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飞来了
金后子
2025元旦的早晨,太阳刚刚露出半个脸蛋,九十岁的老岳母正在清扫客厅地面,妻子突然叫到:“看,玻璃上怎么有一朵花,是不是昨晚和(外孙)扔沙袋扔的?”我忙跑过去看,嗬,玻璃上的图案,是木棉花般的白色花朵,细看有兔子的形状,两只耳朵高高竖起,还带有笑意。惊诧!
老岳母用抹布反复擦拭,力图把图案擦掉,可费了半天劲也无效。妻子走近看了看,说:“是从外面涂上的,从里面擦不掉。”“从外面涂上去的?谁干的?”我不解地问。“谁干的?鸟干的,是鸟儿撞上玻璃留下的痕迹,是鸟儿的图画。”妻子答。
端详着图画,有着雪花般圣洁的图画,使我的思绪在时光的长廊里穿梭,倏地想起幼时母亲经常说过的话,鸟儿、燕儿是专挑积善人家搭窝入住的。莫非这只留有痕迹的鸟儿是想飞入我家?应该是的,琉璃是透明的,她只管飞,根本意识不到屏障的存在,所以没有飞进,撞上了玻璃,留下了清晰的印记。
鸟儿,吉祥,积善……这些美好的词语在我脑海里翻滚着,旋转着,滚来转去,就想到了刚刚过去的2024,感觉它过得是那样匆匆,可以说一转眼就走过了。哈,之所以感觉快,或许因为过得充实吧?日子充实了,就感觉时间快了、短了,这是一种美丽的错觉。是读书、写作、书法三套马车一起跑,把日子过充实了;也是它们,把岁月缩短了,没时间考虑别的,更没时间考虑老来的事。
在这忙忙碌碌的一年里,先说周三读书会吧。从山大路到和苑社区再到万泰集团,半年之内挪了三个地方。话好说,事难办啊。从选址到论证到洽谈到成行,不花钱还想多办事、办好事,个中滋味只有操作者知道。好在我们选择的是一条阳光之路,是优中选优,是由弱到强之举。一路走来,周三读书会已是第六站。当挺进万泰集团那敞亮的院落,看到那宽绰明亮的会议室,那高端的音响设备,看到宣传文学成果的大屏幕,看到王桂芝那忙碌的身影,尤其是柳方洲老总发自内心的支持,真是高兴透了。入驻万泰后,周三读书会的人气越来越旺,作品越来越多,真的有河流奔腾不息之感,怪不得柳总为2024年周三文集所撰序言的题目是“一条清流入万泰”呢;怪不得夜里三点起床,我还给山东散文学会宋登科主任发微信,讨论周三读书宣传图片的事。说不清道不明,只好勉强用“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解释了。因为深深地爱着周三读书会,所以总愿默默地为其付出。
怪不得,周三的微信群里,每天亮点不断,同学们是在分享着成果,分享着快乐呀。特别是一个个话题的争论、碰撞,犹如沸腾的河水,在脑海激荡,泛起一个个涟漪。通过辩论、争论,不知不觉中,大家的思路开阔了,认知提升了,境界更趋高远,作品更加精彩,这岂不是大河的波涛活力所致?怪不得,很多参与者说,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很难见到这种面红耳赤的场面了。是啊,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用作品说话、坚持能者为师、坚持五湖四海、坚持大文学观,永远是我们的宗旨;简单、诗意、美好,永远是我们的目标,追求真善美,永远是我们不变的情怀;我们回望历史,是为更好地拥抱未来!
