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宗友新作连载
《登山》

诗词与画面组合赏析
这首诗与画面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豪迈且富有诗意的登山意境。
1、诗词原韵
《登山》
踏足佛手山
驴友忘天寒
雪道交织处
冬云放眼宽
题图:宋宗友
(2961)
2、诗词赏析
《登山》:简洁的标题点明主题,直接将读者带入登山的情境中。
“踏足佛手山,驴友忘天寒”:“佛手山”点明了登山的地点,给人一种神秘且富有吸引力的感觉。“驴友”指的是爱好旅游、经常一起结伴出游的人,这里的驴友因为沉浸在登山的乐趣中,而忘却了天气的寒冷,体现了他们对登山的热爱和执着,以及那种不畏艰难、享受自然的精神。
“雪道交织处,冬云放眼宽”:描绘了登山途中的景色,雪道交织,展现出冬日山间独特的景致,既有自然的美感,又暗示了登山路径的复杂。而“冬云放眼宽”则是一种心境的写照,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冬云之下是广阔的天地,寓意着登山者在攀登过程中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开阔心胸,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3、画面赏析
画面中,一位背着登山包的驴友站在雪地上,手持登山杖,似乎在眺望远方。他穿着厚实的登山服,裤子上还沾有雪花,显示出登山环境的寒冷和艰苦。
背景是连绵的山脉,山上有明显的雪道痕迹,与诗中“雪道交织处”相呼应。天空中云层密布,冬云低垂,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壮阔的氛围,正符合诗中所描绘的冬日登山景象。
近处的枯树枝干,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萧瑟感,也暗示了冬季的特征。
4、诗词与画面的结合
诗词中的文字为画面增添了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让观者不仅仅是看到了一幅登山的景象,更能体会到登山者的心境和情感。
画面则为诗词提供了具象的场景,使抽象的文字有了具体的依托,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诗词所表达的意境。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激发读者对登山、对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以及对挑战自我、开阔胸怀的精神追求。
5、名山简介
吉林市佛手山
位置:吉林市丰满区腰屯村,距市中心约20公里,离长春及机场较近。
景观:海拔521米,怪石嶙峋,初冬有雾凇,康熙曾赐名,有千年古刹。
周边:依托松花湖,周边农家乐等特色旅游配套渐完善。
吉林市青山滑雪场
位置:松花湖畔大青山北坡,距吉林市18公里。
规模:主峰海拔934.2米,占地250公顷,雪场40万平方米,雪道多样,设施齐全,可容2000人滑雪。
特色:冬季滑雪佳地,雪质好;夏季景色美,可徒步、观光、露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