛心,不断的创作,讴歌盛世,业余开班授课,教育学生,希望青出于蓝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