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屯德政碑记(碑文)
供稿/张荣新
夏津县城东北二十五里于里长屯,自大明洪武二十五年遗民一百一十户,崇祯十三年至大清初年戚逢大欠,又值寇乱,堤上飞沙,堤下不可种苗,洪水涝积不退,人死九分,丁地遗累,天灾人祸,房屋颓尽,故土荆棘丛生,既有二三百乡民早避他乡,归期无日,何年何载?至此仅剩七十九户,参政路务沙河堵塞,里屯长上控前苦,恳请此地为七折,李公上谕,万历年间上差智七县稽查,即清国赋尾欠,解屯民之苦,免税更生。
大清顺治七年,里屯长田雨润恭叩朝官,诉实情其飞沙同其果,沙碱除壑,累以同久,而屯疾苦矣!朝官夏公单骑遍历,注视屯苦,立庄头以察,确无宿路,且口已断胃,上政章,至此减税两次,为一百八十顷和八十顷。
为不忘前辛之苦,不忘皇恩,里屯长田雨润组织全村乡民,在村东北侧修建祠堂一座,立德政碑,永示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