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轼”如是亦如释
——在济南“邂逅”东坡
张智辉
一人一号一仙,其人朱德泉,其号“如轼说”,专写“坡仙”。
朱德泉者,原大众网总编辑,省政协委员,省委网信办首席专家。业余时间与东坡为伴,一年工夫硬生生发文近八十篇,粉丝团万人,大V无虚。在圈里,一不留神遇上“东坡”。
“如轼说”之创作经历,吾颇好奇,读《向阳坡上:写在“如轼说”开笔一周年之际》,“如是我闻”:
岁在癸卯孟夏,赴威海公务,见路边 “文登虽稍远,百事可乐” 宣传语,遂萌溯源一念。此后积累资料、专题阅读。至冬月于威海疗养,饱读“轼书”,成处女作。
可喜之处在于这一发不可收拾,“写作之多巴胺频分泌,有停不下来之快感”,遂翻新旧号,卷土重来,命名 “如轼说”—— 以敬东坡先生。岁末腊日写就《苏轼是数一数二的 “高考考神” 吗?》,圈粉无数 。
“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功”。遥想当年,苏轼手抄《汉书》,每抄完一段,便会掩卷思考,对其中内容烂熟于心。德泉君效东坡读书之法,从《苏轼年谱》开始,一年时间完成三册书一字不落的抄读。
可贵之处不止于“修己以敬”,而在于“修己安人”, 他以《素质教育,成就少年苏轼“五道杠”》为题,介绍东坡先生“八面受敌” 读书法。如其笑言“带着问题写主题,学习写作两相宜。”
问汝功业?起步年变为丰收年。《跟着苏轼读年谱》系列写21篇,《苏轼与山东》系列写25篇,《苏轼的公文课》专题推出三期。
“书痴者文必工。”慧眼识宝者多,《父爱如东坡》转发超2万,《伟人与苏轼》等阅读过万。
苏学是宝藏,写苏是个“技术活”。德泉君如鱼得水,写得风生水起,亢龙无悔。其文风以资深记者功力,得春秋笔法,宏大叙事,要言不烦,时而草蛇灰线、背面敷粉,时而一击两鸣、空谷传声,令人大快朵颐,如释重负。
“一号”品坡仙,“如轼”说如是。于斯,品味“人间有味是清欢”“应似飞鸿踏雪泥”,品读苏学儒风禅意,体味空杯心态、心理韧性、钝感力和宽恕力。
“一号”品坡仙,满满收获感。在“忍疼易忍痒难”中忍俊不禁,在“目遇之而成色”中感受江山胜概,在“庐山烟雨浙江潮”的反复中为坡仙叫绝,也为“如轼说” 击节称赞。
值得期待的是,新一年,箭在弦上,《苏轼与山东》等专题将推出首季研究成果,预计是大部头。
“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我在东坡下,躬耕三亩园。”“蛙鸣与鼓吹,等是俗物喧。”
济南有“一号”,名曰“如轼说”。如是亦如释,朝朝说东坡。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