老实说,原来是不太相信风水之说的,可来到万泰后,我又不得不信了,从7月3日入驻到年底,仅半年时间,读书会竟有近10部作品问世,获奖者更是无数,从国家层面到省到市、从官方的到民间的皆有,的确是百花盛开、万紫千红。乘其势,而为之。继8月推出《正骨》长篇小说后,11月我又推出了散文集《三件套》,当然还在主流媒体上发了几十篇散文。用一位同学的话说:“别说是业余作者,就是专业作家一年出两本书,也是很难做到的。”我解释道:“作品有良莠之分,或许过不了多长时间,我的书皆成垃圾。”然而,看到孟兆军同学发来的微信:“《正骨》是一部批判当代黑暗的《官场现形记》,一部记录当代道德沦丧的《资治通鉴》,一部闲话当今社会乱像的《茶馆》,一部带有反思和预言性质的《三言两拍》。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一个一身傲骨的高知,一个道义在肩的火炬手,一个大写的普通人。”又撩拨起我自信的波澜。自信是前进的动力。深知孟先生掺杂了吹捧忽悠的私人感情,但绝无讽刺挖苦之意,面对这些褒奖的文字,我心里还是热乎乎的,它促我更勤奋,更自律。
《三件套》的推出,是暑假陪外孙打篮球时突如其来的想法。正如序言里所说,我是一个善于抓落实的人,逢事不推不拖,所以说能推出这部散文集纯是硬碰硬的结果,没有任何炫耀的资本。其实,写长篇与短篇,一个是深水区,一个是浅水区,一个是大海,一个是浪花,二者并不矛盾。《正骨》是十几年心血的积淀,在今年绽放;而《三件套》则是心血来潮的体现,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从小喜欢篮球,但因个矮,不得不半途而废。或许是基因的使然,外孙也喜欢上了篮球。通过打篮球,小家伙已由一个羸弱的孩童,成长为一名挺拔的少年,全家人感到莫大的欣慰。我不只一次地跟女儿女婿说,孩子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学习是第二位的,玩就是学,少给他报这班那班,就像吃饭好好吃,零食少摄入一样,逢事要抓主要矛盾。或许他们听了我的话,或许是其他原因,外孙上学后很安静,很自觉,很上进,学习很少让家长督促,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连续被评为优秀学生。每当看到小家伙晃着膀子,“两道杠”在衣袖上飘荡时,我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在秋天与冬天办着交接的时候,二姐无奈地远去了。姊妹六人中,她是第一个向父母报到的。自她离去,就再也不能说兄弟姐妹齐全了,逢年过节就不是过去的滋味了。但值得欣慰的是,在恶性病面前,二姐表现得十分淡定,痛苦的表情极少,后期进入昏睡状,生死不分,像一盏失油之灯慢慢熄灭,也算是一种解脱。写二姐的两篇散文见诸报端,作为像草一般的农妇能留下一点文字记载,也算生命价值的张扬吧。通过二姐的病故,再次提高了我对生命的认知,生与死是牢牢地捆绑在一起的,世上有多少生灵,地下就有多少亡魂,是因为死,才孕育了生,一拨拨,一代代,生生不息,走向永恒。
另一方面,在有限的生命里,离苦得乐、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命质量,是人类不懈的追求。就在这苦苦追求的长河里,有幸通过周三读书会的文友,接触到禅拍大师孙自谦先生,他带领的团队以功法为基础,以绿色疗法为前提,以深层震动为手法,为一个个病患者解除痛苦。经过两个多月的连续禅拍治疗,我这积贫积弱的身体发生了深层次变化,先是血压趋于正常,接着是多年的腰疾得以改善,接着是体重减轻10斤,接着是皮肤干裂消失,接着是血糖空腹6.3,餐后7.2,令人欣喜。通过禅拍体验,让自己明白去淤堵的重要,是治本之策。连续两个月的禅拍,更使我懂得了价值排序的道理,身体是第一位的,是前置,其他是后置。当几位已是中年的禅拍师一站两个多小时,连续挥汗拍打时,触动到了我内心深处,一口气写出三首小诗赞颂他们,诗中写道: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你的脊背板结了\我用手掌击活\你的前胸淤堵了\我用爱心疏通\澎,澎,澎——\一小时一万次\听——\这是天籁之音\你静静地睡吧\我不可有丝毫的懈怠\待你从甜梦中醒来\我的汗水\己化作滋润这座城的养料。有人说有广告之嫌,我却认为是走心的文字,是对普通劳动者的讴歌。别管怎么说,无论接受什么信息,都是讲究缘分的,能接受禅拍理念,且有明显疗效,这是大的善缘,这是祖上积下的德,到了我辈受益了。
当2024最后一抹夕阳到来的时候,“泉映银龄”感动力人物的奖牌领回来了,是单位派车、由专人陪同领回来的,很长时间没有这种待遇了,可以说自从退休后就没再想过。当看到闪闪发光的奖牌时,小外孙指了指说:“又是读书会。”家人都笑了。说实在的,人过六十,什么这奖那奖的,没拿当回事,再者全市几百万离退休人员才推举15名,哪能有咱的份,所以抱着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态度处之,可没想到推来选去,真的把我选上了。思来想去,这都是周三读书会十几年坚守的结果。奖项不在大小,关键是官方对读书会的认可,这对于读书会今后的发展等于多了副盔甲,我在周三读书会说,此奖不属于我个人的,是属于大家的,是上帝的恩赐,是我们的保护神,大家频频点头。
文字写到这里,我轻松了许多,又站在窗前,再看玻璃上的那朵花,她有着玉兰盛开的样子。是啊,花开,预示着又一个新春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写于2025年元旦)

金后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