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顺德卢兴强
长街十里雪花飞,总理乘车去不归。
品格无私人敬仰,江河灰洒永留碑。
四十九年前的今天,(1976年1月8日),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生命走到尽头,为党和国家、为人民革命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与世长辞!
1月9日清晨,当中央广播电台播放哀乐后播出讣告,全国为之震撼 ! 海无声,岳低头,悲泪鸣咽向东流!
仿佛航船失去了主心骨,人们担忧着国运,时局是否会越来越糟糕!
1月11日下午,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周恩来总理的遗体离开北京医院到八宝山的情景。一辆扎结了黑黄两色绸带的灵车,载着周总理的遗体,缓缓由北京医院开出,只见成千上万的首都群众涌出来,胸带白花,扶老携幼,默默垂泪,里三层外三层地站立街道两旁,自发组成送葬队伍,蜿蜒数十里,哭泣送别,场面感人!
1月15日,北京为周总理召开追悼会后,各省、市对阴谋夺权的“四人帮”下达不准悼念,不准摆花圈、不准戴黑纱的禁令进行坚决抵制,各地纷纷自发召开追悼会,以各种形式悼念敬爱的周总理。
记得当天,我们顺德县龙江人民公社正好在龙山会堂召开检查生产骨干会议,公社领导陈植新书记临时决定,由办公室全权负责主持“龙江人民悼念敬爱周恩来总理追悼会”的工作。我们办公室人员当场分头行动,挂横幅、找遗像、布会场。当我领着人民公社200多名生产骨干向周恩来总理的遗像默哀三分钟、行鞠躬礼时,我怀着沉痛的心情,用悲哀的语调,喊出:
“一鞠躬!
再鞠躬!”
当喊至“三鞠躬!”时,我已泪盈眼眶,泣不成声了!
礼成后,我还隐约听到会场上悲咽之声在回荡!
回头一看,我惊讶地发现,会堂内,除了参加生产会议的干部外,还有附近的社员和单位职工,闻讯赶来参加追悼会;还有会场外一大批群众、师生等,也与我们一道,默默地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致哀。
主持了这次难忘的追悼会后,我的心情多年来未能平静。每当听到或看到有关周恩来总理的丰功伟迹时,特别是听到人民艺术家郭兰英唱《绣金匾》时:“一绣毛主席,~~
二绣总司令,~~
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鞠躬尽瘁为人民,我们热爱你”!
总是不禁热泪盈眶,心潮起伏。
后来,我读到2010年《秋光》杂志第一期,刊登了记者王梦悦采访撰写高振普(周总理的贴身警卫员)的文章,《伴随着总理夫妇走完人生 最后岁月》,真感人肺腑,其中写道:
“15日下午,追悼大会结束后,邓大姐便带领着我们来到人民大会堂西大厅内的北小厅……用颤抖的双手一捧一捧地把骨灰分装在四个小袋里……邓大姐挥手向周总理作最后告别!我们迈着沉重的步子登上飞机,飞机不断升空……把周总理的骨灰撒下北京城区上空……密云水库……长城内外……黄河入海口……”!!!
周恩来总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如今,历史进入新时期,“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
“我们要向周恩来同志学习,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自觉接受监督,敬畏人民、敬畏组织、~~~”。
今天,让我们吟唱周恩来总理的诗,来悼念敬爱的人民总理:
“无题(大江歌罢掉头东)
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