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之歌
——十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威海市美协副主席、著名书画家陈增胜先生
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威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书画家陈增胜先生在其家中采访时合影
(接昨天)著名书画家、教育家、终身教授、原天津美院副院长、陈增胜的恩师孙其峰先生这样评论陈增胜:增胜此帧大有缶翁遗意;脚踏实地,壮志凌云;增胜此帧神然生动,颇有贼相;增胜擅画猫,不囿于古,不困于物。能自出手眼,难能可贵;不囿于古,不惑于物;陈增胜擅人物、花鸟,尤擅画猫。他家里养着猫,经常对猫观察写生,此外他还深入研究了任伯年、徐悲鸿等古今名家画猫作品,集众长而自运。因而他笔下的猫,形神备赅,栩栩如生,有着自己的鲜明风格。陈增胜治学态度严谨,他常以"踏踏实实前进,不求热闹一时"以自勉。"师造化,重创新"是他创作追求的目标。我想象他这样勇于实践,勤于探索的人,今后一定会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我认为这是指日可待的事;变化古法,斟酌造化,独运心源,自成一格;以白粉写松鼠,古法所无,增胜另辟蹊径,自成一格,难能可贵。
著名画家崔子范评论说:陈增胜同学的大多数作品都是有感而发,意境深邃,富有哲理。他的《那岁月》《岛上猫儿不馋鱼》等作品,既有生活美,又有情趣感,作者如不深入细致的观察生活,是捕捉不到这样素材的。此外,他笔下的虎、松鼠、鸡、猴等也颇具特色。
已故著名书画家费新我评论道:清新宜人;颇有新意。
著名画家、教育家、曾任毛泽东的家庭美术教师的丁井文这样评论:当代猫王,贺陈增胜画展成功;齐鲁猫王,贺陈增胜画展成功。
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著名画家王琦评论说:辛勤耕耘,硕果累累,祝贺陈增胜画展开幕。
著名书画家、山东美协副主席、山东画院副院长孙墨龙评论说:前些日子他来省美协开设的五龙潭画廊办画展,我去参加了开幕式。果然是几年不见,刮目相看,他的绘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四十多幅作品,生机勃勃,清心悦目。他在鲜为人们注目的农家院落、山乡野坡、沟壑芦塘发现并创造了新的情趣和意境;大胆地用水、用胶制作出的水墨润渍,肌理丰美、朦胧剔透与小猫的稚气性格、机灵的动态,结合成为和谐的恬静的审美意趣;寓哲理于普通的景物,提示深刻的主题;传统的笔墨情趣与画家浓郁清新的农家风味的审美趋向揉合一体,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山东省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苗得雨说:在五龙潭画廊,大家在看威海画家陈增胜的画展。画虽仅48幅,人们却在反反复复津津有味的品评,到流连忘返的地步。徐悲鸿善画马,黄胄善画驴,芦芒善画牛,陈增胜画中不仅有猫,却在许多幅中让猫当上了主角,把猫画绝。当年芦芒画牛赠我时,他女儿王小鹰拍着她爸爸的肚皮说:"我爸爸一肚子牛!"陈增胜也准是有一肚子猫。自然不是生活中的真猫,而是让他艺术化了的猫。他的猫,动感相当强。他的国画艺术,有了发展与革新的独特个性。动物不同人,它不擅表情,但在各种动物中似乎唯有猫较多些表情。他画的猫,那姿态、那神气,简直成了一个个天真顽皮的孩子,有一幅,猫仰脸在瞅一个东西,那眼神,能把观者的眼神牵住,让你久久转移不开。我同许多朋友宣传了,我说增胜将成为全国有影响的独特一家。在此我也祝愿一位已经引起人们注目的画家,更加奋力,走向艺术更高峰。
天津美院教授、著名画家、评论家王振德说:统观陈增胜先生的花鸟画创作,大致有如下特点:第一,陈增胜花鸟画注重写实,具备娴熟的造型功力;第二,陈增胜花鸟画注重传统,能够学贯百家,集众长而自运;第三,陈增胜花鸟画赋色淡雅,格调清新,注重写意性与装饰性的巧妙结合;第四,陈增胜花鸟画注重诗情与画镜结合,意象与哲理同化,大多作品充满生命激情与美学内涵。
威海市文联主席,著名作家田峰泉说:可以肯定地说,作者的这些心得是他30余年作猫画的心血结晶,是许多个"一得"归结起来的最闪亮的"一得",难得可贵矣!作者之所以能把猫画理解叙述得如此透彻,首先来源于他对猫的悉心观察。我听说,为画猫,他曾养一群猫,精心观察其多年。他陪着猫"逮鼠","令人可笑"的是在黑夜里看猫打架。"画猫几十年,昼察夜思,先是求形,后来知心,今会其神。猫虽不能语,然喜怒哀乐显现于形。观其形,知其心,猫人相通,猫即我,我即猫也。"
中国美协会员、安徽省美协理事、池州市美协常务副主席饶永说:增胜先生的画作之所以有生活美、又有情趣感,富有哲理,能感动人,正如他自己所言:"形神兼备是我的追求,'形''神'是一个物体的统一体。我一是着意把'形'画美,'形'美'神'才美,才突出。二是用力刻划那些有利于突现'神'的地方,如笔墨,如动态,特别是动物的眼睛。"他更强调:"无情不动笔,这是我的原则,我笔下的猫有爱、有情、有思想,我笔下的猴子多是相互依偎,相互挠抚,这也是对人际关系的看法。"
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威海画院院长刘宗汉说:陈先生画猫多采用拟人手法,有的像满腹经纶的智者,有的像勇猛不屈的斗士,有的像雍容华贵的少妇,有的像调皮幼稚的孩童,多数是一身"福相"。而在《那岁月》里却一反常法,精心刻画了一只瘦猫:饱经风霜却不改热爱家园的"初衷"。由于战火的逼迫,它曾逃难在外,归来后却看到一片疮痍:房屋倒塌,瓦砾遍地。主人的血衣赫然挂在烧焦的屋梁上。他悲苦之情油然而生,似乎已潸然泪下。在这悲惨景象的后面,断壁上隐现出当时日本侵略者妄图掩饰其侵略行径的口号--"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痕迹。这"共荣"与"血火"的对比,形成对侵略者的强烈的讽刺、控诉和批判,从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够了,作为笔者的我还能说什么呢?我唯一想说的就是陈增胜已经取得了无数的成功,他将走向更加辉煌、更加灿烂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