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信发业迹”浅析企业的运营之道
孙式建
俗话说“猫有猫道,虎有虎道”,大凡成功企业的运营自然也要有自己的“道”。
那是2007年的6月,学生们高考结束后的第一天,对于我们来讲,却是一个令人难以忘却的日子,这一天我们去参观了世界上最大的电解铝、氧化铝生产企业——山东信发集团。偌大的企业规模的确让大家开了眼界,开着汽车参观车间的整个过程也的确让大家瞠目结舌。所以在参观时,“见过大企业,但没见过这么大的企业”也就成了大家的口头禅。不光规模大,效益也好得惊人。可是参观归参观,一篇企业参观学习的“高考”作文还等着我们去琢磨与构思呢。
在参观茌平信发集团的过程中,我有几个方面浅显的认识和体会:
一是信发民营化全员入股的管理机制有着其独到的市场竞争优势。在这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加大了企业内部监控与监管力度,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心主要集中于进料与产品出厂两头,中间的生产环节则是全员共同参与、互相监督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为的消耗,除了自然的消耗外,人为的“内耗”是微乎其微的。
二是通过企业领导者个人的人格魅力以及以往成功的经营与运作,将集团的人气汇集到一起,从而大大加强了集团诸多工作的战略决策与执行的力度。只要是集团领导层既定的决策,每个实体与层次的员工都对此毫无疑虑,并对决策予以积极拥护和大力执行,确保既定的战略决策能够原汁原味、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从一项决策的提出到最终的执行终结,中间环节的执行绝对不缩水、不变形、不走样。
三是能够蓄势待发,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完全按照企业自身的需要去不断地发展和延伸产业链。企业发展需要什么项目,就上什么项目;什么项目节省成本,就上什么项目。遇到困难和障碍,就遇山开道、逢水架桥,敢想敢干、务实高效,就好比滚雪球一样,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实力,进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这种发展的模式与温州经济当中“小狗抱团打天下”的思路大有不同。“小狗经济”是一群小狗齐上阵,咬死一匹大马后就把马肉给分享了。只要参与了这场商战,就有难同当,有福同享,都能从中获益,或多或少都有份。而信发经济模式则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挣钱的事不能便宜了别人,可以说是心宽体胖、大小通吃,这或许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大象经济”的一种真实体现吧。
四是善于用“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发展速度来有效地占据市场竞争中的最大战略优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整合与发展,产品同质化、信息共享化、竞争手段通用化、生存智慧化的表现日益明显。管理学上有一个老虎和鹿的故事,说无论你是老虎,还是鹿,这都无关紧要,关键在于: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你必须跑得比对手更快。如果鹿跑得不比老虎快,就会被老虎吃掉;如果老虎跑得不比鹿快,这一天就会饿肚子。这关键是一个速度问题。在信发集团,别人正常需要用六七年才能投产的厂房和设备,信发只用六七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提前投产啦。这也许在我们看来的确有些不可思议,有点像天方夜谭的神话,但这毕竟是事实。过去我们提“深圳速度”,今天我们要提“信发业迹”、“信发速度”,这无疑就是信发所特有的,别人很难拷贝或复制的比较优势。
五是信发集团所选择的大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产业。这样的产业只要一投产,就只用愁生产的问题,不用愁销售的问题。不愁产品销售不出去,排队要货的还等着叫号呢。这就在绝大多数企业都为销售而发愁的市场经济当中一枝独秀、独占鳌头,可以说有点像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一块得天独厚的福利蛋糕。加之近年来国家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市场准入的严格控制,这个项目上的就上了,再上的不让再上了。门槛太高了,高得没有人能够跨得过来,产成品的价格也就喊着号子向上涨,于是信发集团也就能够在“世外桃源”当中独享“天伦之乐”了。
六是信发集团占据独特的地利优势,有一个良好的外部投资创业环境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茌平是个小县城,正好迎合信发集团低调潜心做人、用心务实做事的创业心态。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你凭空想也很难想到在这样一个小县城,能够有一个堪称世界之最的大企业。而且他们不张扬、不务虚、不唱高调,大有一副再富也装穷的执着劲儿,也可谓是“深山藏虎豹,大地埋麒麟”了。
上面的这些内容的确像旧社会的裹脚布,实在是又臭又长了些。但从这些东西来看,有些东西我们可以学得来,又有些东西不是我们所能学得来的。通过信发的管理机制和外部投资创业环境来比较,我想到了我们公司所在的济南。头些年有幸看到过一份材料——时任市委书记焉荣竹在工业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颇有与我心戚戚焉的感受。济南十几年来,工业经济不但没有发展和壮大,反而大大地缩水了。甚至有不少曾经风光一时的大企业、大集团就像变戏法一样,两手一拍啥都没有了。一个企业不行了尚且不足为怪,整个地域的工业经济全军覆灭的确令人费解。这到底是为什么?归根结底是大环境出问题了。除了企业自身不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因素之外,“退二进三”、“裙子工程”大多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中看不中用、华而不实的。有些人只懂什么叫政治,而不懂什么叫经济、什么叫工业,如果这种人再稍微刚愎自用些,那对当地经济的长足发展是十分不好的。
再就是在这种环境当中,管理机制的不科学、不合理、不切合实际。我们看到,全员股份的私营经济的确有其巨大的灵活性、创造性和生命力,并且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基本方略是相辅相成的。党的十三大以来制定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以及后来“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大政方针,这是绝对正确的,我们对此与党中央也是保持高度一致的。但问题是有关部门在实施与运用时却有些教条主义和照抄照搬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如很多企业也是大比小一个样,也拥有这样的一种机制,而且是磕磕绊绊一路走来,想改也身不由己、很难改动了。
