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人格魅力(散文)
文/陈振家
我以为,所谓的人格魅力,
就是天真烂漫与老奸巨猾这二者的奇特结合。
郭力家是1958年出生在
长春的诗人。
郭力家说过,
英雄在明处,
美人在暗处。
郭力家的诗挺好玩。
他说道,
适逢盛世,
丰乳肥人,
假如你遇见了一个鸟人,A在讲道理。
B就绕过去了,
c就一诗了之。
郭力家还有这样的诗
说道:
唠着唠着,
我们就人间共同体了,
不计时间,
不算地点,
忘了性别,
天真离奇。
郭力家还说:
汉语诗意只能是天意的地面部队。
神往在别处,
诗歌在路上。
老实说,
郭力家的诗,
他是找到了自己的语言,
他是时代出版社的总编辑。他出版了好几本诗集了,
其中有一本叫《天真美如诗》。
人格魅力,
也就是有骨气,
有内涵,
有韧性,
有风度,
而且诙谐大度。
人格就是不出格。
我认为现在的当务之急,
就是要建立人格美学,
这里面故事是很多很多的。细节也是很多的。
从鲁迅那些老的文人
到郭力家这样的新的文人来看,
所谓的人格魅力的形成,
总有这么一个特点:
就是有些人,
以摧毁侮辱别人的人格为能事,
但是他却可能正好锤炼了别人的人格,
使之健全起来,
具有定力,
也就是人格魅力。
鲁迅活着的时候,许多人骂他,群起而攻之。
(余秋雨也是被无数人骂,
但他的确有人格魅力。)
后来鲁迅死了,盖棺定论,
他被誉为民族魂。
我佩服那些人格健全的人,常常从历史掌故和民间传说中吸取营养,
以使得自己的生活丰满起来,
充满趣味,
焕发生命的活力。
所谓的人格魅力
到底是怎么是一回事?
到底怎么能够描绘使之成为立体,
有血有肉呢?
它既虚幻,
又是一个实体,
很朦胧。
郭力家本身就是朦胧诗时代的人。
我想人格魅力可以套用《道德经》第十一章中的话:
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这就是讲的灵与肉的纠缠,有的是肉体,
无的是灵魂,
是气质。
这二者的奇特结合就很迷人。
就说数学吧,
我是不懂数学的。
但是数学家们发现有一个数是26,
这个26。
如果他是一个人的话,
他就是个谜,
似乎有人格魅力。
为什么说26是一个很有魅力的数呢?
因为它被夹在一个平方数和一个立方数之间,
谁也弄不懂它是不是唯一的数。
所谓的平方数就是5×5=25。
所谓立方数,也就是3×3×3,
二十七。
26就在25和27之间。
这个二十六就夹在这个当中,
就好像我以为我是有一定的魅力的,
我弄不懂自己,
我就夹在鲁迅和郭力家之间。
鲁迅他就像5×5=25,郭力豪,那就等于是3乘三再乘3等于27,
我呢?既不是25,也不是27,我是26,既不能平方,又不能立方,
孤苦伶仃,
好可怜呀。
这就是魅力么?
老实说,我怕鲁迅,读他的文字,总是含汨地苦笑。常常觉得迷茫。
我跟郭力家只见过一面。那是二十年前,他在做书商。
他的手机尾号为3569。
他要我多读名人名言集。
我听了他的话。
但从那之后,
我就觉得自已事事不称意。句句不如人了。
好在近来,年纪比我小得多的李更
好心好意地鞭策我说:你要自信。
于是,我眉开眼笑了,比较迷人了。我对于人格魅力,就有了一丁奌肤浅的认识,开始了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