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览圣境牛首山
文/陈和
去年初七,西风裹夹着寒冷,可阳光照射在人的身上,却暖意如春。依照孩子们的日前按排,今天到牛首山游览观光。
在牛首山景区入口处,游客们早已排起了长队,几名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不辞辛苦,疏导着人流,场面显得那么的和谐。进园不远,便是一座亮丽宽阔的青年广场,里面架设着大鼓,任由游客击打,虽然节奏混乱,但其鼓声,铿锵有力,回荡在山间,好似传递着年的喜庆,爱的祝福,新的瞻望!
我们行走在静谧的山林间,享受着被大自然气蕴所包围的感觉,耳边隐约传来悠扬而深远的梵音,这是我从未有过的感受。闭上眼睛,你能聆听到这清净微妙的天籁佛乐,如此和雅清澈,令人为之动容,感念其中……
跟随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沿着山间的柏油路,缓步而上。在李瑞清墓前,驻足凭吊,心怀敬仰;身处世凹桃源,不时传来鸟语声,未见溪水鱼儿游,泛黄的草坪,寂寞等待着春的讯息。
连看几个景点,我发现亲家母上台阶,腿脚不利索,一问方知她许久未疼的腰腿关节开始复发了,我担心她坚持不住,告诉她不到山顶去了,就在附近转转就行了。她呵呵一笑,这点毛病算什么,继续往前走。儿子见了也关心着她的身体,他说:“你们来一趟不容易,不到山顶看看真的可惜了。”此言一出,我们立马来了精神,儿子与儿媳走在前面,我和妻子左右陪伴亲家母,相互提携,说笑间,走进郁郁葱葱的竹海中,不知不觉来到了佛顶寺,她们进寺烧香拜佛,而我喜爱四处走动,静心观看。
该寺不同于恢宏霸气的大雄宝殿,沉稳低调,素净的唐风建筑有种古色古香静谧感,中轴对称的木质结构端庄清秀,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有灵性,寺前的佛教五色旗明亮夺目,是佛陀的光芒。现在正值新年佳节,观光拜佛的人很多,为了方便香客,每个殿中都有居士为香客解答疑问,佛龛前整齐摆放着书籍,其中有《牛首山诗词三百首》,我翻阅着,居士见我喜欢就送了一本。
正午的阳光投射在殿柱上,泛起淡淡金光,寺椽上,挂着的金铃随风摇荡,发出阵阵声响,很清脆,或许这是风在解读佛法吧。
最后的一站就是闻名遐迩的佛顶宫了。看着隐于山林间的佛顶宫,我原想,要登上去那要费多大的劲儿。可到了眼前,这里竟然按装了通往山顶的电梯,极大的方便了游客,尤其是老年人,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在电梯上,用手机拍着山下的似云似雾的美景,下了电梯,广场上画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精美壁画,瑰丽庄严。继续上行,映入眼帘的便是金光耀眼的巨大穹顶,整体造型是以巨型莲花托起佛顶发髻的摩尼小穹顶,单个为双手合十造型,寓意千万信众对佛祖供养,在阳光的映射下壮观辉煌。据了解,整个佛顶总建筑面积近十万平方米,规模宏大,主体建筑共9层,地下6层,供奉佛祖真身舍利便在佛宝层第6层。迈进布满祥云图案电梯通道,灯光微暗,乘电梯缓缓而。眼前处,有琉璃雕刻着的菩萨名号,镶嵌在墻壁上。抬头仰望,一道道楼梯好似天梯一般,交纵相通,深远的望不到尽头。
刚踏入佛宝层,便被眼前这精美绝伦华丽考究的装饰深深的震撼到,周围的赞叹声不绝于耳!的确,如此精妙世间难得。接下来究竟还有多少神奇震撼到我?已经不敢想象了。手中的手机拍个不停,直到发热,多想把这里的一切全都拍进去,留下永久的收藏。人海如潮,我们五人相互关照以免走散。越往前慢行,愈发觉得,还有多少不为我知的宫中仙景在等着我品味欣赏。心怀虔诚,眼见之处,都有工匠们卓然不凡的杰作,此生再美好华丽的词汇都难以形容不了我所见到的景象。在千佛殿中心,跟着信众们,围着庄严肃穆的佛顶真骨舍利走三圈,心中默默念声有词,仿佛置身于一个微妙的法场,说不出的神秘感,心生敬畏。
走出地宫,外界阳光普照,心中顿感有光的赐予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珍惜时光,感谢生命给予我们的种种美好!
儿子看见我高兴而满意的样子,“我没说错吧,你要是不到山顶会后悔的一辈子的。”孩子们的此番举动和善意,令我开心满足。山美景美,怎能抵得过儿子媳妇百善孝心之美呢。
我笑了,开心的笑了。

作者简介:
陈和,中专学历,军旅出身,现为江苏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国企下岗后自谋择业,品读人生,以文励志,苦乐年华,砥砺奋进。创作并发表三百余篇作品。坚信从容生活,终获物质与精神双赢,志为短暂人生,抒写永志不灭的幸福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