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孩子未来
文/李益萍
三九时节,绿城南宁阳光明媚,花团锦簇。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季节里,我和其他八位家长有幸受邀参加了南宁市兴宁区兴宁中学第九届家长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会议在学校党务工作室胜利召开,作为家长委会委员兼家长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的身份参与其中,使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份职务所带来的责任与荣耀。
一、教育之重,责任在肩
兴宁中学是一所民办学校,在办学理念上一直秉持着“读书砺志,学会做人”的宗旨,强调德育为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这种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不仅体现在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更贯穿于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学校始终相信,只有培养出具有良好品德修养的人才,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从校长到每一位教师,都致力于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关爱和和谐的学习环境。
二、办学目标:质量至上,全面发展
学校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实施素质教育的同也注重应试教育,既浇好素质教育的花,更培育应试教育的果,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兴宁中学不仅仅关注学术成绩,还鼓励学生们在艺术、体育等多方面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绽放光芒。这正是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三、特色课程,丰富多样
为了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视野,兴宁中学特别开设了国学教育、艺术教育以及励志教育等一系列特色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学生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接触到社会各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为将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社会责任:服务社区,贡献社会
兴宁中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与社区紧密合作,发挥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学校组织的各种服务活动,如环保宣传、尊重长辈等,不仅让学生们学会了感恩和回报社会,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五、办学模式:小学初中一体化,连贯成长
作为一所民办中学,兴宁中学实行一体化办学模式,旨在为学生提供连贯的教育资源和成长规划,帮助学生从小学平稳过渡到初中,实现深度学习和发展。这种连续性的教育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参观学习,感受变化
会议期间,我们有机会参观了学校的各个实验室、图书室,亲眼目睹了为迎接国家关于素质教育均衡发展的检查所做的努力。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学校在硬件设施上的巨大投入——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齐全的专业实验室以及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场地等,这些无不显示出了校方对于提升教学质量的决心与诚意。通过不断改善物质条件,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使得他们能够在一个更加舒适、安全且富有启发性的环境中成长。
七、家校合作,共育未来
然而,良好的教育资源仅仅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则取决于家庭与学校的紧密配合。正如会上多位家长所讲的那样,“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家长不仅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其人生道路上最早的引路人之一。因此,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促进双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尤为重要。此次会议上提出的多项措施,如定期举办家长会、开展家庭教育讲座、设立专门家长调解员等,都是为了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而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
八、调解角色,和谐共建
作为一名被聘为家长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的成员,我深知这一角色背后所承载的责任。在家校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小摩擦或误解,尤其是在涉及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之间时。此时,我们就需要扮演起桥梁的角色,积极倾听各方意见,耐心地进行协调与处理,力求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这不仅是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关键所在,更是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个人发展负责的表现。
九、总结与展望
通过参加此次家长委员会会议,我对兴宁中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这里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一座培育心灵的殿堂。它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接纳每一位求知若渴的孩子,并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探索世界、发现自我。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要办好一所优秀的学校,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共同努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同行,在这条充满挑战但又无比美好的教育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共同见证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