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英娥(韶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现在人们出行的方式越来越丰富了,可对于我这个不会开车的人而言,还是对公交车有很大的依赖。这不,周末又一次凑热闹挤上了从马坝去韶关的32路车。说是“挤上”,名副其实,车上至少有一半人站着,我就是其中之一。按以往的经验,站在后边相对来说人会少一点。于是,我侧着身慢慢往后移,总算移到了上层,果然人没那么多。
车上喧闹不已。耳畔飘来了不少杂音。“下面那里有些东西比上面还要便宜。”“不会吧。”“哪个骗你,菜心到这里买要四、五块钱一斤,到东莞两块多,超市搞特价的时候九毛九。那里衣服这些也很便宜,到上面买一件可以到那里买两件。不过,还是下面的生活成本高,那里房子贵。”看来这两位是见过一些世面的,身上的穿着也像是做工人员。“你的退休工资是多少?”“才一千多。”“不会吧,现在年年都在加退休工资。”“真的,我退休有十几年了,而且工龄也不长。不怕的,没病没灾就是赚到了。”看起来这位退休十几年的人比我这个在职人员还年轻,心态那么好,怪不得了。“你这么年轻就退休十几年了?看样子退休以后也还干了活吧。”“带了几年孙子,后面就没干什么了,也报了老年大学,有时候跳跳舞什么的。我现在去看看孙子。”“我被原单位返聘了几年,现在没事做,想出去走一走。”难道我即将退休就“有意识地收集”退休话题?没多久他们就下车了,很快又坐上了两位退休人员。他们都是戴着黑色帽子、穿着黑色衣服。他们两个谈种菜、谈收藏、谈交友,很是开心。“你明天找个时间到楼下等我,不要给我家那个老太婆看见了。”我有几分好奇,都是男人,看见又怎么样呢?“我家那个老太婆把我看得很紧,很不愿意我跟人家喝酒什么的。”应该是担心老伴的身体吧。可是这种牵挂又有多少人能甘之若饴呢?“你家谁赚的钱多?”“都是我的工资在养家,她一直没有上班。”“要我就不干哦!又要养家,又要怕老婆,真没用!我自己赚到的钱爱怎么花就怎么花,关她屁事!我今天就去中山公园会一位靓女,你别想歪了哦,她说她家里有很多手表,我去看看。我的收藏点不止一个,韶钢有,中山公园也有。”“我知道有一个人家里有不少老东西,你要不要去看看?我留个电话给你,或者带你去也行。”那位“收藏家”顿时兴奋了起来:“告诉他卖给我,我出的价比别人高。你有空就赶紧带我去看看!”“下午回去以后,你到楼下等我,不要给我家那个老太婆看到了。”“怕什么,我们又不做违法的事。我自己的钱,爱玩什么就玩什么,她管不着!”“她的紧箍咒念到我头痛!”......
没多久,车停了,上来两个老人、一个孩子。“没有位置了。”女孩奶声奶气地说。“没位置就站一站。”做奶奶的叫孙女扶着旁边的椅子站稳。另一位刷着老人卡上车的老伯东张西望,眼神有几分凶悍,然后一声“国骂”,口里念念叨叨:“时代变了,年轻人不会让座了,年轻人做低头族顾着自己玩手机,真没有良心!”同样是站着的奶奶却心态很好:“不要勉强!自己身体好就出来走一走。我也打得起车,想省钱就坐公交。人家年轻人也会说,‘我上班那么辛苦啦,干嘛还要给人让座!’”“在下面上班的那些年轻人真的很辛苦,走路都像跑步。有一次我到广州坐了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一直站着,就是没有人让座。看到在座位上东倒西歪的年轻人,我心里就没有怨言了。年轻人也不容易!”总算有人给老伯让座了,他满脸的怒气才消散了一些。不过他没坐多久就下车了。“现在有些公交车少了很多,所以就那么挤了。有一次我看到一个站黑压压的站着有几十个学生,过了几趟车都没上去。”“我看到好些公交车没坐几个人,这样一来一往肯定要亏本运营。我听一位开公交车的亲戚说,他们的工资都要发不下去了。”我原来依赖的公交大巴也是因为长期亏本运营而取消,逼得我被迫改变出行方式。私家车越来越多,这种趋势有现实需求。在闹市打车也方便。这样坐公交车的人就难免会越来越少。公交公司运营起来确实是困难重重。目测这趟公交车的客人,大都是老人,还有几个孩子,很少年轻人。这下子我才想明白:我不是刻意去“收集退休话题”,而是车上坐的大都是退休人员!有几个年轻人不是看着孩子就是看着手机,真没工夫闲扯。这样运营下来就算人多也赚不到钱的。但是,公交车肯定不能完全停运的!至少目前不行!
真想不到,一次短暂的公交之行,却给我展示了如此丰富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