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密咸田村“千万工程”助力的成功密码》
作者:方秀华
“千万工程”是一项旨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书写了波澜壮阔的美丽乡村建设篇章。昌江县昌化镇咸田村,便是这美丽篇章中的一个精彩段落。这座位于海边的村落,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显著的发展成就,展现出“千万工程”的强大力量和深远影响,今年3月,咸田村入选2023年海南省和美乡村。
江海亲抚的绿色草原
“‘阿勒泰草原’是我们咸田村的骄傲。”湖南工业大学毕业的返乡女青年、咸田村村务专员孙青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写满了自豪。
咸田村位于昌化江入海口,三面环水,西至大海边,南至昌化江,北至后面河。海水涨潮时村庄形成一座小岛。更令人称奇的是,在江与村之间,是一片广袤的草原。这片草原与常见的内陆草原不同,它在昌化江入海口的江边上。海水涨潮时,草原就被海水淹没,江面上看不到草原。海水退潮时,草原从江水中慢慢的展现出来。绵延数里的绿意一直伸展至水里,它与昌江和大海无缝衔接。阳光下,碧波荡漾的江、海、草原融为一体,蓝中有绿,绿中嵌蓝。
站在岸边眺望,绵延的草原如同一片绿色的海洋,在海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波浪。这片大自然馈赠的一幅绝美画卷,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承载着咸田村人的希望与梦想。

乡村振兴工作队驻咸田村第一书记张传峰介绍说:“如果你前些年来到这里,这片草原并不是这样的。曾经,由于过度的放牧和过度的开发,让这片草原变得斑秃不堪,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合理开发,部分区域出现了沙化和退化的现象,村民们散养的牛羊挤满了草原,导致草原生态环境越来越差。在千万工程的带动下,咸田村的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保护生态的重要性,他们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恢复这片草原的生机。村里成立了草原保护小组,制定了严格的放牧规定。同时,村民们还积极参与草原的植被恢复工作,自发种植适合在海边生长的草种。咸田村人积极采取行动,投入到草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中。在政府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下,村民们组织起来,种植防风固沙的植被,加强草原的灌溉和养护。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的海边草原重新焕出勃勃生机。草原的生态改善也为咸田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现在,这片海边草原不仅成为了咸田村的独特景观,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每到节假日,草原上便会搭起五颜六色的帐篷,人们在这里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蓝天白云下,孩子们在草地上欢笑奔跑,放风筝、踢足球,大人们则坐在一旁,欣赏着美景,品尝着美食,感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惬意。”
眼前的“阿勒泰草原”海边草原,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更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它是众多候鸟迁徙的栖息地和停歇站。每年秋冬之际,成群结队的候鸟会来到这片草原上觅食、休整,为它们的漫长旅程补充能量。
牛气冲天的致富之路
“哞哞哞……”走进咸田村的黄牛养殖基地,此起彼伏的牛叫声不绝于耳。在山坡上、田野间,随处可见黄牛悠然自得的身影。这些黄牛,是咸田村村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也是他们致富奔小康的希望所在。因为咸田村常年被海水环绕,人均土地面积较少,土质非常不好,种植灌溉成本较高,使村民陷入“有地不能种”的尴尬境地,村民大多靠海吃海、常年以打渔为生,最终导致全村400余亩田地撂荒近二十年之久,极大地浪费了土地资源。村党支部、村委会积极探索产业振兴的出路,以村集体申报黄牛养殖项目,向县里申请了200万元的产业资金。并通过“小田拼大田”的方式,盘活全村256户村民的闲置土地资源,把378.05余亩水旱田从村民的手中承包出来做牧场,用以发展规模化养牛产业。
其实,咸田村的黄牛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曾经由于养殖技术落后、规模小,产业发展一直受到限制。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村民们逐渐转变观念,黄牛养殖业实现了质的飞跃。2022年11月20日,咸田村已建成生产经营规模为年保有量150头生态活牛的牛场,包括黄牛饲养区、粪污排污区、工人生活区等共计2600余平方。为了提高黄牛的品质和产量,村里专门邀请了养殖专家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从饲料的搭配到疫病的防治,从牛舍的建设到繁殖的管理,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乘“千万工程”的东风,村里引进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成立了黄牛养殖合作社。合作社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等服务,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益。
老孙是村里的养殖大户,他说:“加入合作社后,我们学到了很多科学的养殖方法,合理的饲料搭配、疾病防控等。现在,我的黄牛长得更壮了,卖的价钱也更高了。”
除了技术和管理的改进,咸田村还注重黄牛品种的优化。他们引进了优质的黄牛品种,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提高了黄牛的品质和产量。同时,村里还积极拓展销售渠道,通过网络鼓励村民平台和线下市场相结合的方式,将黄牛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如今,咸田村的黄牛养殖业蓬勃发展,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牛肉加工厂、饲料加工厂等相继成立,为村里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乡村振兴的和美乐章
咸田村创造了昌江边的绿野传奇,在落实“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的步伐坚实而有力,带来了神奇蜕变。村党支部书记钟利武说“我们在鼓励村民致富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村集体经济。一是集体滩涂土地出租,咸田村将1000余亩集体滩涂土地出租给虾塘承包者用于养殖。二是成立昌江咸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2022年咸田村党支部依托乡村振兴产业资金200万元,成立咸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黄牛,现已建成养牛场4.34亩,购入黄牛86头,截至2024年9月初已衍殖89头小牛。如果资金允许,准备近期再购买数10头母牛,以达到100头母牛,以推动黄牛养殖业进一步发展。”
咸田村在短短的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振兴工作队驻咸田村第一书记张传峰说“在咸田村,无论是海边草原的保护与开发,还是黄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村民们的勤劳和智慧,更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为了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了防洪楼、卫生室、篮球场、公厕、污水处理池。现在,村民日常饮用棋子湾水厂自来水。全村道路达到了硬化亮化。同时,我们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吸引和鼓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创业,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目前,我们正在利用大好时机,鼓励和支持村民开办民宿和农家乐,让游客来到咸田有玩、有吃、有住。”
在江边,我们采访到了网红“哈明玩海”。去年,在外地打工的咸田村青年陈江明带着外地的女朋友返乡创业,他利用“哈明玩海”自媒体账号,宣传家乡风光和产品,一边和爸爸妈妈出海捕鱼,一边开直播,火爆网络。
咸田村在“千万工程”的推动下,坚持规划引领、产业融合、生态优先、群众主体的发展理念,赶立潮头唱新歌,小村庄创造了大奇迹,实现了华丽转身,从一个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单一、生态环境欠佳的村庄,发展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兴旺、生态益居、和美乡村。在这里,人们用勤劳创造着美好的生活,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咸田村将会以更加崭新的姿态,迎接四方来客,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