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扬帆广经商
今朝自媒任徜徉
——记《五子天地》文化传媒总编王广杰先生
文/郁三阳
《五子天地》文化传媒总编辑王广杰先生的散文集《通红的炉火》,近日由天津社会科学院正式出版发行。散文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几十年的成长过程和心路历程,内容翔实,文字朴实。我作为最早幸运读到该书的读者之一,受益匪浅,感慨万千。
王广杰于1969年毕业于天津市河北中学,当时他的两个哥哥一个姐姐都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奔赴农村广阔天地了。毕业后的他,非常荣幸地被分配到国营大型企业天津重型机器厂,当上了一名铸钢工人。那时能当上一名国家产业工人对他来讲是一件非常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广杰在生产一线待了八年,后调到供应科在配套库锻炼了十年。一九七八年在厂长王兆振安排下调到厂供应科外勤组,负责全厂煤炭的催发工作,确保能源煤炭供应。从此广杰跑北京,赴大同,与煤建公司、物资局市经委、计委,铁路运输部门打交道。经过几年的运作将优质大同煤源源不断地运进天重厂,让企业的炉火越烧越旺,此时他在经营上的特长亦崭露头角。
回忆在天重厂另一最大的收获莫过于结识了段工车间党支部书记、改革开放文坛的先行者蒋子龙先生,蒋先生的《乔厂长上任记》《赤橙黄绿青蓝紫》等文学作品红遍全国。在先生的浸润和熏陶下,只有初中毕业的他,勇敢拿起手中的笔,为《天重厂报》投稿,发表了自己习作多篇文学作品。每当回忆在天重的日子他总深情地说:是天重厂给了他广阔天地,没有天重厂就没有他今天取得的成绩。
随着企业转型,偌大天津重型机器厂宣告破产,广杰亦成了一名下岗工人。但他不气馁,不沮丧,转行从事个体食品批发行业。他租赁门脸和库房,招聘营销人员,成为全国著名食品品牌——十三香调料在天津地区的独家代理商,客户逐渐发展到5000家,年销售额达几千万,且一干就是二十年。
在他搞市场营销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广杰接触到评报工作,为当天出版的《今晚报》挑疵纠错。我当时是《今晚报》经济新闻的特约撰稿人,一天在《今晚报》社与广杰偶然相遇。广杰是我小学最要好的同学王广成的老兄弟,广杰告诉我他正从事评报工作,我看到他评报业绩突出,经常获奖,连续几年荣获评报先进个人,并积累了很多新闻人脉。
二十一世纪以来,互联网在全球异军突起,勇敢立于改革开放潮头的王广杰,退休后回归正常人生活。但他不甘寂寞爱好朗诵让他决定在网络上申报公众号,并成立“五子天地”文化传媒工作室。自媒体成立前夕,广杰的哥哥、姐姐把我喊去,告知我他们老兄弟要成立自媒体,希望我帮助他把《五子天地》办好。当时我对自媒体也是一窍不通,但尊敬不如从命,世上无难事,我还是愉快地接受了其家人的请求,并被广杰聘请为《五子天地》的文化艺术顾问。
我2008年从河北区政协退休后,发挥自己对书画的爱好和特长,邀请十几位同仁,成立了三源书画院,积极开展书画交流及文化惠民活动。《五子天地》为吸引粉丝,不定期出版书画专刊,我们就根据编辑部要求,及时组织书画家创作书画作品,发到网上,发挥了自媒体宣传受众面广,服务大众性强的特点。由于合作顺利,双方很快确立了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口罩”事件突发,市民足不出户,为了实现“文化度疫”,我们根据抗疫形势发展的需要,每星期把新作品通过互联网传送到编辑部,王广杰、许壮楣等编辑连夜编排修改,适时刊出精美专辑,向全社会广泛发送。疫情三年期间,我们共出版抗疫书画专集20余期,很多粉丝们踊跃点赞、转发《五子天地》的专集作品,进一步扩大了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使《五子天地》在天津自媒体中名列前茅。
看到这一切,全国作协荣誉主席蒋子龙先生感慨万端,他提笔写道:“王广杰先生及他主编的《五子天地》等,都是‘原乡’的花果,是‘天重文化’的延续”。《五子天地》自媒体,在广杰的领导下,六年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其出刊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反映市民形象及文化生活的专刊300多期,阅读量上千万。今年初他又组织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成立了《五子天地》文学艺术社,继续为天津文媒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撰稿:郁三阳
责编:王苠
微刊制作:五子天地文艺创作社王广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