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武汉市东西湖区碧海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洪山区长职苑社区组织30多名退役军人,跨区从武昌洪山区南边来到东西湖西边,坐着大巴车,走进碧海社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展了主题为“不忘初心、坚定信念”的系列参观活动。
碧海社区组织退役军人及家属、社区工作人员、碧海花园精博幼儿园小朋友,在碧海社区的贝壳空间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隆重欢迎这批特殊客人的到来。
接着,常务副团长甘新跃详细介绍社区党委以社区广场“贝壳空间”为坚实阵地,精心布局,打造成了“一桥两园三基地”。用切实的行动架起了和社区居民沟通的桥梁,随后,退役军人们走进了“红色印记”博物馆,参观了全国道德模范马旭、颜学庸夫妇微型博物馆以及天顺老兵事迹展。巾帼红志愿者巧手制作的色彩鲜艳、造型各异手工品,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随后,一行人来到碧海社区新办公楼,社区“勿忘我助餐服务站”的志愿者们递上的一杯杯热呼呼的果茶温暖了大家。
最后,刘天顺团长以“脱下橄榄绿,穿上志愿红”为主题,为大家讲述了老山前线猫耳洞的故事,分享了他在战场上的英勇经历以及退役后“退伍不退色、转业不转志”的志愿服务事迹,常务副团长甘新跃也通过PPT介绍了“天顺老兵志愿服务团”的发展历程和志愿服务项目。
此次活动不仅加强了长职苑社区与碧海社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更让退役军人们深刻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魅力和力量。他们纷纷表示,将发扬部队优良传统,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继续为国发光发热。组织这次“红色一日游”的退役老兵秦彭激动说:我也是一名退役军人,今天参观了“红色教育基地”;学习了“天顺老兵志愿服务团”经验;聆听了刘天顺老兵的感人事迹,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我将带更多的社会团体、退役老兵团队及志愿服务团队前来参观学习打卡,传承红色基团,使老兵精神发扬光大。
附刘团长红色宣讲摘录部分内容——
一朝戎装身,终身军旅情,退伍不退色,转业不转志。我今年70岁,1973年入伍,当兵第一年上半年就荣立了三等功,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被评为全军学雷锋标兵,在部队期间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2020年被评为武汉市文明市民;2021年被武汉市文明办评为最美志愿者;2022年被市委评为武汉市楷模;五月被武汉市委、市政府评为模范退役军人等荣誉;2024年在“二优一先”中被武汉市委评为优秀党员;2024年7月1日,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在“口罩事件”中,我凝聚退役军人和志愿者的力量,由金银湖街副主任王少勇在湖北五峰为团队授旗,碧海社区党委书记薛晖在湖边广场为团队授旗颁牌,组建了300多人以我个人名字命名的“天顺老兵志愿服务团”,现发展壮大为870多人。带领团队43支队伍,累计参加各类志愿服务326000多人次,提供各类志愿服务1034000小时,覆盖全国省外内及武汉三填达上千万人。如“口罩事件”期间对社区5个出入口、11个点位每天出动志愿者少则50多人,多则200多人,吹拉弹唱的文艺团队变身志愿者参入疫情防控。天顺老兵志愿服务团下设九个部一个办公室:为老服务部、培根护苗部、老兵关爱部、应急救援部、消防安全部、优化环境部、文体健身部、宣传报道部、巾帼服务部、共九个部门一个办公室,涵盖了社区工作的方方面面。2022年团队获武汉市“英雄城市.先锋有我”先锋团队光荣称号,2023年被市、区评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团队在参加东西湖区及金银湖街各部门组织的“你有呼,我有应”为老服务、“我心爱民,编织有爱”等各类项目竞赛中,荣获六项大奖。
在河南发大水,青甘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团队抢险救援、救灾,组织志愿者及居民捐款捐物10000多元,物资8000多件。到福建的泰宁、湖北五峰帮助苏区及山村的孩子结对助学。
团队每天都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月的9号为老服务日,每月的15日是义务理发日,每月的12号是优化环境安全巡查日,每月的第一个星期第一天和每周四下午为关爱日(关心下一代自闭症儿童培根护苗),每周五下午为巾帼服务部“我心向民,编织有爱”服务日,每周六上午为少年儿童朗诵班开班日。2023年开展各类大型活动达217起,今年天天都在开展大型活动,有时一天开展六场大型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志愿者自费自掏腰包帮助老弱病残、弱势群体、癌症患者,自闭症儿童、抗美援朝老兵、孤寡老人等帮扶金额达376000元。(方苑 朱艳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