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赤子》第二卷
466(五)
09
“我是营长高德旺,今日临时代理审判员,出厅审理张会擅离军营一案。
由张会本人现埸回答以下问题:
其—,为什么擅离军营,目的,动机?
其二,为啥要偷王排长的手枪,持枪出营想干什么?”
“……我叫张会,前两天,我向排长请假,排长没批准……我想来想去,才决定深夜溜出去,在网吧玩几个小时就天亮了……就去照像馆照张像,寄给要像片的人……排长的手枪就挂在枪架上,我隨手拿了,准备照一张身挎手枪,或腰别手枪的像片……”。
“像片照了没有?”
“照了。”
“既然这么简单,照完像为啥不立即返回营房?”
像馆工作人说,等一两个小时来取……我不敢到处乱转,就又回到网吧……刚开机还不到半小时,你们就到了……。”
“说一说你逃出营房的细节?”
“我是从连队厕所后墙窗户越窗出走的。我知道,正门有哨兵,出不去,才决定从窗户走……
当晚十点上下,我去一趟侧所,查看了地形,怕有人,就有回去了。当晚一点左右,我觉得大家睡了,才开始行动,我穿好服装,顺手拿了排长的手枪,一溜烟进了侧所,用尽全力, 爬上窗户,从窗边上跳下去……自由了。”
10
“现在休厅。等合议后,再听裁绝。”
工作人员将张会押了下去。
由营长,教导员,连长,指导员,柳茂林五人组成的合议,紧急商讨处置结果。
“退兵,这种二杆子兵员,本连长无法带……!”
“这件事不能简处理,过重会影响军民关係,过轻则难已服重,不利于部队的养成教育……人民军队历来奖罚分明,这次事件,立功获奖者,应该是柳茂林和那位即时报告的士兵,这一切的一切,就看对张会的惩处来决定。”
教导员这样说。
“我不要立功,更不要奖历,我坚决不同意退兵,人无完人,金无赤金,张会只是耍性子,无意间踩了部队纪律的红线……敦煌的父老乡亲,丢不起这个人……还是由部队内部自已消化为上策……。”
茂林这样说。
“综合各方意见,我谈几点个人不成熟的建议,仅供各位参考:
其一:
对柳茂林同志,和那位即时报告的士兵,全营通报表扬;
其二:
对张会擅离军营十五个小时,关禁闭十五天,以示军纪的威严。两项决定在全营大会上公布。”
教导员如是说。
“ 同意、赞同。”
11
张会擅离军营一事,至此划上了句号。
作者简历:
刘志军:
(笔名:— 丁)
甘肃《敦煌赤子》撰稿人/生于1952年5月9曰/高中学历/
原服役于陆军第四十七军/步兵第一四零师/四一九团战士/曾以小说/散文等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陕西日报》《甘肃农民报》《农家女》上海《故事会》等报刊和杂志/以长篇小说《敦煌赤子》/刊登在都市头条,颇受热心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作者联系电话:13309374620
注一:
凡是愿全文阅读《敦煌赤子》一书的热心读者,按装“都市头条”,点刘志军作品《敦煌赤子》,即可阅读01至460节书稿全文。
注二:
作者起笔名“一 丁”
两字,敬请各位读者关注。
注三:
作者现在的通讯地址为: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七里镇新三区38号楼二单元502室,望周知。
——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