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右侧有几颗很大很大的柳树,同事老高总喜欢拿柳树说事,来炫耀他们老家,我也是本地人,对于我来说,柳树是随处可见的。那一株株与村舍朝夕相伴的柳树,给故乡增添了几多妩媚,也凭添了几多诗意。由此,使我对家乡的柳树情有独钟。那枝杆挺拔的形象在我的心中,虽不婀娜,却可亲可敬,与故乡一起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记忆中。柳树生命力极强,人们常说:“有心栽花花不活,无意插柳柳成荫”,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也有着极强的生命力。随便截一段树枝,插入土中,它便可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用不了几年便可成林,每年春天刚到,柳树便冒出鹅黄的嫩芽儿,尖尖地象在翘嘴报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你说古人咋那么会说来?平淡质朴的柳树,竟让人家歌颂得你佩服的五体投地。翠绿翠绿的柳叶儿,一串串挂在枝头,远远望去,一片星光灿烂,不由人想起“金丝弄晓光”和“平铺鸭绿和烟重,淡染鹅黄著而轻”之类的诗句;真的不是吹,诗意就是这个时节冒出来的。灵感,也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柳芽儿特有的香气,在故乡的原野上飘荡,口含腹吸,不由让人把一段人生嚼得苦香……
60后的小时候,每家每户富裕的不是很多,家家都很穷,吃饱肚子已不容易,至于吃菜,是可想不可及的事。野菜刚一露头,各种无毒能吃的植物叶子,便被拔个精光,于是嫩嫩柳叶芽儿便上了贫困人家的饭桌。柳芽儿嫩嫩的,从树枝上捋下,回家放进滚烫的热水里,捞出来在凉水里一洗,然后再浸泡两三个小时左右,放进小盆,用盐、蒜泥一调,便是一道味道鲜美的菜。记得那是一个春天的傍晚。月亮刚刚升起,冷冷地挂在枝头,村边柳林里早已沉寂下来,低处的柳叶儿早已被人们捋得精光。
为了让家里人吃上柳叶菜,姐姐叫上我,来到了庄下面的小柳林,为了折下柳树尖顶的柳叶儿,姐姐不惜爬上两三丈高,树枝刮破了衣衫,姐姐根本顾不得,那时我在树下仰面望着姐姐,伸出干瘦的小手承接着旋旋落下的树枝。不知为何,那情景象一幅渴望求生的油画,让人看了总想总想控制不住的流下泪来,这幅场景多少年来在心头总也抹不去。跟着我戚薇的脸部一直保留到现在?
过了多年,阴错阳差的让我也有了一份职业,在众多的同学当中我不是怎么优秀,但很多的同学看不上教师这个行业,这样,我就参加了工作,得了红皮本。刚揣上它时,很有些欣慰,因为我知道那里面不但有标准的粮油供给,而且还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神秘。渐之后来,兴奋少了,反而生出许多凄楚。一个小红本儿就把我从父辈们流汗的热土上拨了出来。我究竟得到了什么呢?身在办公室,我却没有有些人那般潇洒;宽宽的大街,我总觉得拥挤;高楼大厦,我不觉亲;高朋满座的酒会,霓虹灯闪烁的卡拉OK,我全然不觉兴奋。即使在公园、广场,在绿叶婆娑、风姿优雅的垂柳下,我也总感觉缺了点什么,觉得它没故乡的柳树可亲。或许是我的躯体里早已注满了柳叶儿营造的血液吧,总让我难以忘记自己是一个吃故乡的柳叶儿长大的农家男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