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4日,首届“中国·鹰潭微诗城”文化活动周在鹰潭市开幕,此次活动由江西省作家协会指导,鹰潭市文联主办,鹰潭市作协、微诗协会协办。鹰潭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黄忠讲话,江西省省作协副主席曾清生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谭五昌,《中华辞赋》总编辑石厉,鹰潭市文联党组书记彭新华,鹰潭市文联主席王军,鹰潭市微诗协会、信江韵微诗社总策划张火炎(火火),鹰潭市作家协会主席艾建新、华夏微型诗社创始人郝长印(飞马)、诗心斋微型诗创始人孙月龙(雪石)、鹰潭市微诗协会会长唐萍、、鹰潭市朗诵协会会长占秋香等国内百余位专家、诗人出席会议。

浅谈微型诗的写作
作者:孙月龙(雪石)
(主旨讲话提示提纲)
微型诗,或称三行诗,是一种极简主义的诗歌形式,它要求诗人在极其有限的字数内,以最凝练的语言传达深刻的情感或意象。要写好微型诗,除了遵循传统的诗歌创作原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特别的技巧:
1明确主题:三行诗虽然简短,但也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情感、自然、人生哲理等。在写作前,先确定好主题,有助于更好地构思和表达。到底我们要做什么,是要写人、写景、写事、写实、写虚、写情、写历史、写现在、写热点。在创作三行微型诗时,要明确自己最想要表达的核心情感或主题。避免内容过于繁杂和分散,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关键的点上,使整首诗围绕这个核心展开,让读者能够迅速抓住诗歌的主旨。。。。。。
2抓住瞬间,捕捉灵感:时刻保持敏锐,留意生活中的细节、瞬间的感受、独特的场景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创作的灵感来源。三行诗往往捕捉的是生活中的某个瞬间或片段,因此要善于观察生活,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或深刻的瞬间,将其转化为诗句。因为三行诗比较短小,所以我们在创作时,要想清楚,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一个点,死扣一个点,感悟一个点。。。。。。
3阅读经典,语言精炼:精炼语言是微型诗创作中的首要任务。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中,每个字、每个词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以确保它们能够承载zài最大的意义和情感。这就要求诗人具备高度的语言敏感性和选择能力,能够从丰富的词汇中筛选出最恰当、最有力的词语。确保它们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你想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4创造意象: 创造意象是微型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通过具体的图像或场景,诗人能够唤起读者的联想,让读者在有限的文字中感受到更广阔的意义。意象的运用可以是视觉的,也可以是听觉的、嗅觉的,甚至是触觉的,它们共同作用于读者的感官,让诗歌的意境得以延伸。精心挑选一个具有强烈感染力和独特性的意象,这个意象能够有效地承载和传达诗歌的核心意义。通过对意象的生动描绘,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5创造独特的视角: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描述事物,给读者带来新奇的感受。突破常规:敢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和表达模式,尝试新的创作方式和手法。举个小例子,本次参赛作品描写悬棺题材的有很多,但是描写视角大多数都是在岸和船,我们可以尝试一下从洞里向外看、从山顶向下看、从悬棺处看三个角度进行构思。。。。。。
6情感真挚:三行诗往往能够打动人心的,不是说你写了多么华丽的词澡,也不是你写了多么深奥的句子,更不是你为了完成诗歌跳跃性而东一句西一句,而是因为你创作的真情实感,能够触动读者的情感,达到共情。在写作时,要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你的喜怒哀乐。强调情感是微型诗的另一个关键点。由于字数的限制,微型诗往往需要诗人用最直接而强烈的方式来表达情感。这需要诗人深入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那些最能触动人心的情感点,并用简洁有力的句子来表达。。。。。。
7巧妙构思:三行诗的构思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对比、象征、隐喻等手法,使诗歌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深度。同时,也可以尝试不同的结构和韵律,使诗歌更加新颖和有趣。利用空白也是一种表达方式,在三行诗中,空白不仅仅是文字之间的间隔,它还可以用来强调某些词语或创造节奏感。通过巧妙地安排空白,诗人可以引导读者的阅读节奏,甚至在无声之处传达出更深层的意义,但是我不建议空白这种方法在一首诗中使用太多次,这样反而弄巧成拙了。。。。。。
8紧贴实际:总书记在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讲话时说: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这次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坚持”的要求——“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可以说是抓住了根本、说出了关键。唐代诗人白居易这一诗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生动反映和印证了千百年来人类社会现实生活和发展变迁一直在为人们的文学创作和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素材。文学是为当下服务的,所以我赞成微型诗的创作也要围绕当下题材进行创作。。。。。。
9制造反差:在微型诗中,可以通过设置对比或矛盾的元素来增强诗歌的张力和吸引力。例如,将美好的事物与痛苦的感受相对比,或者将渺小与伟大并置,这种反差能够创造出更强烈的艺术效果。。。。。
10深度思考:深度思考是微型诗创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简短的篇幅中,每一个字都至关重要,因此需要诗人深思熟虑每一个字的选择和排列。这种深度的思考,往往能够帮助诗人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之处,从而创作出具有深刻内涵的微型诗。。。。。。
11批判诗歌的创作: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反复强调,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不能都是表扬甚至庸俗吹捧,阿谀奉承。然而我们今天的文艺创作却失去信仰、失去灵性、失去判断、失去方向,是整个民族缺乏想象能力、缺乏自由精神、缺乏思考意识的表现,这是当下文艺创作的最大危机。文艺批评退化为文艺表扬,文艺创作便失却监督利器。健康的文艺批评标准有许多,最重要的,就是能宽容、理性地对待与自己文化主张相异的文化实践。。。。。。
12微型诗不能云里雾里:有的诗人作品,用的词语都是不常用的生僻词字,要不就是古汉语中的文字,显得很多学问。还有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杠子,让人描不清头脑。下面就这个我展开说一下。。。。。。
13反复修改:好的诗歌往往需要经过多次修改和打磨。在写作完成后,不妨多读几遍,看看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要克服写出来就发出去这个习惯,有的诗人,为了想表达我自己有能力写出好的诗歌,写完就发,甚至还有错别字。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改动就能让诗歌焕发出新的光彩。。。。。。

孙月龙,笔名雪石,中共党员。北京市优秀文化志愿者,首都图书馆朗诵团队艺术指导,北京市百名优秀阅读推广人。中国萧军研究会第四届常务副秘书长兼朗诵艺术部部长;中国煤矿文工团艺校表演系客座教授;文旅部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第八届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林业大学优秀授课教师;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互联网中心主办“红色百年”演讲活动名誉顾问;中国文联出版社《呦呦鹿鸣》图书主编;曾任央视频主持人;北京电视台《芳华归来》名誉顾问;2024中国教育电视台春节特别节目艺术指导;多次担任央视、各部委、北京市等主办朗诵大赛评委;先后从教于国家统计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公安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盲文图书馆、前门街道、斋堂镇等单位朗诵教学;雪石先生已荣获“人民网文化领域年度创作者““中国诗歌年度诗人”“朗诵艺术家”“优秀指导老师”“2023最美志愿者”等称号。朗诵作品、诗歌作品被人民日报、央视、学习强国、北京日报、北京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刊发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