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衔杯-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投入商业运行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综合新华社、央视网昨夜今晨最新消息,2025年1月1日0时17分,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迎来重大进展,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据了解,漳州核电基地是“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始发地,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其中4台机组已开工建设,安全质量均处于良好受控状态。漳州核电1号机组于2019年10月16日开工建设,是中核集团投资建设的第五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历时1800多天,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成功投入商业运行。
公开资料显示,漳州核电是国之重器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始发地,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华龙一号核电基地,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漳州核电1号机组是首个华龙一号批量化机组,也是华龙融合首堆。“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满足全球最高安全标准,是我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被誉为“国之重器”“国家名片”。目前,“华龙一号”已成为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标志着我国采用华龙一号融合技术路线的批量化首台机组建造圆满成功,为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实现“双碳”目标再添“核”力。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与综合竞争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是‘融合’的成果”,华龙一号批量化项目总工程师室宣称“我们最终的设计方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有更高的安全性、更好的经济性、更优的成熟性与更广泛的厂址适应性等特点”。
笔者志清获悉。融合后的华龙一号同时满足三代核电技术以及我国最新核安全法规要求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最新核安全标准要求,功率提升和换料周期延长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性,以现有经过验证并固化的设计成熟技术为基础,关键设备完全实现自主化,且抗震设计具有广泛的厂址适应性。为全球核电升级换代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成功范例!为此特赋《凤衔杯》为评为贺。
蛇临凤舞开春喜。
新核电、国之重器。
一号华龙、腾越漳州起。
名片靓、闽山翠。
奉安全,
绿科技。
功率满、首堆旌帜。
抗震融芯借势、弯超智。
举世唯吾最。
一一2025年1月3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冰心文化传媒网顾问、《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