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美丽查干湖》作者:张顺富

一泓生态清水 醉美金字招牌
——读《美丽查干湖》
刘梦琦
时值冬月,拜读了张顺富先生新近出版的散文集《美丽查干湖》,让我爱不释手。生于斯,长于斯的张顺富先生,用60篇散文,勾勒描绘洁白圣湖的美景、生态、乡情、民风……不求辞藻之华丽,真诚流露之情感,可歌可泣,动人心弦,撼人心魄。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文学为时代立传立言,《美丽查干湖》记录了乡土风情、叙述人文情怀、承载了生态吉林,助力查干湖这一“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辉,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品鉴这一泓生态的圣水。
生态宜居,和谐共生。良好的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吉林因生态而美,查干湖是最靓丽的明珠,一泓清水承载着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张顺富先生借助长期的细致观察、儿时记忆和多年生活体悟,将查干湖四季分明,物种繁多,物产丰富的生态全貌呈现出来。以饱含深情的文字,记录家乡热土和大美生态,用情用力讲好查干湖故事,让人心向往之,愿置身其中,醉心于自然,钟情于生态。
2018年首长到查干湖考察调研,指出要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首长考察的一年后,2019年12月,吉林高院在查干湖人民法庭加挂查干湖生态旅游法庭和查干湖生态环境资源法庭牌子,积极发挥社会功能,承载宣传环保理念,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查干湖环境资源保护及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服务,不断推进环境资源保护多元共治,用实际行动守护好查干湖这片净水。司法保护只查干湖综合保护生动实践的一个缩影,如今的查干湖,水清了,鸟多了,鱼肥了,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实现了首长所说的“年年有鱼,年年有余”。
文化传承,特色风情。在张顺富先生笔下,火狐狸、獾子、雁鹅等野生动物亲切可感,富有灵性;燕子、蜻蜓、蝈蝈也有着别样风情,令人生羡;谷子、高粱、紫苏、芝麻等谷物特色分明;白萝卜、西瓜、向日葵也分外灵动。虽然常见,但实则借物写人,以文传情,细腻可见。在困难时期,家里杀羊,给整个小队改善伙食,传递着互帮互助、团结和谐的人间真情。
“查干湖冬捕”是作为中国北方唯一采用的传统捕鱼方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冬捕盛景深受世人青睐,张顺富先生也做了翔实且专业的描绘。冰钏、牛毛走钩、传杆、大绦等冬捕工具的使用和“鱼把头”隆重盛大的开网仪式和精湛技艺被惟妙惟肖地塑造出来。在冬日的查干湖,神秘的八角鼓激荡着古老的梦幻,传承着古老而神秘的查干湖“祭湖”与“醒网”的习俗,人工凿冰、马拉绞盘、冰下走网,保留着北方少数民族最原始的捕鱼方式。你观看“冬捕”,饱尝了眼福,绝不虚此行,可以见识“冰湖腾鱼”、“万尾鱼山”的世界奇观。品尝了炖鱼烤鱼等吉鱼盛宴、感受到了到古老渔猎文化的传承。到了查干湖,整个人是幸福满足的,就像作家一样,山水为伴、花草相依、特色风情,不由得自在起来。
产业兴旺,生生不息。查干湖自然资源丰富,素有“粮仓、肉库、渔乡、油海”之美誉。优质的自然生态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为查干湖带来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张顺富从小参与救助过獾子,到如今的生态保护,发人深醒,引人深思。查干湖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的大湖,如何发挥查干湖浩瀚如海、润泽万物的生态优势,是时代赋予的题中应有之义。引水灌溉,发展优质稻田,推广有机种植和生态养殖;直播冬捕,细分鱼类品种,把大鱼分段,品类标识,做实做足鱼产业,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积极发展文旅产业,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马拉松赛、国际铁人三项精英赛、查干湖环湖自行车赛等赛事活动,吸引来自各地的人们在这里冰雪运动、民俗体验、美食盛宴。切实把活动流量转变为经济增量,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均衡推进,实现强农富农惠农,助力乡村振兴。新故相推舒花卷,丹青妙手向翠峰。张顺富先生作为推介者,为我们展开了查干湖的美丽画卷,以思乡游子的责任感,笔耕不辍记录家乡变化;以智慧长者的使命感,义无反顾支持乡村振兴;以文化学者的荣誉感,以点带面推广宣传生态宜居大美吉林。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从《美丽查干湖》开始,不断地续写新的故事,打造好查干湖这块金字招牌,共建美丽中国,共享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生活。
作者:刘梦琦 2024年12月12日写于长春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刘梦琦。笔名布衣生,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司法厅公务员,著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著作。】

编辑制作:老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