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乡的炊烟
文/张明祥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故乡的炊烟是一副美丽的画卷,每当黄昏降临,天空中就开始出现袅袅的炊烟,这些炊烟不约而同的从村子里各个地方升起,最后汇集在一起,形成了天山共色的风景线,这个时候在外面疯玩的孩子心里就会明白:要回家吃饭了。这些炊烟不仅仅是一种风景,更是故乡的象征,是我内心深处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我的故乡在河南省的豫东平原上,那是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小村庄。在这里,我度过了一个充满童趣和快乐的童年,故乡的炊烟,伴随了我一年又一年,成为了我至今难以割舍的回忆。
记得小时候,每当傍晚时分,我都会站在村口的小路上,看着天空中那些美丽的炊烟,这些炊烟从村子里各个地方升起,渐渐地弥漫了整个村庄。这时,我感到一种深深的归属感,仿佛整个村庄都沉浸在这炊烟的氛围之中,然而每个季节的炊烟在我心目中的印象又是不同的。
春天的时候,万物复苏,微风起时,麦田里的小麦一碧万顷,小麦在春风的吹动下舞动了起来,“春面不寒杨柳风”,春风像母亲的手在抚摸着大地。而我们就在这麦田里放风筝、折杨柳编帽子、挖野菜,玩累了就躺在麦地里,侧着脸闻一闻麦苗的青香。接近天黑的时候,我们才悻悻而归,这时候,周围的一切自己都无暇顾及,在看到村庄炊烟袅袅绕村庄的时候,我们大喊了一声“回家吃饭了”,便一哄而散、各回各家了,似乎小伙伴们谁也不认识谁了,世界上什么最香?果然还是饿了的时候最香。
而夏天,我们玩的就更丰富了,顶着毒辣的太阳去河里游泳,去地里偷甜瓜、西瓜,去野外找龙葵、灯笼果、茅草根吃,现在想想我们九零后小时候都不怎样生病,原来是我们小时候吃的零食大部分都记载在《本草纲目》里了。“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父母们在地里劳作,无暇顾及我们,临近天黑的时候村庄里家家户户的炊烟才接二连三的升起来,而这也是最能够显示农村生活粗糙中的细致。晚饭简单,大家伙在外面吃饱了,早早就躺下睡觉了,在父母手中摇扇的“呼哧、呼哧”声中很快就进入了梦乡,而梦的内容无非是在空中飞来飞去的武侠梦。
到了秋天,吃的就更丰富了,毛豆、玉米、红薯则成为了我们的美味,在野外随处挖一个坑,烤的东西就地取材,而在野外升起来的炊烟伴随着田地里日落而息的人们,这样的画面,我想可以封神了。不一会,“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画面就会出现,然后就会听到呼儿唤女的声音在村子里悠悠飘荡,而晚饭无一例外不是红薯稀饭,这个红薯稀饭喝多了,晚上最少要起来两次,为了减少起夜的麻烦,索性有的时候我就选择不喝。
不知不觉间,时间就来到了冬天,故乡冬天早晨的标配是薄雾、炊烟、霜冻、鸡鸣、狗叫……,一切是那么的宁静、淳朴,忙碌了大半年的人们,在这一刻得到了片刻的清闲。而村子里的人就慢慢多了起来,人们一般就是窝在家里,亦或者串门聊家长里短。但是,冬天却是我和小伙伴们驰骋的时候,我们在河面上滑冰、放炮,冻得鼻涕都流出来了也舍不得回家,实在冷的不行了,就在野外点起了一堆篝火取暖,再扔进去几个土豆、红薯,简直成了人间乐园,野外的炊烟和村庄里的炊烟互相交织,构成了那个岁月里的交响乐。等到了下雪的时候,外面漫天飞舞的雪花,袅袅升起的炊烟,一家人围在锅灶旁说说笑笑,一切都是那么安详与温馨。
炊烟,是家的味道。那淡淡的柴火香味弥漫在空气中,让人无法抗拒。每当炊烟升起,那熟悉而亲切的味道便扑面而来,那是妈妈的味道,那是家的味道,那香甜的红薯稀饭,热气腾腾还略带有焦黄的馒头,金黄焦脆的煎饼,都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息,那是人间最好的味道,最能抚慰凡人心。
炊烟,是乡愁的寄托。对于每一个远离故乡的人来说,那炊烟总是让他们无法忘怀。每当夜深人静,当他们仰望星空,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思乡之情。而那炊烟,就像是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他们与故乡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他们怀念那炊烟袅袅的场景,怀念那淡淡的柴火香味。
炊烟,也是生命的象征。那不断升起的炊烟,如同生命中不断向上的力量。他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无论道路多么坎坷,只要我们心中有希望,只要我们勇敢地前行,我们就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故乡的炊烟,会保佑每一个迫不得已离她而去的游子的。
故乡的炊烟,也让我想起那些辛勤劳作的农人们。他们起早贪黑耕种田地,为了让他们的子孙后代生活的更加美好,他们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和汗水。他们的辛勤劳作,创造了美好幸福的生活,让我们活得有尊严,他们,对得起脚下的黄土地。
现如今,我已经工作十来年了,早在二十年前就离开了故乡,但那些美好的回忆却一直伴随着我。每当我想起故乡的炊烟,就会想起那些美好而又惬意的时光,想起那些耕种了一辈子的农人们。这些炊烟不仅仅是一种景象,更是我汲取力量的源泉,为我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我想此刻故乡村子里的炊烟又慢腾腾地升起来了吧!是从故乡飘到了我现在生活的地方?为何让我情思绵绵,如梦如幻?此时,我也想变成一缕轻柔温馨的炊烟,飘在故乡的上空,浸染在故乡的树林和暮色中,沉睡在故乡的怀抱里。
又见炊烟,袅袅升起,那是母亲在喊我回家了。

作者简介:
张明祥,祖籍河南周口,中学一级教师,现居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文学爱好者,曾在县融媒体公众号上发表多篇文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