从意识形态上讲,信发人有着非常务实的创业和敬业精神。从最高决策层到最基层的每个员工,把个人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事业上了。信发的每个员工都在自觉、自发、自主地去创造经济效益,实现个人价值,于是形成了整个团队敢想敢干、勇于拼搏、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拼搏奋斗精神。这就是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拧成一股绳,无往而不胜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革命战争时期长征精神、现代化建设时期青藏铁路精神在地域经济、企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缩影。头些年有部电视剧叫做《亮剑》的演得很火,讲的就是一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两军相战,斗的就是士气,靠的就是精气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和解放事业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和信发人相比,首先我不认为我们的企业缺少人才,更不认为我们企业员工比信发员工的综合素质低多少。甚至在企业文化的熔融与提炼等方面,都比他们要先进得多。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往往没有把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用到点子上。我们有些人对事业与企业发展的问题往往避而不谈,抑或是顾左右而言其他。那么我们的主要精力又用到哪儿去了呢?我们用来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了。以前我有一首写《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小诗是这样写的:“窃窃尔虞我也诈,算尽机关不潇洒。风月总系名与利,富贵一现似昙花”。如果将心思都用到市场竞争与企业发展上来,本来是非常有实力的。但因为能量在内部的损耗,所以这个组织的实力就微乎其微了。有点像正负极两块云彩的对撞只能产生一道闪光一样,正负极的能量抵消了。如果将这种能量用来发电,肯定会大大的造福于人类;但要是在内部就抵消了、消耗了,那就没有多大的作用和意义可言了。
其次就是我们在思想观念方面有些小富即安、固步自封的迹象,虽然没有井底之蛙的思想观念那么狭隘,但有时也是只能看到自己所处位置的那一片天空,没有真正思量过寰球之小与宇宙之大的辩证关系。相对来讲,知识面也比较狭隘,没有“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的信心和决心,也就比较缺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的水平与能力。再就是因为受个人局限劣根性的制约,不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和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对于异己的建议和人往往一味地排斥。自己错了的做法往往又不善于总结和提炼,于是就一错再错,错了又错,所以在很多方面的确是需要我们吃一堑长一智的。
另外,还有一种干工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挑肥拣瘦、拈轻怕重的思想观念,唯恐多干了一点工作,唯恐工作占用了私人的半点时间,没有一种从小处对企业对工作、对领导对同事,从大处对国家对自然感恩的意识。有些像毛主席说的“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但尚且不至于那么严重。此外,信发人敢想敢干,想好了马上办,对于未来的问题则善于在未来的实践当中去回答。我们的一些同志做什么事情却往往前怕狼后怕虎,等到把事情通篇考虑好了,计划周密了,机遇却早已偷偷地溜走了。“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产业思维与科研思维之区别的一种体现。
我自己有一种下意识的感觉,进入企业参加工作以来,感觉和公司内部同事接触比与社会上外部环境中朋友、同学以及相关业务部门接触要困难得多,以致于长期以来连笑都不是我自己的本来面目了。就好比林黛玉初到贾府时,曹雪芹描写的她的那种心态,那就是:处处小心,时时在意,唯恐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让人家笑了去。不知道大家看过契诃夫的《变色龙》没有,有时我想,难道说我也像那里面的主人翁一样那么虚伪吗?但这几年我也渐渐地有了很大的变化,慢慢地对工作更加自信了,对我周围的人际环境不再那么畏惧了,对我的同仁也能时时处处坦诚相待了。于是不管在什么场合我也能像摘掉面具一样保持自我的真实面目了。所以有时自己或是同仁相互幽默一下,我自己也笑得特别开心,尽管那样的笑有时难免被大家公认为幅度有些大,但那毕竟是一个真实的自我。
我认为,我也好,大家也好,今后是都应该坦诚以待的。“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在我们现在这个人文化、亲情化的工作环境里,在明媚的阳光下,有什么可以虚伪,又有什么值得我们去虚伪的呢?虚伪还有一个孪生的姊妹,那就是虚荣。我读过法国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自以为比较得意的是,通篇读下来一眼就找到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和中心句子:“一个人毫无所爱才满足于虚荣,一旦有了爱,虚荣就变得庸俗不堪了。”孔繁森同志是把爱的境界分成两种的,我们且不说爱到底有一种还是两种,我们只讲爱就是“将心来比心”。虚荣也好,虚伪也罢,一个爱字就都灰飞烟灭啦。别的都不讲,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足够啦。前些年市面上于丹的谈《论语》心得卖得非常火。《论语》中有一句孔子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如果让我们将《论语》的中心思想“一言以蔽之”呢?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四个字,那就是:“与人为善”。《三字经》里面的头一句不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吗,当然这也是除圣人孔子以外的亚圣孟子所终身倡导的。不管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好,生活中也好,我想我和大家都是应该用这四个字来严格要求自己的。
一篇参观学习的“高考”作文就此打住吧,回过头来再对照一下企业领导当时给出的“高考”作文写作提纲,自己就觉得可能绕的圈子太大了些,没写到点子上,许是真的跑题了。不对和不足之处,还望“主考官”手下留情,各位同事、同仁以及诸多志同道合者多多提出宝贵意见。诸位可知,我自己在手心里也是捏了一把汗啊。
作者简介:孙式建,网名:香附居士、红丝一剪风,济南宏业音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系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济南日报》市民记者、“爱济南”新媒体客户端市民记者及特约评论员;系“泉城新八景”市民评审团副团长、“天下第一泉”泉友会会员、山东金融文学作家会员、舜网文学论坛驻站作家、望月文学社会员作家、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多次在《济南日报》《济南时报》《都市女报》《山东广播电视报》发表。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