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 忘 同 窗 情
作者:王跃进
人到暮年,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写一写我和我的老同学们,回忆那段美好的学生时代。
我们是1976年七六届高二十七班的毕业生,曾在城步县的“五七”中学就读,那是当时县里的最高学府。学校坐落在巫水河畔、狮子山脚下,清晨,巫水河岸边的一排排白杨树在云雾缭绕中宛如仙境,清澈的河水波光粼粼。学校南面有一座神奇的“神龙山庄”,庄内有一个神秘而宽阔的山洞,旁边雕刻着一条巨大的青龙。山庄中青山环绕,绿树成荫,苗族特色的长廊、凉亭错落有致,池塘里荷花盛开,小鱼和乌龟在水中嬉戏,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学校东大门前有一口很深的垅水井,也叫“天坑”,是溶石洞下贯穿的一条阴河。夏天,我常和同学们去那里看人们洗菜、搓凉粉,自己也会喝上一口清凉的井水,乘乘凉,那感觉格外凉爽、惬意。我不禁钦佩先辈们选址建校的高瞻远瞩,让母校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
我们七六届的教学楼是一座长长的砖木结构的二层建筑,高二十七班的教室在进校门左边二楼的第四间。班主任王石根老师教政治,他既是我的老乡又是家门,人虽精瘦却很干练,讲课幽默风趣,我特别喜欢听他的课。他只比我们大9岁多,20多岁的样子,还是单身一人,经常和我们一起聊天、游玩,一起喝油茶、游泳,还一起参加全年级的体育训练和比赛。篮球比赛时,他亲自担任指导教练。我最佩服的杨清礼同学,高大帅气,篮球打得很棒,是县篮球队的队员,班级比赛时他打大前锋,吴学平同学打中锋。而我又瘦又小,和音乐委员陈丽华同学坐在前一二排。毕业后,我一直未与陈丽华同学见过面,很是想念。篮球比赛中我只是替补后卫,但只要替补上场,我就能巧妙走位,手感也不错,王老师总会给我不少上场机会。在赛场上,我们同欢笑、同哭泣、同挥洒汗水。记得有一次和23班比赛,裁判明显偏向对方,江成功同学作为团支部书记带头据理力争,大家都觉得委屈,纷纷抗议。后来江成功同学在知青下乡时成为我们的一连连长,也是他和李辉达同学介绍我入的团,这让我在知青下乡时当上了财贸系统知青的组长、团支部书记,工作后又成为石油公司的油库主任、加油站站长、团支部书记。老师的培养和同学的帮助,让我终生难忘。
教学楼前的大操坪虽还未完全修整好,但可以举办田径会,旁边有一座大石头山包和两个石灰窑,这所“五七”中学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勤工俭学学校。我们每周都要劳动一天,用铁锤、钢钎打炮眼、放炮烧石灰,或去几里外的塘冲开垦荒地,种红薯、玉米等农作物。劳动之余,品尝着自己亲手种植的果实,心中满是欣慰,既锻炼了身体,又增长了生产知识。
求学期间,每到农忙季节我们都要下乡支农。1975年5月,我们班去了离县城60多华里的西岩凤凰生产队。我们这些县城的学生穿着袜子和鞋子去支农,还被当地小孩嘲笑。有一次插秧比赛,我和漆爱莲、范佰球、沈银玫三位女同学又快又好地一口气插到了稻田对岸,赢得了老农的夸赞,我们高兴极了,漆爱莲同学还被大家一致认为是班花呢。
有一天下午,唐运兵同学说要去七里坪农场玩,他姐姐在那里下放。吃过晚饭,我和唐运兵、杨清礼、江成功、吴学平、朱跃华等八位同学准备出发,当地的好心人再三劝阻,说那条山路不干净,很吓人,当地人傍晚都不敢走,不然会有去无回。但我们血气方刚,不相信这些,买了三个新电筒和新电池执意前行。越过两座山包,横过几道梁后,对面山传来奇怪的声音,天也渐渐黑了,只见对面山中间是一大片田野,山那边是一座大型水库,据说当年修水库时死了好几个人。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凄凉,仿佛脚步声来到了我们身后,走在最后的同学害怕地走到了中间,大家都毛骨悚然。这时,一位勇敢的同学走到了最后面,大家互相安慰,还有些同学故意唱歌壮胆,但三个手电筒却同时不亮了,恐惧感顿时大增。等我们再横过一道梁走过一道坎,手电筒又都亮了,经过水库不远处,终于到达了七里坪农场。如今回想起来,我仍心有余悸。
就这样,两年的高中同窗时光在勤工俭学中一晃而过。毕业那年,学校组织全年级去清溪的毛坪村搞社会调查,清早我们和村民一起扯秧,向村支书了解村里的生产、收入和生活情况。回到学校后,我写了社会调查报告和一篇纪实文,并出了班级墙报。
学校还组织了重走红军路活动,全校师生前往蓬洞村。长长的队伍就像部队行军拉练,不知哪个班的一位同学还带了军号,一路行军、休息、住宿都听军号指挥,颇有部队作风。行至上岩村,我们在小河对岸住宿,河水清澈见底,河中的游鱼和鹅卵石清晰可见。第二天到达蓬洞村,听老红军讲述当年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同学们深受革命传统教育,决心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做革命的接班人,做国家有用的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今我们都已走过了50多个春秋,从青涩少年变成了暮年老人,但同学关系一直密切。无论是哪位同学的红白喜事,还是从他乡归来,亦或是寒暑假的宴请,无论贫富和地位高低,我们都真诚相待,同学情谊天长地久。杨清礼同学先是民政局局长,后调到湖南省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担任党委书记、林业局局长,为城步林业工作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组织下,每逢高27班毕业十周年,同学们都会相聚,一起打牌、喝茶,畅谈当年的趣事。
“几番回眸梦几番,举杯泪湿衫。望月遥寄表衷情,无奈千端万绪因纷繁。何日相见同学颜。夏日浪风人易老,秋风怨它残无情。蹉跎岁月女人花,秋晚落花花落枝。一夜芳容寒霜冽。何怨秋风错,掩帘窗户看菊花。相对无言斜月照帘惟,几回魂梦与同窗,饮酒愁肠化作相思泪。”喝酒畅饮吧,祝愿老同学们共享晚年幸福,永寿偕老,健康快乐!让我们珍惜这份同窗之情,实现曾经许下的“我们永远在一起”的诺言。
2025年元月10日稿
【作者简介】
王跃进,1958年1月出生,湖南邵阳城步儒林镇人。1976年9月上山下乡城步县南山牧场。1981年1月回城,在城步县石油公司工作,现已退休。喜欢文学与写作,用文字记录生活,至今已发表多篇作品,散见于各杂志報刊刊物及文学网站。以及县、市、省报刊刊物上发表多篇新闻通讯稿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