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好-青藏高原地质找矿获重大突破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综合新华网、央视网1月6日援引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最新消息,我国地质工作者在青藏高原取得找矿重大突破,新发现铜矿资源量2000余万吨。据悉,我国在青藏高原,巳形成了玉龙、多龙、巨龙-甲玛和雄村-朱诺四个千万吨级的铜矿资源基地,预测资源潜力达1.5亿吨,青藏高原有望成为世界级铜资源基地。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 著名地质学家唐菊兴介绍,铜作为真正的关键金属,在绿色能源开发以及利用方面尤其重要,像我们的太阳能、陆上风能、海上风能,还有我们的新能源汽车等需要大量的铜。这些铜矿的勘察增储,对我们国家重要的资源基地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确保我们国家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
据中国地质调查局1月6日发布数据称,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我国不断加大铜矿找矿力度,通过公益引领、科技创新,推动央地企协同,在青藏高原、黑龙江等地区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新增铜资源量为“十三五”新增资源量的2倍。
在青藏高原,“十四五”以来,累计新增资源量2000余万吨,预测资源潜力达1.5亿吨,已经形成玉龙、多龙、巨龙-甲玛和雄村-朱诺四个千万吨级的铜矿资源基地。青藏高原将成为世界级铜资源基地,有力改变我国铜矿勘查开发格局。
提及青藏高原,此乃吾国最为广袤且在世界范围内海拔最高之高原。然而,众多国人实际上对其认知程度并不深刻。于众人之视角中,此地域往往与神秘、滞后等词汇相互关联。与中国的其他区域相比较而言,青藏高原似乎不具备显著的优势,其所处的位置较为偏僻,可供利用的资源也较为匮乏,尽管地域辽阔,然而人口数量却并不多。正是由于这些因素,致使该地区成为了许多人渴望远离喧嚣、寻求片刻宁静的心灵栖息之所。
但,经过中国地质勘探工作者数十年的艰辛努力发现,实际上,这个尚未被现代文明所触及的奇妙之地,同样拥有着极为珍稀的资源宝藏。自 1999 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并开启“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之后,青藏高原那片神秘的土地之上,前沿的工作人员探寻出了大量珍稀的资源。
笔者志清兴奋地获悉,据最新数据统计,位于青藏高原的矿产资源数量之多令人惊叹,仅铜便达 8000 万吨之巨,黄金有 2000 吨之多,铅锌的总量也达到了三千万吨。如今,青藏高原已然成为我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了。这对正在崛起的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链发展无疑是个重大的喜讯!为此特赋《家山好》为评为纪。
雪峰冰岭雾烟遥。
天苍老,
地荒寥。
青藏屋脊风光俏,
鹫鹰翱。
觅穹路,
有英豪。
亿年封闭今寻矿,
踏破大山坳。
金铜锌铁,
迎逢盛世竞比娇。
兴华任尔挑。
一一2025年1月7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冰心文化传媒网顾问、《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