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由自主的在问自己,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这个社会又应该如何才会走向文明呢?
我到底如何才能走出困境?我自己再次陷入了迷茫,再一次找不到了方向。目前整个社会恶化下去该何去何从呢?
我在自我怀疑中、我在自我批判中,难道我所经历和所感悟的一切都是毫无作用的吗?我也在对社会环境产生质疑、在对体规发出了批评,如果不改变最终的后果在历史中早已有了答案。
为什么我们再怎么努力、换了再多的方法结果还是如此的不如意呢?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怎么努力?我们到底错在哪里?接下来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我们又还能做些什么呢?我们的路又在何方呢?这些是不是绝大多数和我一样想问的问题啊?
而真正另我们迷茫的最主要的因素往往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无论自己再怎么努力都没有结果,自己看不到希望而感到迷茫,特别是期望过高,远远达不到预期结果而产生的焦虑和迷茫。
其实这些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这些迷茫和这些焦虑都是我们每个人必会经历的,这就是人生的常态,接受这一切的存在,面对所有这发生的一切。当下我们所处的环境并不是我们陷入了困境之中而已,而是绝大多数人都陷入了这个恶性循环陷阱之中。有听过清朝三十三两白银的故事吗?这个故事囊括了统治者对普通民众的心态:人为的故意的制造一种全民贫穷状态。什么叫三十三两白银?三十三两碎银的典故源自于清朝时期的经济状况。在当时,一个普通农民的年收入大约是三十三两白银,而每年的固定支出则需要三十六两白银。这导致了每个家庭每年都有三两白银的缺口,形成了一种人为的、故意的制造全民贫穷状态的政策。这种政策使得普通民众辛勤劳作一年仍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更无法积累财富或应对突发的变故,如灾荒等。
这种情况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因为即使是在丰收年,官府也会增加税收,使得农民很难真正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相反,在歉收年景,虽然政府会减税赈灾,但这三两的缺口仍然存在,使得民众始终处于经济压力之下。
这种政策的存在,部分原因是为了维持统治者的权力和控制,通过保持民众的贫困,便于管理和控制。然而,这种做法长期看来并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而可能导致民众的不满和社会动荡,最终影响到政权的稳定。
其实并非自己一个人会有这样的状态,基本所有人都会有这样的状态,只是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想法不同、而所迷茫也就自然不同。我们不妨再看并非历史中我们老百姓会这样,一切的历史就是当代史,一切当代史也是历史,回过头来看现在的我们不是跟清朝的百姓一模一样吗?
其实这种状态我每年都会有好几次,感觉到很无力、很不知所措,长路漫漫该何去何从?包括此时此刻我的生命就处在这种状态当中,我再次体会到很无力与很迷茫,而使我很无力的很大原因是当下自己所处的环境让我很无奈和很绝望。
看到这里的环境继续恶化下去的后果将会有多糟糕,自己真的有心无力,自己想做些什么,却发现什么也做不了,正因为自己现在这份清醒让我陷入迷茫和焦虑当中。
看到了时代的落幕、看到了人们受苦受难,看到了人们没有常识、看到人们盲目的自嗨、看到人们愚昧无知、看到人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少人陷入了困境却依旧不知道灾难到底是谁造成的,多少人跟我现在一样,无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没有任何结果,也看不到希望。
人生中的迷茫和焦虑是常态,每个人都会经历。面对困境和不如意,我们需要学会接受并面对这一切。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并非只有自己会经历这样的状态,大多数人都会有类似的体验。关键在于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理解并接受人生的不确定性,以及努力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和出路。
当我们感到无力和迷茫时,往往是因为我们对环境或未来的担忧。然而,即使环境再糟糕,我们也不能放弃努力。尽管有时努力可能看不到明显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努力是徒劳的。相反,每一次努力都是对未来的积累,都是对自己能力的锻炼。因此,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应保持清醒和乐观,坚持努力,相信自己能够走出困境,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