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王佐臣现代诗 “倾诉与沉默同样”评者:笔芒
这首诗围绕人生的复杂境遇与应有的态度展开,充满哲理与感悟:
直面人生苦难:开篇 “风雨缠绵,却有意无意蹂躏心田,催人老” ,用风雨象征人生挫折,形象展现苦难对心灵的折磨与对生命的损耗,奠定了沉重基调。
放下过去,拥抱未来: “既然难以舍弃斑驳眷恋,不妨翻过此篇,迎有限的花鸟明天” ,表明即便过去有诸多不舍,也要勇敢放下,积极迎接未来美好,体现豁达与积极的人生态度。
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任前路山陡浪颠,谨记舟绕礁马越崖飞,千里寻良缘” ,即便前路艰难险阻,也要像舟船绕礁、骏马越崖一样坚定信念,努力追求心中所求。
超脱世俗,敬畏生活: “苦乐人生糸悬念,当怀揣敬畏去踏歌梦园,逃离世俗” ,强调人生充满未知,要心怀敬畏,追求精神富足,摆脱世俗束缚。
坦然面对人生: “待到领悟一切云烟,何需怨,过客两手空空” ,诗人认为当看透人生如梦、一切皆空,就不会有抱怨,以平和心态接受人生的无常。
这首诗在语言和艺术特色上颇具亮点:
一(语言特色)
- 凝练含蓄:用简洁文字传达深刻情感与哲理。如“风雨缠绵,却有意无意蹂躏心田”,简短语句将人生苦难对心灵的影响精准表达,引发读者思考。
- 形象生动:运用丰富意象营造画面感。“花鸟明天”“山陡浪颠”“舟绕礁马越崖飞”等,使诗歌内容更直观可感,增强感染力。
- 富有韵律:虽非严格格律诗词,但节奏自然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 “颠”“缘”“园” 等押韵,增添音乐美。
二(艺术方面)
- 象征手法: “风雨”象征人生挫折磨难,“花鸟明天”代表美好未来,使诗歌思想情感表达更委婉深刻。
- 对比映衬: “山陡浪颠”的艰难与“舟绕礁马越崖飞”的勇敢坚定形成对比,突出面对困境的无畏精神。
- 升华主题:从感慨苦难、表达决心,到“领悟一切云烟”“过客两手空空”,将对人生的思考升华到超脱豁达的境界,引人深思。
○○○
(附:原诗)
倾诉与沉默同样
作者:王佐臣
风雨缠绵
却有意无意蹂躏心田
催人老
既然难以舍弃斑驳眷恋
不妨翻过此篇
迎有限的花鸟明天
任前路山陡浪颠
谨记舟绕礁马越崖飞
千里寻良缘
苦乐人生糸悬念
当怀揣敬畏去踏歌梦园
逃离世俗
待到领悟一切云烟
何需怨
过客两手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