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吟】
一双筷子七寸六,简单朴实情却稠。
阴阳和合家道昌,天圆地方理中求。
三根手指捏乾坤,福禄寿来心中留。
酸甜苦辣皆尝遍,人生百味在里头。
岁月流转情未老,筷子相伴度春秋。
莫道此物无灵性,承载家风意悠悠。
简简单单一双筷,真情实意满心头。
愿君珍视这份情,代代相传永不休。
咱从小在乡村中长大,日子悠悠,岁月漫长,时常围坐在老一辈的身边,那些老人总爱拿些日常物件儿,来讲讲那些老话儿,掰扯一下那些老理儿,现在想想那可全是道啊。今儿个,就把咱记忆中老辈儿所讲的平常吃饭的家伙事——筷子给各位看官唠扯唠扯。筷子,看似平平无奇,实则道藏不露。
一双筷子有多长?七寸六长。老一辈的人说,这长度刚好是人的七情六欲的尺子。短了,夹不起菜,长了,又碍手碍脚。这尺度告诉人这一辈子,啥都得有个度,七情六欲也得有个分寸,不然,心就乱了,就下道了,那家中日子也就过不下去了。
筷子两根,一根阴,一根阳,老一辈的人讲,这就是天地间的道理。一阴一阳谓之道,就像家里的一夫一妻,两个人,一个锅里吃饭,一个屋檐下睡觉,夫妻合和才叫家。这筷子,就像家的缩影,两根并立,同心协力,不离不弃,这不就是家的真谛吗。?
你瞧那筷子的头儿,一头儿圆,一头儿方,老一辈的人说,这是天圆地方的象征。圆头儿象征着天,方头儿象征着地,这不仅仅是形状的区别,更是咱做人的道理。外头要圆融,跟人和和气气,里头要方正,时刻不忘心里有杆秤,啥事儿都得讲个原则。这筷子,就像咱的良师益友,定时定点提醒着咱,做人得外圆内方。
用筷子夹菜,三根手指头一捏。老一辈的人说:“天地人,三才合一,福禄寿都在这一捏里了,人不要贪多,贪多了反而到不了嘴里,会掉落在桌子上,净让人笑话缺少家教。”那时候咱似懂非懂,只觉得这话挺有意思。现在懂了,这三根手指,不就是咱跟天地间的联系嘛?每一次夹菜,其实都是对生命的一份敬畏,对天地的一份感恩,饭菜可不就是福禄寿吗?这天地慈悲,赐以食物滋养咱这有形的身命。
一双筷子,夹的是菜,品的却是人生。酸甜苦辣咸,啥味儿都有,就像人生里的那些个坎儿,过了就过去了,留下的都是回忆。所以说,这筷子,就像是咱人生的记事本,记录着每一次的欢笑与泪水,每一次的成长与蜕变。
老一辈的人经常说,一双筷子,用手立起来就是为了堂堂正正活人,用完之后得洗涮干干净净再立立正正的竖着放起来,这说的是人生就是要品味酸甜苦辣咸,要拿得起放得下,既使弄脏了也不怕,得明白,洗干净,不能去脏了后人。所以啊,立身、立德、干净才是这做人持家之道。家道这本经,就是立身、处世、齐家,代代承续诚实做人,厚道传家。这德行到了,就悟了,一生也就圆满,成仙得道了。其实人这辈子,不要苛求大富大贵,但求家和万事兴,就像那筷子,看似简简单单,却承载着全家对生活的全部期望。
咱现已经天命之年了,每当拿起筷子时,就想起老一辈人的话,明白了这里儿,这道儿,这心里头就暖洋洋的。这筷子,不只是吃饭的工具,它更像是咱一生的老朋友,陪着咱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见证了咱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所以啊,咱得好好珍惜祖辈传留的这双筷子,就像珍惜咱的生活一样。一双筷子,一份情,一份理,一份道,其实都藏在这一双双简单的筷子里了。
【作者简介】
王圣才,祖籍山东蓬莱琅玡王姓,出生长兴岛农家寒门。民主人士,在《前进论坛》《高新诗刊》《都市晚报》《今日头条》《顶端新闻》《齐鲁晚报》等报刊平台上发表诗文多篇。投资策划并参演呼吁“反堕胎,珍愛生命”公益电影《灵爱知光》。酷爱传统文化,钟情古体诗词。文学创作启蒙于作家王世安先生。笃信参研禅学与阳明心学,修习“率真随性直指如来禅”,系临济宗正法眼藏白衣弟子,倡导“数字演禅,文禅并举、入世悟禅”的理念。人生信条:“秉持良知,善行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