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走进黄河壶口瀑布
宋厚健文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黄河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还孕育了丰富的黄河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
黄河,是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属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也有称第二大河流)仅次于长江,也是世界第六长河流。黄河之“黄”,实为流沙。古籍有载:“黄河斗水,泥居其七”。黄河发源于我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群峰之间,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依次穿越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蜿蜒东流,最后在东营市垦利区流入渤海。黄河全长约5687公里,流域面积813122平方公里。在我国我们又把黄河亲切的称为“母亲河”,天下黄河,孕育万亩良田。
内蒙古托古托县河口村以上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上游,上游河段全长3472公里,流域面积38.6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占全黄河总量的51.3%,著名的河套平原,就在黄河上游冲积形成。自河口村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中游,河长1206公里,流域面积34.4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 45.7%,壮观的壶口瀑布就在中游,而在瀑布大约65公里的禹门口又称龙门为传说中大禹治水、鲤跃龙门的地方。自桃花峪以下的黄河段为黄河下游,河长786公里,流域面积仅2.3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3%。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自由奔放,气势恢宏,想象丰富,语言自然流畅,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将进酒》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乐府诗。全诗以酒为媒介,展现诗人对人生、自我及社会的深刻感悟与复杂情感。开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黄河的壮阔与人生的短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愁。随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人以乐观的态度肯定人生,认为人生得意之时应当尽情欢乐,同时坚信自己的才华终将有用,金钱散尽也会再来。体现了诗人的自信与豪放。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诗人进一步以饮酒作乐来抒发内心的豪情。与友人共饮,畅谈人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的影响,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由、人生和自然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在浩瀚的中华大地有一处自然奇观以其磅礴的气势和独特的韵味吸引着人们。它便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黄河壶口瀑布。
2024年9月7日(星期六)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我和大学同学一行四人从革命圣地延安专程奔赴黄河壶口瀑布参观游览,领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伟大壮举。
黄河壶口瀑布坐落于陕西省宜川县与山西省吉县交界之处,是黄河之水奔腾至此,骤然收窄,如同千军万马争抢壶口而出,展现出一幅动人心魄的壮美画卷。壶口瀑布,被誉为“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其独特之处在于黄河之水在此地的惊人变化,原本宽阔的河面,在不到500米的距离内,被两岸峭壁挤压至仅20至30米宽,仿佛大自然用一把无形的巨壶,将滔滔黄河之水猛然收束,当河水从20多米的陡崖上倾泻而下时,那场面震撼人心,仿佛千里黄河一壶收。当你站在壶口瀑布前,看着这汹涌澎湃的水流,不就感觉像是李白诗中的“天上来”的水吗?这种壮观场景真的让人惊叹不已!
《尚书.禹贡》上记载:“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只八个字,壶口瀑布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以故其后名之曰“壶口瀑布”。距壶口南五里,有“古河之蹬”孟门山也,其上有神龟载大禹雕像。壶口至孟门此段河道,传大禹治水之时,有神龙相助,劈此石槽,斗折若游龙之形,因而谓之“十里龙槽。”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位于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中段,总面积约60平方千米,黄河壶口瀑布声如雷鸣,气势恢宏,它以排山倒海的独特雄姿著称于世,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也是伟大中华民族的象征。黄河壶口瀑布,这一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瑰宝,不仅是中国旅游的骄傲,更是世界自然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黄河的磅礴与力量,也可以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黄河壶口瀑布不仅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还是《黄河大合唱》创作灵感的诞生地。1938年末,诗人光未然在壶口瀑布附近东渡黄河,被黄河的波涛汹涌所震撼,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1939年春天,光未然与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延安携手创作了史诗级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象和船工号子的高亢声音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使得《黄河大合唱》成为中华民族气壮山河的象征。
首先,黄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承。
其次,黄河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黄河流域不仅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还孕育了众多历史和重大事件。
最后,黄河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中具有重要地位。黄河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象征着生命的源泉和文化的传承。
在黄河壶口瀑布我们目睹了黄河的汹涌和澎湃,感受了黄河的壮美和震撼。在返回延安的路上,兴奋之余的我,嘴里不由地唱起《保卫黄河》: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呈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作者简介:宋厚健,1959年7月4日出生,北京人,中共党员,政工师。
1985年8月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1985年8月至1988年8月在中国文学函授大学中国文学专业学习。曾先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厂、司法部、中国华侨旅游侨汇服务总公司、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工作,现在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退休干部。
《文学月报》杂志社签约作家,《白鹭文刊》杂志社签约作家,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青年作家网文学联盟知青分盟副主席。曾参与《毛泽东图书辞典》、《人镜丛书》等图书编辑撰写工作。责任校对了《瞿秋白与鲁迅》等图书。荣获全国文学大奖赛多项大奖。在报刊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启事
墨韵新年•中华黄河杯文学盛宴大赛征稿启事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