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小寒时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又到了小寒节气,这是一年当中最寒冷的季节。在这个时候,气温会降到最低,也意味着农历这一年已接近尾声,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新的序曲马上奏响。
往往在这个季节,我们文学爱好者会写一些随笔或诗歌,表达对过去一年时光匆匆而过的感慨,以及对新的一年期待和憧憬,还会回忆起儿时小寒节气发生的一些趣事。
在小寒时节,农村一般会降雪,不说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但会是白雪皑皑,天地茫茫一片,屋檐下还会挂着冰钩儿,形态各异。上学时,父母会让我们穿上厚实的棉袄,还会叫我们带上一个炭炉到学校,因为炭炉里面有木炭,可以取暖,坐在教室上课时不至于冻得瑟瑟发抖。在上下学的路上,我们脚穿着绒鞋踩在雪地上“咯吱咯吱”作响,而且会边走路边唱着儿歌,如《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小儿郎》《童年》等,那时候作业不是很多,学习压力好像不是很大,心情特别好,路边的花草向我们招手,空中的太阳笑意荡漾。
“头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表示每年从冬至开始即“进九”,反应天气由冷转暖的过程。小寒节气尽管天气寒冷,但大家总能想一些简单快乐的办法来取暖,如坐在墙壁边晒太阳,点燃一个树蔸子,然后围成一圈,坐在旁边烤火聊天,听录音机,哼几曲小调,享受那份温暖和宁静。
我们记得这个季节,农村许多家庭都会选择在大天晴烫豆糕。每当我家里烫豆糕,我们姐弟四人会争先恐后到灶门口烧火,但父母不放心,因为烫豆糕时烧火,不能像煮饭那样用几块片材即可,而要用柴丝,并且要把柴丝散开,这样可以保证豆糕一次成形。 等母亲把新鲜豆糕烫出来后,我们立马用红糖撒在豆糕上,吃起来香甜可口。邻里都会来尝一尝,还会帮忙剪豆糕饼,然后拿到太阳地里晒,充满了温馨。
儿时我们记得父母的几句口头禅,如“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是表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待。“少年不知勤学早,老来方悔读书迟。”父母用这句话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段时光、每一个时刻,不要浪费青春大好光阴,要通过努力和奋斗,让生活更加美好而充实。
弹指一挥间,四十年已成为历史,父母也离开了我们,我们已快进入知天命之年,不禁感叹:“岁月从来不饶人,多少困苦自己吞,我也丢掉了从前的天真”。
时光匆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但愿我们始终做到自省自重,不卑不亢,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珍惜并把握好当下的时光,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与有缘人并肩同行,与无缘人一别两宽,不纠缠不贪恋,日后好相见,并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岁月未曾老,又是一年春光好。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生和希望,希望我们常回家看看,父母健在,多孝敬父母;父母不在,亲戚之间、邻里之间多走动,增进亲情,分享家人的喜怒哀乐,让真诚的交流成为家庭的常态,而不要让手机替代沟通。
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以诚相见,心诚则灵,让我们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并互相帮助,开路搭桥,让我们在人生旅途上走得更顺利,仕途更进一步,如果产生了误会要及时消除,尊重彼此的差异,增进彼此的了解,让友情得以升华。但愿在新的一年,我们都能享受到更多美好的时光,并砥砺前行,不负韶华,尽全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作者 王剑 ,男,1976年生于蕲春,自幼爱好文学,曾参加湖北电大函授,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出社会参加工作后,主要从事通讯员工作,近年采写了大量内容丰富、生动感人的新闻报道,连续多年被评为黄冈日报社模范通讯员。在写新闻报道之余,还坚持写作散文随笔。去年以来,有不少的文章见诸报端。文字散见于《黄冈日报》《鄂 东晚报》等报刊。现为黄冈市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