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友小妤问:先生晚上好!有个问题请教您。《破阵子》上下片一二句和上片三四句必须对仗吗?如果在写作中语意完整,音律和谐,能不能不对仗呢?
钟振振答:在词里,对仗从来就不是“规定动作”,而只是“自选动作”。不过,在某些词调的某些句位,作者多选择用对仗,是所谓约定俗成。用对仗的例证多了,便会使人产生错觉,以为这些词调的这些句位必须对仗。其实,用或不用对仗,作者是有自主选择、自主决定的权利的。
就拿您说的《破阵子》调,兹以唐宋时期的作品为例来证明。上期已举了十二例,下面接着举:
(13)陆游:仕至千钟良易,年过七十常稀。眼底荣华元是梦,身后声名不自知。营营端为谁。〇幸有旗亭沽酒,何妨茧纸题诗。幽谷云萝朝采药,静院轩窗夕对棋。不归真个痴。
上下片一二句、三四句都对仗。
(14)又: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〇料峭馀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上下片一二句、三四句都对仗。
(15)范成大《祓禊》:漂泊天隅佳节,追随花下群贤。只欠山阴修禊帖,却比兰亭有管弦。舞裙香未湔。〇泪竹斑中宿雨,拆桐雪里蛮烟。唤起杜陵饥客恨,人在长安曲水边。碧云千叠山。
上下片一二句对仗,三四句不对仗。
(16)张孝忠《北湖次唐教授韵》:占气中涵清淑,征诗古富篇章。杖屦闲随鱼□乐,怀抱清如湖水凉。何殊吴越乡。〇风柳春容袅袅,水花月影汪汪。且把清尊浇磊磈,莫为浮名愁肺肠。星星白蘋长。
上下片一二句、三四句都对仗。
(17)辛弃疾《赠行》:少日春风满眼,而今秋叶辞柯。便好消磨心下事,莫忆寻常醉后歌。可怜白蘋多。〇明日扶头颠倒,倩谁伴舞婆娑。我定思君拚瘦损,君不思兮可奈何。天寒将息呵。
上片一二句对仗,三四句对仗;下片一二句对仗,三四句不对仗。
(18)又《硖石道中有怀子似》:宿麦畦中雉鷕,柔桑陌上蚕生。骑火须防花月暗,玉唾长携彩笔行。隔墙人笑声。〇莫说弓刀事业,依然诗酒功名。千载图中今古事,万石溪头长短亭。小塘风浪平。
上片一二句对仗,三四句近似对仗;下片一二句、三四句都对仗。
(19)又《为范南伯寿》: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〇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
上片一二句对仗,三四句对仗;下片一二句对仗,三四句近似对仗。
(20)又《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上下片一二句、三四句都对仗。
(21)又《赵晋臣敷文幼女县主觅词》:菩萨丛中惠眼,硕人诗里娥眉。天上人间真福相,画就描成好靥儿。行时娇更迟。〇劝酒偏他最劣,笑时犹有些痴。更著十年君看取,两国夫人更是谁。殷勤秋水词。
上片一二句对仗,其他无一处对仗。
(22)赵善扛《上巳》:柳絮飞时绿暗,荼蘼开后春酣。花外青帘迷酒思,陌上晴光收翠岚。佳辰三月三。〇解珮人逢游女,踏青草斗宜男。醉倚画阑阑槛北,梦绕清江江水南。飞鸾与共骖。
上下片一二句、三四句都对仗。
(23)程垓:小小红泥院宇,深深翠色屏帏。簇定熏炉酥酒软,门外东风寒不知。恰疑三月时。〇钗影半欹绿子,歌声轻度红儿。醉里不愁更漏断,更要梅花看几枝。起来霜月低。
上下片一二句对仗,三四句不对仗。
(24)马子严:点缀莫窥天巧,名称却道人为。香酝蜜脾分几点,色映乌云倚一枝。遥看步赏迟。〇映水不嫌疏影,娇春也自同时。红树落残风自暖,塞管声长晓更催。此时知不知。
上片一二句对仗,三四句对仗;下片一二句、三四句近似对仗。
(25)仇远:柳浪六桥春碧,香尘十里花风。好是烂游浓醉后,画□阑干见小红。红明绿暗中。〇旧约涌金门道,纱笼毕竟相逢。只恐入城归路杂,便转头树北云东。侯门深几重。
上片一二句对仗,其他无一处对仗。
从以上诸例,我们可以看出,《破阵子》一调,有通篇不对仗者,有一联对仗者,有两联对仗者,有三联对仗者,有四联对仗者。可见其对仗与否,对仗多少,均可自由,并无刚性要求。举一反三,其他调式也不外乎这样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