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古风 追寻古典 ( 214 )安公子 怅望道中
落叶烦风扫。竹梢滴露添寒峭。可惜欺霜篱下菊,枉孤怀幽调。怎比得、荒村困守枫林杪。曾几时、忘却空山老。叹夕阳归迫,仍带伤秋堪疗。 何妨成泥爪。不堪多是悲今眺。隔岸红尘无入处,况临溪深悄。复自笑、庄周有梦应须觉。人岂知、世道由天造。望暮树昏鸦,一声把愁勾了。
赏析:
这首词上片开篇“落叶烦风扫”,以落叶被风扫落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暗示着时光的无情和岁月的流逝。
接着,“竹梢滴露添寒峭”一句,竹梢上的露珠滴落,更增添了秋日的寒意,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凄凉和萧瑟。
“可惜欺霜篱下菊,枉孤怀幽调”两句,作者以篱下的菊花为喻,表达了对坚韧不拔却遭受欺凌的事物的同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篱下的菊花虽然坚韧,但终究难以抵挡秋霜的侵袭,其孤怀幽调也枉然。
“怎比得、荒村困守枫林杪”一句,作者通过对比荒村中坚守的枫林,突出了枫林的坚韧和作者的赞美之情。与篱下菊相比,荒村中的枫林更加显得坚韧不拔,坚守在秋风中。
“曾几时、忘却空山老”一句,作者回忆起曾经遗忘的空山,暗示着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曾经的空山岁月,如今已渐渐淡忘,但那份宁静和超脱却仍留在心中。
“叹夕阳归迫,仍带伤秋堪疗”两句,作者以夕阳归山为喻,感叹时光匆匆,但伤秋之情却可以得到疗愈。夕阳的归去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暗示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但作者却以一种豁达和超脱的态度去面对。
下片开头“何妨成泥爪”一句,作者以“成泥爪”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名利如浮云,转瞬即逝,不如以一种超脱的心态去面对。
“不堪多是悲今眺”一句则直接抒发了对当今世态的悲叹和无奈。世间的纷扰和喧嚣让人不堪重负,只能以悲叹来抒发内心的无奈。
“隔岸红尘无入处,况临溪深悄”两句通过描绘隔岸的红尘世界和临溪的幽静环境,表达了对喧嚣世俗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红尘世界喧嚣繁华,但作者却不愿涉足其中;临溪的幽静环境则让作者感到宁静和超脱。
“复自笑、庄周有梦应须觉”一句借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了对人生如梦的深刻认识以及觉醒的重要性。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只有觉醒才能摆脱梦境的束缚,找到真正的自我。
“人岂知、世道由天造”一句则表达了对世道无常、命运难测的感慨和无奈。世事如棋局局新,人的命运也往往难以预测和掌控,只能顺应天意去面对。
最后“望暮树昏鸦,一声把愁勾了”两句以暮树昏鸦的凄凉景象作结,将全诗的愁绪推向高潮。同时,这一声鸦鸣也似乎将作者的愁绪勾尽,留下一种空旷而深远的意境。暮树昏鸦的凄凉景象与作者的内心情感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凄美的艺术效果。
总之,这首词以落叶、竹梢、篱下菊等秋日景象为引,勾勒出一幅寒峭、孤寂的画面。作者通过对比欺霜篱下菊的孤怀幽调与荒村困守枫林杪的无奈,表达了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诗句中也透露出什作者对世道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境遇的无奈自嘲,如“庄周有梦应须觉,人岂知、世道由天造”。整首诗句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引人深思。
顾意 於莲花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