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想再活二十年
文/龙茂泉
我与这位百岁老人是同乡,与他的相识还得追溯到40年前我从部队退伍返乡考干到原安居公社办公室工作时,每天上班都要路过大巷子的地方,他的家就住在那,也是我的必经之路,久而久之,我们就相互认识了。出于各自为生存打拼的原因,彼此之间可以说没有半点交集,仅仅相互碰面了互相打个招呼这么简单,他问我一声:“龙秘书,上班去呀?”我回答一下“嗯,您吃饭了吗”?!
老人住在大巴山腹地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它四面环山,被群山所拥抱着的盆地里,每到春天到处开满了油菜花,金色一片,十分抢眼。在盆地的东侧有大土丘凸起,形成一个大大土丘梁子,站在这梁子上俯瞰,东侧毗邻秭归县的归平河和西侧的长江三峡的“香格里拉”4A景区巴人河尽收眼底。这里海拔600余米,四周群山环抱,居于山中盆地,避风向阳;青山叠翠,万木葱茏,气候宜人,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拔落差大,小气候特征明显,垂直差异突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村里那棵树龄1500余年紫薇树王庇佑着这里的百姓,老百姓叫它神树,很有灵气。据说,心诚的人三牲祭拜神树,献三丈三尺红布,三十三次叩首,可求子得子,求福得福。这个隐匿在大山深处的仅200多人口的小村落里,方圆500米以内9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0余人,其中百岁老人2人,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
“七十岁老人比较小,八十岁老人不算老,九十岁老人身体好,百岁老人精神好”这是对长腰岭村长寿老人的真实写照。
一个冬日暖阳的下午,我和文友田兄老师慕名前去拜访百岁退役老兵田天顺老人,刚走进门,老人面带笑容与我们打招呼:“这不是龙秘书嘛,真是稀客!”我说:“还是1982年在安居公社办公室时见过您,一晃40多年过去了,您记性真好,还能记得我?”我和同行来的文友会心的一笑,“这哪像100岁的老人,比我这个60多岁的人的状态还好些。”只见老人精神矍铄,耳聪目明,十分健谈,与我们讲起了家长里短以及他在部队当兵的故事,老人的儿子找来了田天顺的户口簿和立功证书等珍贵资料,只见户口簿上清楚记载:田天顺,男,生于1922年7月8日,身份证422823192207081774。
田天顺老人1942年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在“国军”呆了八个年头。1949年8月随国民党军队在长沙投诚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过解放战争、广西剿匪。1950年8月1日,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签发命令,授予大功一次,尔后在剿匪中立小功和三等功共四次。1955年退伍回乡当农民,才结婚生儿育女,膝下四女一男,如今四世同堂。
当我们问其老人目前的生活状况时,老人打开话匣子:“现在的生活那真是好得没话说啊,国家按月给我发退伍军人补助金一千多元,还有高龄补助每月500元,真是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儿女们都很孝顺,生活无忧,吃穿不愁。”
当我们问起老人在部队的情况时,老人兴致勃勃地讲起解放初期的1950年广西剿匪的战斗情景,老人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在广西瑶山剿匪因本人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立下战功,为自己的人生写下了最为精彩的一页。
广西瑶山,山大人稀,森林茂密,是藏污纳垢之地,也是土匪作恶多端的活动区域。部队几次奉命缴匪,因匪首凭借山高坡陡的地形,娴熟的步行通道,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几度攻克都无功而返。
当我们急行军到达瑶山山脚,稍作休息调整,就接到了上级的命令,命令我部择日缴匪。战前召开了动员会,首长要求我们要勇猛顽强,不怕牺牲,战无不胜,保证完成缴匪任务。于是,我部聚集精兵强将,兵分四路包抄夹击匪军大本营。趁一个月明风轻的夜晚,我们静静地钻入密林,只待冲锋号响起。
就在天刚黎明,山顶还有浓雾时,能见度不足30米,我手持冲锋枪,带着一名当地民兵,任务是干掉夜班值守的哨兵。我慢步轻声悄悄靠近匪军院墙,只见院墙墙体坚固厚实,枪眼密布,枪管伸出墙外,我叫民兵先上,我作掩护,民兵见墙高防守严,硬是不敢攀爬跳入,紧急关头,我只得将民兵当人梯,站在他的肩上,翻身一跃,跳进匪军三米多高的大院。岗哨听到响动,持刺刀向我迅猛冲来,瞬间,刺刀已穿透了我的衣服,当他再次补刀刺来时,说是迟、那是快,我纵身跳起,一个扫螳腿将其踢翻在地,缴了他的枪,他乖乖跪地求饶,其他几名土匪岗哨见状,只得俯首称臣,再无抵抗。我打开院墙大门,冲锋号响起,四路伏军直插匪巢。土匪如梦初醒,吓得屁滚尿流,这一仗没费一枪一弹,除几个匪首从地道或羊肠小道逃跑外,其余均被生擒活捉。
此次缴匪战役,我缴获手枪6支,战利品有枪支弹药、金元宝、衣物被褥等,装了一卡车。我也荣立了大功一件,还是时任四野林彪司令员和罗荣桓政委签发的。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健康地活着,惟有活着,才会享受人间的喜怒哀乐,才能享受其国家政策红利的恩泽,才能感受今日华夏之盛世!
田天顺老人生来性情豁达,善于言词,精神饱满,满脸红光,目明耳聪(只是左耳听力略有下降),日常生活完全自理,时常做点家务活,每天有雷打不动的午睡习惯,老人无不良嗜好,不抽烟,偶尔喝点小酒,注意养生。儿女孝顺,家庭和睦,生活幸福。
当我们调侃地问起老人有什么长寿秘诀时,老人思索了一会儿乐呵呵的笑着说:人要乐观豁达、心胸开阔,不与他人争吵,不与儿孙置气。“心态好,身体才好。身体好,寿命才长”。
谈到对未来有什么期许时,老人笑着说:“我已经100多岁了,看到现在世道好,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我觉得还没活够,越活越想活。听说我们长腰岭村马上有两条高速公路从这里经过,我还想看到高速公路通到长腰岭的那一天,所以我还想再活二十年!”
2025.01.写于峡江巴东
作者简介:龙茂泉,50后,土家族,湖北省巴东县人,中共党员,退休公务员。巴东县网络媒体协会理事、恩施州作家协会会员、恩施州网络媒体协会会员、湖北省自媒体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峡江布衣》主编,《白鹭文刊》副主编,《世界文学》签约作家,《中国乡村》终身作家。其作品入选《中国当代散文精选》《中国最美游记》《鄂西文史资料》《乡村作家》《工友》等20余种书籍,数千篇作品见诸全国各类报刊杂志。最高人民法院荣誉天平奖章获得者,两次获政府新闻奖。2021年以来获得国内各类征文大赛及省州县征文大赛各等次奖30余次,“大美东方”首届、第二届全国诗书画作品大赛金奖得主。著有散文集《清泉乡音》《南坪印记》,2023年10月荣获恩施州“风范长者”。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启事
墨韵新年•中华黄河杯文学盛宴大赛征稿启事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