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至今马上就二十个年头了,而在创业这条路上让我更加论证了一个道理:我们经常都在说改变自己的是神,尝试改变别人的都是傻子。我们都好像很明白这个世界上除了能改变自己以外,谁我们都很难改变,包括自己的孩子也难以改变。
然而,我们道理看似很懂,但我们却很难做到不去改变对方。我们总习惯的伸手想去改变别人,特别是我们这个村里的人,什么都想管,什么都要管,最终什么也没管好。我说的是不是事实呢?吃饭管、读书管、成绩管、找同学朋友也要管;未成年管,成年了之后要上什么大学要管、出来工作也要管、交男女朋友也要管、结婚生子全都要管。我们没有边界感也没有尊重过他人的隐私权,看到孩子就明白我们一直都在想方设法改变别人却从来不改变自己。
我们不明白什么叫“花若盛开,蝴蝶自来”的真正含义。我们不明白国际教育理念就是让孩子自然成长,让孩子释放自己的天性从而培养他的天性。父母更多给的是更爱与陪伴,还有就是鼓励与支持。他们很有边界感和原则,注重别人的隐私权。特别是等到孩子十八岁成人礼以后,就必需要让他自己为自己人生做主,和为自己所有一切做决定并负责,这是教育上本质的区别所在。
这背后也意味着连锁反应的根源所在。我们在创业的过程也一直试图去改变团队的每个人,就是不愿意改变自己。因为改变自己需要勇气承认自己不足,需要毅力来坚持改变自己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是需要经过从内而外的千刀万剐的。所以我们不改变自己,却想改变别人来成为自己所期望的那个人,最终的期待往往都以失败告终。对别人的期待越大,失望就越大。
创业这一路以来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成年人是很难培养出来的,因为他的行为习惯已经养成二三十年了,最重要的是他的观念已经形成了,和他的思维模式已经牢牢固化了,想改变这些难过登天。只有那些很强烈意识到自己要改变的人和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的人才有可能做得到,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
过去的我总想培养人才和改变他们,结果培养出来的最终结果是:要么成为在自己公司对面的竞争对手,要么成为了恨我入骨的仇人似的。问题其实更多不在于别人,而在于我总想培养他和改变他,从而抱有过大的期望,最终失望就越大。
慢慢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人才不是靠培养的,是找回来的。找那些愿意改变的人、找那些积极向上的人、找那些愿意自我革命与自我迭代的人、找那些有志向和有梦想的人、找那些有责任和担当的人、找那些有能力和有专长的人,也就是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自己无需培养他、无需改变他、无需激发他、无需做他的思想工作。只要设定好游戏规则和方向之后,各司所长奋斗就可以了。
所以现在我不会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培养任何人身上,我们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在找到对的人来做对的事情。我并不是什么大企业,但我们可以看一下,但凡能做大的那些企业都是这样做才做强做大的。
改变自己是成长的开始,也是影响他人的前提。试图改变他人往往徒劳无功,而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奋斗,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在创业和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更多地反思自我,勇于改变自我,同时学会尊重他人的选择和成长,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